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6

為奴22年:東南亞漁業奴工黑幕

2016-04-20
来源:騰訊新聞

  圖為獲救奴工之一、40歲的敏特時隔22年回到自己的祖國緬甸,與家人團聚。

  2016年4月18日,第100屆普利策獎公布,美聯社對東南亞“血汗海鮮”的報道獲得新聞類“公共服務獎”,美聯社的記者組耗時一年多的時間,揭露東南亞漁業普遍存在的強迫勞動、濫用奴工的系統性問題,并追蹤“血汗海鮮”流向歐美國家的餐桌。這篇報道的發布,成功幫助了2000名東南亞奴工解除奴役,重獲自由。

  【Part1:印尼“奴隸之島”】美聯社對該事件的關注始于2014年底。2014年11月,美聯社記者到印尼偏僻小島本吉納(Benjina),這里有數以百計被“奴役”的勞工,甚至有5名勞工被關在籠子里,部分工人被以1000美元的價格進行交易。他們每天長時間工作,吃不飽、被迫喝臟水、睡在僅能勉強躺下的狹小空間里。圖為2014年11月22日,印尼本吉納,被關在籠子里的勞工。

  圖為2014年11月22日,印尼本吉納,工人們將漁獲裝載上開往泰國的貨船。

  印尼本吉納所在的阿拉弗拉海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漁場之一,這片海域雖然屬于印度尼西亞,但吸引了各地的非法漁船,包括大量泰國船只。

  圖為2015年4月2日,在本吉納一家漁業公司的冷庫里,一名工人展示一條鯊魚。

  本吉納的奴工們多數來自緬甸,與勞務公司簽下合同后,以為自己能得到一份體面工作,卻沒想到因此簽下“賣身契”。他們被強迫勞動,每天工作20-22個小時,只能得到微薄的報酬,甚至什么都得不到。稍有不慎,船主就對他們拳腳相加。

  本吉納一名奴工控訴他被騙到這里,工作文件上除了照片之外,所有的資料都是假的、也不是他自己填的。

  大量勞工反映,許多人在船上致殘甚至喪命。“如果美國人、歐洲人吃到這些魚,他們應該記住我們”,一位從本吉納逃脫的30歲勞工說,“海底肯定尸骨如山,可以堆成一座小島,死的人就有那么多”。有些勞工被埋在島上的雨林里,墓碑上的姓名仍是被騙上船時的假名字。

  2015年4月3日,在本吉納,當被問到是否想回家時,所有勞工都舉起了手。

  2015年4月,美聯社報道了本吉納的狀況之后,來自印尼、泰國等國的警方前往本吉納調查漁業勞工情況,并解救了數百名被迫從事勞動的工人。

  圖為2015年4月3日,緬甸勞工奔跑著前去收拾他們的行李,生怕走慢了,又被留在這座“奴隸之島”。

  印尼官員介入調查后,他們對當地漁工表示可以用船先載他們離開。消息傳開后,又有300多名漁工從附近的漁船、村落、甚至叢林里冒出來,要求一同離開。

  圖為2015年4月1日,泰國官員在視察本吉納后表示:“一切很好,沒有問題。”

  緬甸當局表示會設法幫助自己的國民返國。而泰國方面則主張泰國的漁船上都是本國國民,不存在外籍奴工,這與美聯社的報道及印尼當局的調查相左。

  2015年4月3日,提著塑料袋、背著背包、拉著行李等待離開本吉納的漁工,許多人對脫離奴役生活感到振奮,但也有人臉上刻畫著恐懼與未知。一個奴工哭著說:“我以為我這輩子會死在這里。”另一位來自緬甸的32歲漁工說:“我真的很高興,但我也很困惑。我不知道回到緬甸以后,我的未來在哪里?”

