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大宗商品周期歸來”仍將繼續

2016-04-22
来源:證券時報

  昨日,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發布研報稱,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是此輪大宗商品周期歸來的根基,“大宗商品周期歸來”仍將繼續。

  鄧海清表示,本輪大宗商品周期歸來,始于2015年12月,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政府將“去產能”作為重點工作,扭轉供給側預期;二是政府強調積極財政政策,扭轉需求側預期;三是美元周期見頂,從價格因素上利好大宗商品。“總結起來,主要受匯率因素和對未來供需預期的影響,真實需求并沒有回升。”

  鄧海清稱,2016年2月,與中國相關的黑色系大宗商品開始暴漲,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則漲幅相對較弱,例如銅、原油等。此時開始的暴漲是因為對供、需的預期變為現實,甚至不斷超預期。

  鄧海清表示,決定大宗商品價格方向的是需求的增減。由于積極財政政策和房地產投資回暖,經濟出現兩年來的首次明顯改善,大宗商品需求增加,是此輪大宗商品周期歸來的根基。決定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斜率的是供給側改革。由于“去產能”仍在繼續,導致供給彈性較小,同時企業庫存處于歷史低位,也阻礙了供給的增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斜率非常陡峭。

  “總結起來,本輪大宗商品周期歸來的原因正是以下三點:美元周期見頂、投資回暖需求改善、供給側改革去產能。這三點分別是商品上漲的起點、商品上漲的決定性因素、商品上漲速度的決定性因素。”鄧海清表示。

  針對大宗商品未來走勢,鄧海清表示,維持他2015年12月份提出的觀點不變,即2016年經濟L型拐點已過,“大宗商品周期歸來”仍將繼續。主要邏輯為以下三點:歐、美、日貨幣政策方向收斂的趨勢不會變,美元仍將長期走弱;與2012年相比,此輪經濟下滑市場出清程度更高,經濟和投資回暖的時間將更長,房地投資有望長期穩定在5%~10%,足以帶動大宗商品需求不斷回升;去產能的大方向不會變,但是如果大宗商品價格繼續飆漲,則去產能可能放緩,屆時上漲幅度和速度將取決于市場內生的供給彈性。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