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營改增關鍵要打通“最後一公里”

2016-03-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全面實施營改增的要求,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3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部署,從今年5月1日起,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實現貨物和服務行業全覆蓋,打通稅收抵扣鏈條,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升級。預計今年營改增將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

  自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啟動試點算起,營改增的試點之路已經走過四年。根據“十二五”規劃,營改增本應在2015年完成,然而自去年中旬起,就有消息稱營改增步調放緩。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營改增步伐放緩,一方面可能是受經濟持續下行、財政壓力加大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涉及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利益分享,因為營業稅為地方主體稅種,而增值稅是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種。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並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這個明確的態度,很快打消了輿論的疑慮,營改增雖然略有推遲,但改革將堅定向前推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結束沒幾天,國務院就召開常務會議部署落實,足見改革的決心和實幹的速度。這也意味著,營改增改革將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全面推開,營業稅或將從此退出曆史舞台。

  所謂營改增,通俗講,其實就是將“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等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允許進項抵扣,僅對增值部分納稅。營改增因此有利於減少重複征稅,降低企業成本和稅收成本,進而可望對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務業、促進產業和消費升級、培育新動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重要作用。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減少稅收,促進生產,鼓勵企業加大生產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是通過供給側改革給經濟增加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為結構性減稅的重頭戲,營改增今年預計將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這意味著公共財政將面臨更大赤字壓力;而對企業而言,則是減輕負擔的實實在在的政策性紅包。

  當然,有些企業可能難有進項抵扣,拿不到可供抵扣的增值稅發票,比如交通運輸業改革後,就曾出現稅負不降反升的情況。既要保證營改增如期落地,又要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這其實是個不小的考驗。為此,營改增設置了很多的優惠條款:購進機器設備可以抵扣,新增不動產也可抵扣,原有營業稅優惠政策原則上延續,對特定行業采取過渡性措施,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政策……這些措施能否讓所有行業的稅負都只減不增,仍然有待改革試點的檢驗。

  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最大程度減少改革阻力,讓所有行業共享減稅紅利,這是營改增必須啃掉的最大一塊“硬骨頭”。除此之外,改革後的增值稅在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分享比例,同樣需要妥當調整,否則地方財政會面臨更大壓力,甚至轉而成為改革阻力,讓減稅效果在營改增實施過程中大打折扣。所以,營改增既是一項稅制改革,又會倒逼財政體制改革,同時更關乎增強經濟活力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自上而下的強力推動下,營改增簡單“改”起來也許並不難,最關鍵的是要打通改革“最後一公里”,真正把企業稅負有效降下來,進而把稅負減輕的減法,做成經濟增長的加法。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