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惠州向深圳取长补短

2016-01-27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卢伟、黄裕勇报道:惠州以过去5年GDP年均增长12%成绩,成为珠三角9市的经济增长领头羊,在正在举行的广东省人大会议上,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下图)表示,地处深莞惠经济圈的惠州,要对标深圳谋求创新发展,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跻身珠三角第二梯队。

  接受深圳创新资源辐射

  在广东省两会的惠州市代表团小组讨论现场,惠州市长麦教猛谈到今年9-9.5%的经济增长目标时认为,这是惠州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自加压力,按「跳一跳、够得着」的标准制定出来的。

  未来5年,惠州经济发展将明确一个核心标杆,那就是全面对标深圳,全方位向深圳学习,加快推进与深圳的先进理念、科学规划、创新经验、改革思路、基础设施等对接,主动接受深圳的辐射带动。

  以3140亿的GDP与深圳17500亿的巨无霸体量对标,惠州既看到自己与深圳在创新能力上的差距,也展现了在创新发展上的雄心。

  陈奕威对深圳的创新能力有着深刻的理解,「2003年深圳的GDP与现在惠州相当,但13年后发展到现有水平,就是靠创新驱动」。

  高新技术企业目标千家

  在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仅有255家的基础上,陈奕威透露这个城市的创新目标:那就是到2020年,惠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00家以上,争取能够达1000家新高,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

  麦教猛对此也充满信心,他表示,惠州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全社会研究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4%,专利申请量跃升至广东省第6位,建成或在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新型研发机构10家,特别是核电带来两所两装置项目,落地国家已经批准下来,创新方面讲带来大量人才,两所两装置投资不大,带来产业链很长,带来上千亿的产业集群。陈奕威透露,为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惠州将高标准规划建设潼湖生态智慧区,加快建设环大亚湾新区和仲恺高新区,用好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技改「五大抓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接受深圳生产力外溢

  对在创新上对标深圳,陈奕威明确表示,惠州将在基础设施上与深圳对接,接受深圳生产力外溢。为此,今年惠州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掀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着力抓好「两港」建设,一个是海港,要迈入万吨港行列;一个是空港,要按照4E标准建设好复航机场,尽快启动二期建设,开通更多航线,不断提高吞吐量特别是服务生产的能力。

  此外,惠州还将推进「三网」建设,其中,高速公路网,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000公里;在轨道交通网方面,惠州谋划建设好赣深、广汕等高铁,莞惠、深惠等城轨,以及对接深圳地铁,推动惠州与广州、深圳乃至香港三大城市构建「半小时生活圈」;第三个是宽带通讯网,力争建成无线城市,实现WiFi全覆盖。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