首页 > > 50

一带一路助力服务外包 订单增逾四成

2015-11-26
来源:香港商报

   中国前9月订单金额增逾四成

  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迅猛,离岸外包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其中,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持续增长,今年前9个月合同金额同比增长超过四成。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骞芳莉建议,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纽带,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与合作。企业也要具有全球视野,借助「互联网+」、「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实施跨境服务外包电商平台,提升外包承载能力。香港商报记者张丽娟

  沿线地区具广阔合作空间

  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至9月,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13.8亿美元,执行金额7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1%和13.3%,部分沿线服务外包目的地国家已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服务外包作为国际贸易的核心产业,成为中国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格局的重要内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服务外包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王习农在2015全球服务外包大会上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少已是全球服务外包中的活跃国家或地区,比如以印度为核心,包括中国、菲律宾、孟加拉、斯里兰卡、越南在内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是承接全球第一大离岸业务集聚区;以波兰、保加利亚、捷克为中心的中东欧地区,成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另一重要集聚地;俄罗斯则凭藉其高科技人才在从事高端研发设计服务方面占有独特优势。随着中国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和推动制造业升级步伐,作为服务外包需求方的角色亦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人才中心、谘询中心、财务中心、共享中心等。王习农表示,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建筑、交通运输、能源工业、电子通讯等领域的合作将带动相关后续服务,特别是生产性的运维服务和技术服务的出口,从而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产业「走出去」带动外包机遇

  「『一带一路』大战略蕴含大机遇,中国建筑公司走出去『天时地利人和』」,轨道交通方面亦机遇多多,目前全球轨道市场的容量为1400多亿欧元以上,其中维修服务市场就达700亿欧元以上。王习农表示,以高铁来说,不仅带动轨道交通设备及高速车辆出口,还带动施工、运营、管理、养护、维修、调度、安全监控等后期运维服务以及相关人才技能培训服务的出口。此外,石油工业亦带来很多服务外包机会。王习农介绍说,一台设备出口将带动安装、测试、维护、检测、技术培训、零部件更换及升级等数倍至数十倍的后续服务出口,相对於有形设备贸易,后续服务需求链条更长。

  在通讯网络建设方面,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一系列后续通讯技术和信息服务需求增长,随着沿线运输合作的启动,中国与沿线各国贸易信息、商贸规则、市场调研等有关的信息服务以及与语言、法律等有关的专业服务外包缺口必将越来越大,与跨境电商密切相关的物流仓储服务、分拨中心等等也将快速发展起来。王习农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渠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也将发挥巨大支持作用,这就为以生产性服务出口为依托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企业对外投资伴随服务行为将大幅增加,企业对於与东道国投资谘询、法律顾问、风险管理等外部高水平专业性服务产生巨大外包需求,需要大量先进生产性服务。

  中国料成最大服务外包市场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产业增速超过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而中国离岸外包亦跃升全球第二,全球市场占比持续攀升。专家预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服务外包市场。

  离岸外包居全球第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钢介绍,2006年中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起步,服务外包额仅为13.8亿美元;「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服务外包额达到198亿美元;2014年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072.1亿美元,执行金额813.4亿美元;2015年1到10月中国已经达到执行金额698.8亿美元,全年将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即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达到850亿美元。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中国服务外包签约金额从274.1亿美元增加到1072.1亿美元,年均增长40.6%。执行金额从2010年的198亿美元增加至813.4亿美元,年均增长42.6%;离岸执行金额从144.5亿美元增加至559.2亿美元,年均增长40.3%;在岸执行金额从53.5亿美元增加至254.2亿美元,年均增长47.6%。2015年1至9月,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40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十一五」到「十二五」的十年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已跃升为全球第二,服务外包也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2010年至2014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从4%上升至9.3%,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从8.5%上升到25.2%。原商务部部长、全球服务外包大会主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近日表示,全球看重中国的服务外包市场,估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成全球第一大服务外包市场。

