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港亟須提升金融競爭力

2016-04-1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有識之士及中央領導一直多次提醒、敦促港人要努力提升競爭力,切勿以為優勢可自動保持。這原則對本港強項金融業亦絕對適用,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受到日益增強的競爭威脅,對此全港上下必須有清醒及切實的認識,並要及早行動部署應對策略。

  港與紐倫級數不同

  最近一份英國智庫的調查報告又為香港敲響警鐘。該報告按人力資本、基建及信譽等多個指數綜合分析全球80余個金融中心,並予以排名,每半年更新一次,最新一期顯示香港首次被星洲超越,由第三位下跌至第四,頭兩名為倫敦及紐約。香港多年來位列三甲並居亞洲之首,充分反映了其金融優勢,今次雖被星超越,但其全球及亞洲前列的地位未有根本改變,且不能以一役結果定勝負,競賽是永不完的長跑,如有實力大可重奪季席。真正的問題是這次排名下跌是否轉折點,顯示香港中心走上下滑軌道﹕一方面星洲巩固並拉闊領先距離,另方面後面的中心有力趕上,例如後兩名的東京及蘇黎世實力均不容忽視。

  為保領先,香港必須更深入理解其金融中心角色及實力基礎,故在排名外還須十分注意金融发展的質素及功能。一直以來,本港內外論述均有「紐倫港」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說法,但這其實隱藏了一大深層差別而有誤導作用。當年筆者在一跨國銀行工作時,香港開始被譽為國際金融中心,但銀行一位高層特地指出,香港乃地區中心。這對筆者有很大啟蒙作用﹕了解到香港只是地區中心,與紐約、倫敦等世界級全球中心有級數上的差別,實不可同日而語。有說紐倫乃金融中心的第一梯隊,星港等則為第二梯隊,基本上也顯示了上述的級數差別,是較恰當的說法。

  另方面,級數差別也指出了香港金融发展的大方向﹕要力追第一梯隊,由實力建設來逐步收窄差距。這個策略也自然是競爭力提升之路,乃維持本港在全球及亞洲區金融優勢的根本保證。香港若不走此路,而其他中心如星洲、東京甚至上海等卻正爭先恐後地走去,則香港的地位早晚要下滑。這情況非無先例,香港在失去全球貨櫃港桂冠後排名便一直下滑,看來大勢已無法回轉。

  排名被星超越響警號

  因此,對此次排名被星洲超越不能等閑視之﹕問題不在於一時或一次的勝負,而在於星洲的潛力特別是上進、提升的動力甚強,令香港的反超難度很大,必須加倍努力。香港的不少優勢來源如英式法治、金融基建成熟、監管體系完備、信息自由及國際化、開放度高等,星洲亦不遑多讓。星洲缺少了香港的「一國兩制」及背靠內地優勢,但卻有接近東盟及南亞等高速发展地區優勢,且由與上海有時差带來的時區優勢,如在人民币離岸業務上可進行不同時區互補。然而更為根本者是,星洲在新金融業務拓展及現有業務擴容兩方面,均有極高的主動性、積極性及官商協作能力,故发展動力高於香港。如外匯交易額早已超越香港,當中人民币交易額去年亦高達6萬億元,一些新金融產品則能搶先香港面世。

  香港還面臨後進者的競爭壓力,特別是來自內地的。在金融中心的國際排名榜,上海由21位升至16位,北京也由29位升至23位,雖仍遠低於香港,但進步甚速。上海的未來金融发展尤其值得注意,「十三五」期間將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包括发展人民币離岸業務,務求達致在岸及離岸聯動。此外,近年新成立的內地自貿區如在上海及深圳前海的,均為人民币自由化及國際化的試驗場,為放寬外匯管制、資本帐流動限制等探路,志在模仿及走進香港的資金自由港運作方式。

  內地金融中心如上海的積極提升及求進心態強烈,將為收窄與香港差距提供充足動力,再加上國家政策支持及引入外援,數年後必進步良多。例如上海也於去年與法蘭克福開展交易所合作,而「滬倫通」的建設已提上日程。一葉知秋,香港在金融中心地位下跌之時,更要看清周邊中心的高速发展大勢。(淩昆)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