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英国研究发现:致幻和抗抑郁有相通之处

2016-04-1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英國研究人員首次對服用致幻劑藥物LSD的志愿者進行現代大腦掃描,揭示了致幻劑如何通過作用于人腦神經元從而產生幻覺的機理。專家表示,這一研究成果或將有助于抑郁癥藥物的研發。

 
  致幻劑LSD,也被稱作麥角酸酰二乙氨。1938年瑞士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博士在巴塞爾的山德士實驗室進行一個有關麥角堿類復合物的大型研究計劃時,第一次合成出這種神奇的藥物。
 
  不過,LSD的致幻效果要等到1943年才被發現。在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間,致幻劑用于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研究,并對其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是考慮到它作為消遣性藥物的應用以及對青年文化產生的負面影響,該藥物60年代曾被禁用。LSD對大腦影響的科學研究和醫療用途的潛在應用因此受阻。
 
  這次,這些人腦掃描圖來自于自愿體驗致幻劑帶來的奇特感覺的志愿者。經過對掃描圖像的觀察,科學家們發現LSD是至今存在的功效最強的能夠影響人腦神經元的藥物之一。這些被注射了致幻劑的志愿者的某些腦區的活動性和互通性發生了顯著變化,同時,另一些腦區的互聯性減弱或被阻斷(如海馬旁回)。伴隨著這種變化,體驗者產生了與萬物合一的感覺,喪失了自我。
 
  負責這項研究的英國政府前藥物顧問、英國帝國學院神經精神藥理學家DavidNutt教授和他的同事RobinCarhart-Harris教授邀請了20名心智健全的志愿者分兩天前往診所注射藥物。其中一天的志愿者注入的是75微克的LSD,另一天的志愿者注射的是安慰劑。
 
  科學家使用了三種不同的人腦圖像技術(動脈自旋標記;靜息態腦功能磁共振;以及腦磁掃描法)對兩組注射不同藥劑的志愿者的血液流量、腦神經網絡間的功能性連接以及腦電波進行測量。在這種藥物作用的影響下,處理視覺、注意力、行動和聽覺的各種腦部神經都從四面八方被聯系起來,但是腦部掃描圖同時顯示,一些神經網絡被阻斷。
 
  Carhart-Harris表示:“被注射LSD的志愿者在閉上眼睛的時候也能產生視覺效應,雖然腦部掃描圖像所顯示他們看到的世界更多存在于想象空間。和普通大腦相比,在LSD的作用下,我們看到更多的大腦區域在進行視覺處理,即使在閉眼的情況下。”他還說,藥物作用越明顯,志愿者產生的夢境般的幻覺程度就越高。
 
  LSD的藥物作用會長期改變人的意識狀態,產生“自我消融”和萬物合一的感覺。Carhart-Harris說:“這種經歷有時會以宗教或者精神的形式存在,當藥物作用平息下來以后,會讓人產生飄飄然的感覺。”
 
  Nutt表示,神經系統科學家等待這一時刻的發現已經有50年了。“對于神經學來說,這個研究成果就像是破解了粒子物理學中的希格斯波色子假說一樣偉大。”他表示,“過去,我們不知道致幻劑對大腦造成的這些重大影響是怎么產生的,證明這一過程非常困難。這可能是因為科學家的恐懼,也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想惹麻煩。”
 
  Nutt說:“這種藥物可以被視作人類從小到大發展中形成固化思維的一種反轉。”他表示,“研究可能為LSD和相關化學物在精神疾病方面的治療鋪平道路,比如那些導致抑郁或者成癮的固化的思維模式,現在就可以通過LSD相關藥物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把它們從大腦中去除。”
 
  揭示了LSD如何影響人腦的機制,這對治愈精神疾病以及加深人類對于自我意識的認識也是有重大意義的。另一種和LSD有同樣致幻效果的物質名叫Ketamine(氯胺酮,俗稱K粉).
 
  中科院神經所多年從事Ketamine致幻研究的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對Ketamine的研究主要用于未來研發抗抑郁藥物。已有一些跨國藥企對抗抑郁藥物的研發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該研究員還表示,目前市場上的抗抑郁藥物療效都不理想,服藥時間長,起效時間更長,無法及時控制抑郁癥患者的行為。但是,Katamine的研究持續多年后仍然無法進行臨床的重要原因是對其抗抑郁機理并不完全清楚,而且會同時產生其它副作用,比如致幻和成癮。此外,倫理方面的問題也是導致該領域研究謹慎前行的因素。由于Katamine和LSD這一類的致幻藥物都具有毒品性質,因此不可能直接作為治療藥物,治療藥物一般是仿制其藥理機制研發的。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