  从快速增长到「四期叠加」

  「十三五」期间,虽然全球经济曲折复苏,但服务外包势头不变。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骞芳莉认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已经走过起步阶段,进入成长期。未来,产业增速下滑,增长趋於稳定,预计增速维持在15%至20%左右。她认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11大发展战略将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但同时,中国服务外包将步入增速平稳期、结构调整期、政策吸收期及市场规范期「四期叠加」阶段,面临低成本竞争优势萎缩的挑战。

  「结构调整期意味着高技术、高附加值业务成为发展重点,」骞芳莉介绍说,近年来,服务外包大额合同签约数量及规模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5年前三季度共签订500万美元以上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1590个,5000万美元以上合同78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合同580个,离岸、在岸市场比例从2011年的2.8:1,发展到2014年2.2:1。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数据战略」、智慧城市建设等推动下,在岸市场必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离岸服务发包方 港居第二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骞芳莉介绍说,中国离岸外包业务全球占比由2011年的23.2%增长到2014年的30.6%。全球市场占比持续攀升,增速超过印度市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印度离岸增长速度为12%,2014年中国离岸增速达到15.1%。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范畴亦逐渐从美、欧、港、日拓展至东南亚、大洋洲、中东、拉美和非洲等近200个国家。

  2014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十大发包来源地前三名依次是:美国,执行金额128.2亿美元,同比增长9%;香港,执行金额74.2亿美元,同比增长37%;日本,执行金额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此外,以知识和研发为核心的业务形态占比不断攀升。2014年,中国承接以知识和研发为主要特徵的离岸知识流程外包业务186.7亿美元,比重稳步提升的同时,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I-TO、BPO、KPO齐头并进。

  打造一带一路 服务外包桥头堡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中国服务业实现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亦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现已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以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以北京、大连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以及汇聚了西安、成都、武汉的中西部地区等四大服务外包集聚区的发展格局。

  内地四大集聚区

  「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王习农介绍说,中西部地区服务外包发展整体落后於东部地区,如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目前,中国已设立21个示范城市成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2015全球服务外包大会评选出的「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显示,中国服务外包最具影响力城市为南京、杭州;最具特色城市是济南和哈尔滨;北京是最具投资环境城市;中西部最具竞争力城市是西安和南昌;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是金华和青岛。以最具发展潜力城市之一的金华为例,其服务外包产业从无到有,2014年服务外包签约额已达18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签约额3.3亿美元。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表示,作为后起之秀,金华将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拓展贸易新领域、发展贸易新业态,未来将全力打响「金华服务贸易」品牌,努力把金华打造成为中国服务外包高地和世界服务外包基地。

  鼓励外包企业整合资源

  地理优势、商业集聚优势以及政策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包企业入驻金华,总部位於深圳的惠盈集团近日亦将华东总公司落户金华。作为专业承接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为全球服装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供应链服务的惠盈集团,此次将借助华东总公司在2016年实现50家企业并购,完成华东配置中心及电子商务建设等。骞芳莉建议,金华应鼓励有发展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营等方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成为地方服务外包发展的核心力量。

  同时借助「渝新欧」列车的开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包市场,打造「一带一路」服务外包的桥头堡。王习农则认为,「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节点和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地,在跨境经济合作网络重构中日益担任重要角色」,例如重庆在联络中亚和欧洲有关部门推动渝新欧铁路建设和通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续指,成都和西安等地既是闻名全球的古都名城,也是当代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更是最早设立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城市,有望在引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服务外包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外包业现人才短板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知识流程外包业务比重逐步增大,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凸显,「一中国服务外包的短板是人才,尤其是精通英语、日语、韩语以及其他欧洲语言的设计师不够,所以要加强培训,」魏建国说。

  「十三五」期间,中国将着重提升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李钢表示,2015年商务部已开始实施「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工程,其中包括支持100家专业资质好、教学水平高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构。骞芳莉则认为,中国应做好服务外包顶层设计。她透露,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根据国务院和商务部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服务外包产业顶层设计工作,承担了国家服务外包「十三五」规划编制、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筛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投资指引梳理及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等工作,构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监测预警体系平台。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