  2015年4月4日,一名被解救的柬埔寨勞工抵達印尼Tual,他們向自由、向家鄉又邁進了一部。印尼警方稱在這次調查行動中逮捕了涉嫌販賣、奴役人口的2名印尼人和5名泰國人,這是美聯社報道該事件以來,第一批逮捕的嫌疑人。

  在本吉納,美聯社記者追蹤了本吉納血汗海鮮的運輸過程。海鮮被捕撈上船后被集中到冷藏貨船上,運回泰國龍仔厝的國際魚市,再轉售到歐美及亞洲國家。記者通過跟蹤運貨卡車發現,這船海鮮流向了不同的公司,最終的去處甚至包括美國知名賣場沃爾瑪(Wal-mart)、加州的高檔餐廳以及愛慕斯(IAMS)等寵物飼料的加工廠。

  圖為2015年5月16日,敏特回到家鄉。

  【Part2:為奴22年】40歲的緬甸勞工敏特(Myint Naing)是被解救的奴工中的一位。18歲那年,敏特的父親外出打漁遭遇不測,為養活母親和幾個弟弟妹妹,在一位泰國老板預支了300美元的工資后,他踏上了遠赴泰國的行程,隨后乘船來到印尼。船長咆哮著告訴他:“現在你們都屬于我,緬甸人不能回家,你們已經被賣掉,永遠也不會有人來救你。”

  此時當他再次回到祖國時,已時隔22年,“我像是一個游客”,他說。對這個村子的人來說,敏特是這些年被騙去做奴隸的人中唯一一個歸來者。2015年5月16日,在前往家里的小路上,他見到了母親,一路小跑,無法克制情緒地哭泣,他60歲的母親用手臂將他環抱,溫柔地輕拍。

  圖為2015年5月14日,敏特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

  22年中,敏特經歷了太多不公和虐待。他曾幾次在海上航行數個星期,靠著僅有的大米和別人吃剩的殘渣剩飯為生。在海鮮貿易的高峰期,勞工們需要一天工作24個小時,喝海水,沒有藥,稍作休息便會遭來船長的毒打,有的工人因為動作太慢被殺,其他人負責拋尸陳海。

  2015年5月16日,敏特抱著他的行李箱。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

  敏特的月薪只有10美元,白干是常態。2001年,敏特被再次賣到另一艘船上,他和其他緬甸奴隸要求回家,卻被鎖在甲板上三天三夜。絕望中,敏特找到一塊可能撬開鎖的小金屬打開了手銬,縱身跳入大海。當他從印尼回到緬甸,他費盡半生心血積攢的1.5萬印度尼西亞幣僅值1000緬幣,也就是1美元。

  敏特回家,他的母親由于對兒子長年的期盼而情緒激動,一度昏過去,不過很快她就恢復了。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

  敏特第一次見到了他的侄女和侄子,和家人重新變得熟悉起來。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

  敏特回到家中后,向家中的神龕祈禱。據《每日郵報》報道,東南亞海域的捕撈業普遍存在非法使用外籍勞工的現象,僅泰國海鮮市場便依賴著二十萬外國勞工,有些人更是被綁架或者賣到漁船上,這種非法交易已經行之數年。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

  【Part3:泰國“血汗大蝦”】2015年的9月-12月間,美聯社赴泰國龍仔厝揭發血汗剝蝦工場,距離曼谷僅1小時車程的龍仔厝府,存在著數以百計血汗工廠,大批勞工被禁錮在內,他們在這里沒有姓名,只有編號,不論傷病每天被迫工作,清洗蝦只、剝殼去腸。這里是另一個本吉納,來自柬埔寨、老撾和緬甸等國的勞工們向“中間人”交納一筆不菲的費用偷渡而來,而到手的工資卻少得可憐。AP Photo/Dita Alangkara

  圖為2015年11月9日,泰國龍仔厝,幾名女童和年輕的女孩等待被登記。AP Photo/Dita Alangkara

  據國際勞工組織報告稱,在泰國龍仔厝府約有1萬名13到15歲的移民孩子在此工作。在一間“Gig Peeling Factory”,內里禁錮了近100名緬甸勞工,當中不少是要站在椅子上才夠高的童工。

