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投資理財】一句話的重量

2016-04-08
来源:香港商報

  編者按:一句話的重量,秤得到;一句話的力量,握得住。本欄策劃系列專訪,以一句話為匙,與讀者輕輕推開受訪者的思想世界之門。

  【香港商報網訊】無論是否贏在起跑線上,任何追求夢想的人必然碰到挫折,合興集團(047)行政總裁洪明基也不例外。「越敗越勇」成為他在創業路上的座右銘,在家族嚴厲教導下,加上他緊貼市場發展形勢,令合興在他的領導下,成為當今少數成功打入內地的本港食品集團之一。香港商報記者譚之穎

  年輕人為安穩選擇平凡,亦有人舍安穩追求理想。贏在起跑線上,經常被視為成功的必要條件,作為合興洪氏家族一員的洪明基在出身上已經跑前,自小在美國留學,而且畢業后更獲得投資銀行的青睞,但他甘於舍棄優薪厚職,走上創業的冒險之旅。

  創業不是完美的婚姻

  「創業是一個美好的戀愛過程,但創業從不是完美的婚姻,而是過程有起伏,亦不會是平坦的路。」他坦言。優厚的家境不代表他在路上完全一帆風順,反而他認為挫折可磨練意志,成為成功的基石。他憶述,剛在美國完成學業回港,經營祖業之際,年僅22歲的他就被派駐內地工作和創業,由於環境陌生,加上不熟悉國情,令海歸派的他面對許多困難。

  人生路不熟,造成困難重重,沒有令洪明基打退堂鼓,相反他立下決心要「越難越愛」。「有理想就要堅持理念,為令自己對內地營商的環境更熟悉,他要時刻了解市場有任何的變化,亦在不同領域上挑戰,不要懼怕失敗。」他更指,若然要投資內地就要深明國家趨勢,定下目標客戶群,又要與供應商和社會脈絡的關系保持良好,亦要對接好員工管理。

  受幸運之神眷顧,首兩次投資就已經為洪明基帶來創業成功的佳績,但他覺得太快取得成功對自己的成長幫助不夠多,因人失敗次數越多,成功的機會和次數亦會越多。雖然如此,對於失敗,他勇於面對。「人家就越戰越勇,我就越敗越勇。」他直言。創業的困難沒有打沉他的自信心,更為他帶來突破。

  洞悉內地市場先機

  當時,他亦幸得家人的提點,讓他看穿內地市場的發展方向,按照國策趨勢選擇創業的行業。八十年代,適逢當時內地改革開放,港人對投資內地都敬而遠之。但當時家人告訴他內地改革的行業趨勢會與零售掛恥,故此洪明基逆流而上投資當時新興的零售業。

  雖然家人對他提點,但沒有對他溺愛,更鍛煉今時今日自強的洪明基。他回憶道:「由小時候家人就教我生意經,畢業后就沒有再理我,任由我失敗,都不會協助我,但亦令我反思到,通過面對困難,自己可以幫助自己走向成功。」正因為洪家對洪明基的嚴厲培訓教育,訓練到他自己自力更生,更幫助他培養了中國觀、世界觀,不會人云亦云。

  美國邂逅吉野家和Dairy Queen

  蕓蕓零售行業中,洪明基看中飲食界的機遇,為內地引入速食文化。他表示,當時留意到速食文化已是一個趨勢,而且亦令人享受,再者它亦是有功能文化的作用,方便城市生活的市民。鍾情於飲食業,他表示,是因為自己「為食」,加上在美國讀書時與吉野家和Dairy Queen「邂逅」,發現自己對這兩個品牌情有獨鍾,就將這兩個品牌引入內地。時至今日,合興集團已於北京和東北地區經營這兩個品牌。

  洪明基現時長駐內地工作,他勉勵一眾有意北上發展的年輕人,要更虛心去了解國情。他建議年輕人若想熟悉內地文化,應該住在內地,亦多交內地不同地方的朋友,更可以參加不同社會組織以擴大自己的人際網絡。

  前進的勇氣

  放棄安穩生活,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走上異鄉創業,洪明基的勇氣實在可嘉。當時內地剛剛改革開放,令許多香港企業家不敢貿然北上投資,這位當時年僅22歲剛畢業的小夥子就毅然接受這項挑戰,有人說年輕人資本多,毋須怕輸,可經受考驗,但年輕難道就是勇氣的驅動器?

  「單車」變「摩托」

  無論什麼年紀,一項投資從來都是冒險,洪明基與很多創業者一樣在事前做很多準備和研究工作,無疑就取決於一個決定,但也講求一個人的勇氣。你若然敢試,有失敗的機會,同時亦有成功的時候,或許你一試就已經成功;即使失敗就當買一個教訓,下次做得更好。就算年屆花甲,只要有理想和體力,不怕失敗,博一博,「單車」都可以變「摩托」。

  難怪洪明基寄語,人失敗次數越多,成功的機會和次數亦會越多。只要學習「越敗越勇」,目標明確,實現理想的一天不會太遙遠。譚之穎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