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黎明的「RandomLoveSongs4DinLive2016」演唱会因不符消防规定,遭食环署拒发临时公众娱乐场所牌照,以致未能开骚。这对於一个歌手来说,本应是灾难事件,可是,黎明一个来得合宜的道歉,不但使他免於责难,还令他人气大升。
态度诚恳
其实,黎明起初本是做得不好的,据悉,他一早已接获食环署通知拒发牌照,可是却迟迟不见行动,到演唱会当天日间,才在facebook上道歉及取消演出,对於一些远道从内地甚至马来西亚来的观众而言,造成不菲的时间和金钱损失。即使是本地歌迷,也会感到不满而鼓噪,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时,部分人即时的反应是迁怒於食环署,指责当局不发牌,黎明接下来的做法才令局面得以扭转。他迅即在晚上再次拍片道歉,并强调,自己有责任把事情做好,事件不是政府部门及食环署的问题,叫大家不要误会,随即引来赞赏。这一来无疑印证了哈佛大学甘乃迪学院公共领导中心研究主任兼公共政策讲座教授凯勒曼(BarbaraKellerman)的话,他指出,公开道歉已经成为一种利器。
人谁无过,故一般人对别人都有宽容之心,说一句「对不起」,往往会报以一句「不要紧」。做错了事不道歉,却会使人愤怒,好像日本拒不为慰安妇道歉,就令东亚各国生恨。不过,也并不是凡是道歉都能收到良好的公关效果。如果人们觉得道歉的人没有诚意,是会出现反效果的。好像陈水扁当了8年台湾领导人,道了十多次歉,次数比李登辉翻一倍。为什麽道这麽多歉?不都是这个弊案、那个弊案吗?他的道歉已像吃生菜一样寻常,对不起越是说得多,越显得他的厚颜。及至他的女婿赵建铭被羁押47天后交保,对着镁光灯连续3次以90度鞠躬道歉,却没有换来同情,反而在隔日招致逾400则以上的挞伐评论,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已经差到极点。
黎明的道歉效果出奇地好,主要是因为人们觉得他有诚意。他在演唱会当天才宣布取消演出,本来很易招人话柄,当不明个中细节的民众指责食环署时,当事人若不够承担,或不懂应变,本有可能不作声,造成人们更多的怨忿。可是,黎明的反应却很及时,他第一时间再作道歉,并且把责任揽上己身,表示事件是自己的责任,不关食环署的事,这种不卸责、不推搪的态度,最令民众感动。试想一下,如果黎明不是这样做,而是怨怪食环署标准苛刻,人们将作何感想?
当然,除了黎明应对得体外,他一向以来受到歌迷拥护,与民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是没有受到非难的原因。为此,黎明宣布取消表演,一些人的怨气没发泄到黎明那里,反倒去了食环署身上。故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众人物建立正面形象,要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地争取人们的认同。
媒体的作用也是明显的。事发后,媒体对黎明的公关手法大加褒扬,有人还趁机藉抬举黎明而打击政府官员。就这样,黎明这次因祸得福,整个事件也成为一个成功的公关范例。
港府须做好公关
令人难过的是,事件中,人们看到政府是多麽容易受到打击。在黎明宣布取消表演后,一些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怪责主办方,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迁怒於食环署不发牌,这完全是置安全於不顾的非理性表现。而在黎明揽上责任,为食环署解围后,一些人对黎明的赞赏之所以如此热烈,不多不少是出於与官员平日表现的对比。他们对官员的观感固然未必公允持平,但政府的确要在公关方面下多些功夫,却是显而易见的。(何钦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