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發改委報告:今年價格走勢對宏觀經濟有利

2016-04-06
来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天,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發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盡管2016年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十分復雜,影響經濟運行及物價走勢的各種因素均存在不確定性,但今年我國價格運行仍有望出現積極的結構性變化,進而為宏觀經濟走穩走好營造一個良好氛圍。

  據了解,相關機構認為2016年價格變化總體形勢好于去年,將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呈現低位溫和上漲。報告指出,國內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受去產能、去庫存的任務重、壓力大等因素影響,經濟增長將延續穩中放緩態勢,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不會過大。同時,受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貿易持續萎縮、美元升值等因素影響,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可能繼續低位震蕩運行,價格水平總體將低于去年,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國內價格漲幅。

  二是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降幅將有所減小。報告分析,經過長時間、大幅度的下跌,部分大宗產品價格已跌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價格水平接近生產經營的盈虧平衡線甚至在平衡線之下,年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因此其對國內市場PPI的拖累或將弱于去年。重要的是,我國正在采取的一系列緩解供需矛盾的措施將提升市場信心,最終將有效抑制PPI下降幅度。

  三是資金價格將呈現下降走勢。報告在梳理了2014年11月以來的貨幣政策及其效果后指出,一方面,2015年以來,央行多次降準降息并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貨幣供給增長相對較快;另一方面,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增大的客觀環境也將為資金價格的下降提供基礎條件。因此,近兩年我國資金價格明顯下降的走勢有望延續。

  四是勞動力價格上漲幅度會有所減緩。近年來,我國農村有效剩余勞動力持續減少,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普通勞動力的供求關系發生轉折性變化,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降低,導致整個社會的勞動力價格持續較快上漲。未來,隨著過剩產能行業兼并重組、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斷深化、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在一定程度上機器取代人工現象增多,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用工需求也將有所減少。

  分析人士表示,居民消費價格總體穩定有助于保障民眾生活質量,PPI降幅逐漸收窄意味著經濟企穩回升的環境將會得以鞏固,資金價格繼續下降及勞動力價格上漲幅度減緩則有利于廣大企業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和人力成本,在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的同時提高其升級改造的積極性。因此,總體上看,今年價格運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好于去年。

  此外,報告也提醒,價格運行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將使價格調控的難度加大,產生風險的概率增加。因此,人們既要看到價格運行好的一面,也要及時關注價格運行中潛在的問題和風險,并采取相應的宏觀調控措施。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