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老人送保姆房子”背后的養老命題

2016-03-11
来源:北京青年報

  浙江省杭州市一位83歲的獨居老人,把市中心的一套房子送給了保姆。這個事情也是事出有因,因為老人沒孩子,晚年孤獨,這位保姆照顧他照顧得很好。所以,老人其實是把保姆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把房子作為對保姆這幾年照顧的回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這個事件仍然值得我們去反思。首先,這是一位孤寡老人,數據顯示,2000至2010年十年間,中國城鎮因為各種原因所造成的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農村由37.9%升至45.6%。2013年中國空巢老人人口超過1億。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陸續進入老年,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數將增加到兩億多,占到老人總數的九成。

  問題隨之而來。對于空巢老人,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比如,在城市當中,社區、街道或者小區所構成的基礎單元,都有著相對應的職能機構,有居委會、物業管理機構,以及業委會。那么,對于空巢老人,這些組織或者機構,能否在老人的日常生活中給予各種幫助?

  比如,居委會能否組織義工或者社工,多去老人家看看,幫幫忙。物業公司能否建立一個小區孤寡老人的檔案,多一些上門關懷。而在小區當中,尤其是成立了業委會的小區,大家都是業主,也是彼此相望的鄰居,對于同為鄰居的老人,年輕人能不能抽空多去看望一下,幫助一下?

  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會老去。中國已經進入一個老齡化社會,這個問題的顯現日漸突出。每個人都要想想,對于正在老去的他們,我們這些有能力的年輕人,有各種資源的職能機構和組織,能夠提供什么樣的幫助?

  在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14次提到了“養老”這個關鍵詞,包括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統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等等。

  而眾多代表委員,對養老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比如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剛建議,設立“養老彩票”應對“老齡化”;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浙江省委會副主委計時華建議,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老人甚至可以向子女購買養老服務;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常熟市康博村黨委書記高德康說,要動員社會力量興辦農村養老機構……

  然而,經濟待遇、醫療保障程度的提升,并不等于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的全部。空巢老人呼喚的不僅是各種專業性的上門養老服務,更是與其他人的情感交流,是哪怕子女真的不在身邊,也能感受到大家庭的其樂融融,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互動。

  親情究竟是什么?就是相互之間的關懷、幫助,遠親不如近鄰,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些年輕人,應該多向那位保姆大姐學學,讓老人感受到勝似親情的真情所在,不是圖那套房子,而是圖自己的晚年,也有他人來關懷。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