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為什么說紅包照片越好玩,微信支付越迷茫

2016-01-27
来源:新浪创事记

  1月26日下午微信新上線的“全民紅包照片”活動,無疑是騰訊推出的最具影響力的“全民”遊戲。成百上千個好友同時發布毛玻璃特效圖片,朋友圈瞬間霧氣沼沼仿佛帝都上身。用張小龍摯友“和菜頭”的話說:“微信,再一次創造奇跡。”

  沒人能否認微信紅包強大的動員力。但筆者認為,如果微信團隊都把聰明才智放在這種地方,那微信錢包並沒有機會挑戰支付寶。

  畢竟,給照片發紅包只是個遊戲。你編出花來、玩出血來,也還是個遊戲。紅包遊戲的精心巧妙,反襯出了微信支付在探索正常支付場景時的迷茫。

  品牌形象南轅北轍:快樂不能當飯吃

  和菜頭在《微信,再一次創造奇跡》一文說:“讓用戶感到快樂是本分”。但事實上,離錢越近的產品,品牌形象就越應該正經一些。紅包照片這種全民狂歡,只會讓用戶逐漸把微信當成小錢頻繁進出的錢包,而不是安全高效可信賴的理財工具。

  從筆者個人經驗來說,微信錢包大多時候都用來小額“消費”,而支付寶更傾向於用來“處理財產”。兩個詞看似都與花錢有關,但實際是兩種行為。消費可以隨性,但理財一定要嚴肅。最簡單的例子:我隨隨便便就可以用微信付個午飯錢,但每月工資一定要按時按點先轉到老婆支付寶裏。筆者認為,讓用戶信賴的支付工具需要構建一定的儀式感,比如:手勢密碼一定要有,有效數字之外的冗雜信息越少越好,一定要與社交功能有區隔度。(當然,這幾點支付寶也越做越糟糕了)

  事實上,微信與支付寶的功能與品牌形象也一直都有較大差別:微信裏,幾塊幾毛的紅包就能讓我們很開心,微信錢包像極了媽媽縫制的硬幣褡褳;而支付寶則更像一個會理財的管家,他不會陪你瘋玩,但你這段時間賺了多少,花了多少,怎么花的,他都一清二楚。從數據統計的角度說,微信很難從財務方面給用戶畫像;但支付寶就可以。

  生造場景不是長久之計

  微信與支付寶都已不再是簡單的工具軟件,它們是量子世界裏兩個巨頭延伸向牛頓世界的觸角。而想在線下建構細分領域的支付場景,就要有地面團隊去一家一家地談——這已經從比拼產品力過度到了比拼運營力,誰能快速擁有更多的合作夥伴,誰就擁有了世界。

  為什么支付寶轉賬比微信支付快了接近一天?

  為什么大多數信用卡用微信支付沒積分,而使用支付寶就有很多活動?

  為什么用支付寶可以快速查公積金,而用微信必須訂閱當地相關的服務號,才能在號裏查詢?(效率基本等於Wap版)

  ……

  個人認為,造成以上差距的根源在於:當支付寶的支付功能已獨立存在並可使第三方(譬如12306)依托使用的時候,微信錢包還旨在給大家創造“聊一聊、鬧一鬧"的機會。

  所以筆者不同意和菜頭的觀點。紅包照片這種“大家一起來腦熱”的玩法當做測試可以,但想靠這種玩法單點突破基本沒戲。

  結論就是:紅包照片再好玩,筆者也只會在微信錢包裏放幾百塊錢。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