  圖為20歲的勞工Soe Lay,他的移民護照被工廠老板扣走,想走也走不了。他還曾因為偷偷從工廠拿了6只蝦而被送往警局。AP Photo/Esther Htusan

  這些在黑作坊里工作的非法移民和童工,甚至被外界冠以一個名字叫“蝦奴”。

  25歲的Win Win Than,即使在懷孕期間仍然被迫勞動,以償還她欠下的2萬泰銖(約3700人民幣)的債務。她曾嘗試逃跑,但被抓住,拽著頭發被拉上了車,之后被拷上手銬關在工廠一間小屋里。AP Photo/Esther Htusan

  圖中這名24歲的母親Khine Zin Soe在龍仔厝一家蝦工廠工作,此前她懷有8個月身孕的時候在廠房內流產,流產后大出血期間她被強迫連剝4天蝦殼;圖中孩子是她2歲半的兒子,他曾從蝦工廠內一處近4米高的兩層樓上摔下后不省人事,而工廠老板卻拒絕將其送往醫院。AP Photo/Esther Htusan

  緬甸工人Tin Nyo Win,在龍仔厝一家蝦工廠被編號為31號。他和妻子在從工廠逃跑過程中走散,妻子被工廠管理者抓了回去,Tin Nyo Win從本地勞工權益組織那里尋求幫助,敦促警方采取行動,最后兩人才得以團聚。但4天之后,這對夫婦就因非法入境和無證工作而被鎖進了泰國監獄,并被要求繳納4000美元的保釋金,此前他們每天剝160斤蝦,只能賺到4美元。AP Photo/Dita Alangkara

  2015年11月9日,泰國特別調查組隊對龍仔厝一家蝦工廠進行突擊,士兵和警察疏散勞工。泰國政府稱當局已采取相應手段制裁人口販賣等違法行為,其中一家涉事工廠也已被關閉,但這間工廠的工人們卻被轉移至同一老板的另一間廠房。AP Photo/Dita Alangkara

  圖為2015年11月9日,泰國龍仔厝,泰國官方對蝦工廠的突擊行動中叫醒了一名工人。AP Photo/Dita Alangkara

  報道稱,泰國海鮮出口業規模高達每年70億美元,更是全球最大蝦仁供貨商之一,當地政府和業界雖再三承諾改善環境,但出于對經濟增長的考慮和貪污嚴重,泰國政府打壓奴役現象的動力不足,無證勞工當“替死鬼”,工場主則逍遙法外。

  圖為2015年11月16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一家超市售賣的泰國產魚蝦口味貓糧。

  美聯社在龍仔厝調查期間,發現這“血汗蝦”會送往泰國出口企業,混入其他產品后再出口。在美國,這些“血汗蝦仁”共為超過40個美國品牌供貨,在50個州的150多家超市都有這些“血汗蝦仁”的身影。有人權活動家認為,在泰國打擊力度難以提升的情況下,消費者和國際零售商應采取行動。

  【Part4:被解救的勞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有2000多名被困在黑作坊里的漁民被釋放,美聯社針對泰國海鮮行業非法奴役行為的系列調查功勞顯著。其中在本吉納,就有約600人被解救或被遣返回國。他們每人拍下一張照片,手舉寫有名字、祖國、年齡以及作為他們“流動的監獄”的漁船的名字。美聯社采訪了他們當中的部分人。“如果我干活出了差錯,船長就罵我,往頭上揍我。”——Kyaw Lin Than,17歲。

  “有時候‘隊長’用用一條黃貂魚的尾巴(黃貂魚尾巴里的脊椎長著鋒利的倒刺,是其身上最危險的部位)鞭打我。”——Myint Zaw Oo,29歲。AP Photo

  “我沒有錢,所以我回不了家。”Aung Zin Win,28歲。AP Photo

  “第二天,“護照”給了我,上面是我們的照片,但名字卻是假的。”Ye’Ko,24歲。AP Photo

  我希望緬甸國人知道在我們身上發生了什么。”Thet Naing Oo,22歲。AP Photo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