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二手車電商仍是"雷聲大雨點小" 數據造假質疑聲不斷

2016-01-27
来源:廣州日報
  2015年二手車交易增速近70%,二手車電商交易總額為592億元。 CFP供圖
 
  信息不對稱 盈利難 缺權威評估機構
 
  在經歷一年的火爆之后,國內二手車O2O突然陷入數據造假風波。近日,包括瓜子二手車直賣網、人人車相繼被質疑存在數據造假嫌疑,雖然涉及企業否認,但業內表示,多家企業砸下巨額費用之后,并沒有獲得更多的市場效果,而目前二手車交易多選擇在4S店,社會化渠道存在買家、賣家信息不對稱,雙方由于缺少權威的第三方評估體系,信任度難以很快建立,二手車O2O成交不活躍,仍是“雷聲大雨點小”。
 
  文/表 廣州日報記者段郴群
 
  “一家估值達到2億美元的二手車App,實際只賣掉了兩輛車。”近日,國內二手車O2O行業不斷傳出數據造假消息。
 
  據媒體報道,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涌曾在對外公開平臺車輛和交易數據時表示,平臺實時在售車源超5萬輛、單日UV峰值超過200萬、9月單月交易額超4億元。
 
  但業內人士質疑,在“瓜子二手車直賣網”實時搜索全國、全部在線的實時車源,網站顯示的可選車實際為2萬~3萬輛。隨后,瓜子二手車發布聲明表示,質疑消息中顯示的車輛數只是平臺上最新一個月的車源信息,并非全部車源。瓜子二手車方面表示,只顯示最近一個月的信息,主要目的是為了帶給用戶良好的瀏覽體驗。
 
  與此同時,另外一家二手車電商平臺“人人車”也被傳出數據存在造假嫌疑,稱人人車的實際成交量或不到宣傳數量的一半。對此,人人車表示,公司平臺的業績數據公開透明,真實可信,此消息是有同行進行抹黑,并稱人人車已保留證據,并將采取法律手段。
 
  市場巨大引熱錢涌入
 
  數據顯示,中國私人汽車保有量預計達到1.45億輛,從2004年起平均增速約為23.1%。私人汽車保有量的穩步上漲意味著購車置換和二手車交易幾率提升。數據顯示,2015年二手車交易增速近70%,二手車電商交易總額為592億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到2020年,中國二手車交易規模將達到2920萬輛,新車與二手車交易規模比例將接近1:1。
 
  龐大的市場空間迎來了熱情的瘋狂投入,去年一年,據不完全統計,有17筆熱錢投資在二手車電商平臺,投資金額超過6億美元。其中2015年1月,51汽車獲軟銀中國領投3000萬美元,2015年2月,車王超市宣布已經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3月,二手車電商企業優信宣布已完成新一輪總計1.7億美元融資,8月,人人車宣布已經完成8500萬美元C輪融資等等。
 
  企業斥巨資搶市場
 
  據了解,在熱錢的追捧下,各大二手車電商平臺在2015年紛紛投入巨資。據媒體根據公開信息披露,2015年優信的廣告投入高達5億元人民幣;瓜子二手車從去年9月以來投放的市場費用超過2億元;人人車廣告投放規模達到50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僅這3家二手車電商平臺,去年市場費用已達到7.5億元人民幣。但易觀智庫發布了2015年全年二手車電商行業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二手車電商平臺交易規模為101.2萬輛,與龐大的我國市場保有量相比仍有巨大空間。
 
  二手車電商
 
  面臨三大難題
 
  難題1:盈利難
 
  只有交易多,傭金才會多,電商平臺才有望盈利,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進入。但有業內人士曾爆料,一家估值2億美元的二手車App,實際上只賣了兩輛車,可見目前國內二手車電商平臺仍屬于“跑馬圈地”階段,離盈利仍有較大距離。
 
  難題2:
 
  成交不活躍
 
  目前二手車電商平臺采取的是個人車主賣給個人買家的C2C模式,買家與賣家在電商平臺上的信息不對稱,使得買家對車況不了解。同時,相比4S店的品牌效應,二手車電商平臺上,賣家也無法與買家快速建立信任感,最后的成交數量則大大低于此前預期。
 
  難題3:
 
  沒有權威評估體系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缺少權威的二手車檢測評估體系,很多魚龍混雜的二手車平臺讓消費者對整個行業缺乏信任。雖然大量熱錢進入,目前國內各大二手車電商平臺還沒有建立起品牌效應。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