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

2016年中國彩電行業趨勢:大尺寸成主流

2016-03-15
来源:一財網
 
  大尺寸成主流
 
  2016年,彩電行業的開局似乎并不樂觀,1月到2月國內零售市場銷售額下滑10%以上,彩電行業的銷售壓力也隨之加大。
 
  一面是產能的過剩,2015年中國彩電的低效機型占到60%以上,隨著中國大陸面板廠的投產,全球的面板供需比達到了9.6%,直接逼近了10%。另一面需求端,2015年底,中國每百戶擁有的電視量136,即每個家庭會擁有1.36臺電視,基本處于飽和狀態。
 
  “從數字上看,2016年的彩電銷售預測,我們認為僅僅會增長1.4%,總量達4739萬臺。”在《中國彩電發展趨勢論壇》上奧維云網助理總裁董敏表示。在窄幅的容量空間尋求突圍,幾個趨勢不容忽視。
 
  農村依然是彩電擴增重要市場
 
  伴隨政策紅利和農村消費需求的釋放,近兩年品牌商、傳統渠道商、電商平臺都開始挖掘和占有線下更廣泛的消費場景。2015年年底,僅阿里巴巴淘寶村級服務站點已經超過10000個覆蓋全國20余個省份。
 
  再來看看幾大互聯網平臺2016年將對農村市場進行哪些布局,按照規劃,樂視2016將完成8000到10000家門店的開設,縣級覆蓋達到90%;“京東服務店”在四至六線城市的線下店將超過1500家;蘇寧在三四線市場將新開1500家蘇寧易購直營店。
 
  家電銷售渠道持續下沉的同時,農村市場與城市市場的彩電產品也在逐漸趨同,農村彩電產品同樣向高端化延伸。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5年農村彩電的平均尺寸達44.2英寸,低于城市0.6英寸;農村4K電視的滲透率為34.3%,低于城市2.3個百分點;農村智能電視滲透率為73.3%,高于城市0.7個百分點。農村產品需求與城市不斷趨同。
 
  “2016年,農村銷量占比預測52%,城市銷量占比預測48%,從城市到農村,在高(高清)、大(大尺寸)、智(智能)這三個彩電的高端維度上,需求已經相差無幾逐漸趨同,因此,廠商們對農村這塊肥肉虎視眈眈。”董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大尺寸成主流,多元技術爆發
 
  在消費升級及上下游的驅動下彩電的產品結構也進一步升級,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5年底,中國智能電視的保有量已經突破了一個億,和彩電呈強相關的OTT盒子的保有量達到了6010萬臺,智能微投的累積保有量也已經達到了90萬臺。
 
  “預計2016年中國智能電視的滲透率會從73%上升到84%,同比增長11個百分點。這個84%也就意味著在今年幾乎除了32英寸之外,幾乎全都是智能電視。”董敏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視的各個指標中,大尺寸化是對中國彩電行業貢獻最大的一個指標,在AWE上也不難發現55英寸以上的電視占據大多數。“現在消費者購買55英寸的居多,體驗更舒服,而且伴隨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能力提升,寧愿(購買)大點,不愿意小。”TCL市場推廣負責人陽澤說。
 
  “在過去的一年,55英寸是平行尺寸,同比2014年增長了6.8個百分點。作為大屏的分割線,我們從2015年看到在55英寸以上的大屏的滲透率達到了21.5%,同比增長了8.2個百分點。”董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在他看來,2016年65英寸受上下游的影響可能會成為新的熱點,滲透率會達到5.9%。
 
  除此之外,多元化的形態和技術會在2016爆發或者亮相,在今年的AWE上我們看到作為科技推動的黑電產品已經開始在技術方面大做文章,只是切入點各有不同。有的著重畫質呈現,例如高色域、HDR、8k、防藍光等,有的強調產品形態的重塑,例如分體電視。
 
  此外在量子點和OLED顯示技術派別之爭上,我們不難發現,今年LG和創維都是OLED技術的堅定擁護者,海信也首次展出透明OLED、鏡面OLED,正式切入OLED領域,三星則依然主打量子點技術。這些都是未來的一些新興的顯示方式,電視廠商在每個硬件每一個維度上都力圖尋求突破。
 
  視頻生態率先成熟,電商還需孵化
 
  伴隨中產階級崛起,用戶在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上已經發生變化,在滿足彩電基礎需求基礎上會漸漸的上升到立體聲、大型化、超高清、切換快等高級需求,甚至會衍生到對產品的心理需求,例如情感交互、體驗、個性化、社交等。
 
  據奧維云網2015年12月數據統計顯示,在支付層面,有56%的受訪用戶有支付的意愿,在56%的用戶中又有45%愿意為4K視頻付費,45%的人群中又有90%的人愿意支付10元以內的費用。
 
  雖然10元費用遠超出4K的拍攝傳輸成本,但受眾的支付意愿和習慣在逐步培養。不過具體到電視應用而言,電視購物似乎并不理想,試圖通過邊看邊買,將內容消費及采購決策兩個場景相結合的盈利方式為時尚早,某種程度而言甚至會破壞用戶體驗。
 
  數據顯示,2015年12月,在電視APP應用中,有68.3%的用戶選擇了打開影音類,工具類占到12.6%,生活類占到了10.8%,教育、電商類打開率并不高。
 
  “從大的方面來看,現在用戶已經認可了在電視之上的五大使用場景,包括視頻、游戲、電視教育、電視電商和本地生活等等。我們預測視頻的生態會率先成熟,但像電視電商、教育類,還需要孵化一段時間。”董敏表示。
 
  這一點在騰訊家電行業策劃總監武純羽那里也得到同樣的印證,根據騰訊網發出的超過2.9萬份在線調研問卷顯示,一直呼聲很高的購物類應用,受歡迎程度并不高,僅有2.2%的用戶使用智能電視系統中的購物應用。
 
  “究其原因可能是現在的電視購物體驗并不是那么流暢,并且和傳統的PC端、移動端的購物體驗相比比較復雜和沒有差異化。未來購物類和電視導購類的節目相結合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突破口。” 武純羽說。 作者:邱智麗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