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吞吐大荒 许钦松山水画展上海开展

2016-05-20
来源:香港商报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巡展(上海站)”2016年5月19日在上海中华文化宫盛大开幕,本次展览展出许钦松先生新世纪以来创作的大批山水画大作,展示了他在山水画艺术上的传承、开拓、创新与突破。

源起海派艺术 探索新山水美学

    许钦松先生1952年生于广东澄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身兼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以及广东画院院长等职务,博士生导师。多年来醉心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是2012年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广东美术馆举办同名画展的延续。
许钦松告诉记者:“上海是我心中的艺术圣地,与我出生的潮汕平原有着很深的渊源。”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潮汕地区有大批美术青年到上海美专学习,得到黄宾虹、刘海粟等大师的耳提命面。抗战爆发后,这批学生从上海回到潮汕担任美术教师,在他们的教育下,出现一大批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潮汕地区涌现出孙裴谷、孙星阁、王显诏、刘昌潮、王兰若等一大批海派艺术名家,同时也促使海派艺术在潮汕地区开花结果,成为海派画风的又一艺术阵地。
    “我自小就是在海派艺术的浸染下成长,海派艺术在传统文化的坚守与锐意创新的精神对我的艺术创作影响颇大。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中国画创作中的创新,必不可是建立在以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对立的基础上。”

                               沧海无浅波
    此次展出的作品,以2012年展览为主线,亦穿插了许钦松近四年中所创作的数十幅水墨新作。他表示,“近四年中我依旧在新山水美学这一课题中探索工作,通过对作品的重新梳理调整,分成‘大道之境’、‘传统之桥’、‘重建新山水’、‘ 宇宙心象’四大专题展示,将更有助观者了解我的思考与创作。”

                                               晨雾轻曼

把握传承与创新 构建大山大水之美
    许钦松先生是当代山水画坛的代表性人物,多年以来,他在山水世界呈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意义世界。其笔下的山水气势磅礴,壮美辽远、雄健苍茫。他既继承了岭南画派的精神,又追随时代、立足创新,致力于把传统与当代有机衔接。他把黑白灰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于简洁之中渗入设计元素,大山、大水与飘渺的的云气等具象转换为带着音乐旋律的山水意象,开创了写实与移情共生的大山水画境界。

                                                        大岳涌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指出,在长期的探索中,许钦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他的山水画以墨色为主,少有色彩渲染,或以色彩为辅,笔墨处理聚焦于全画大的黑白关系,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同时以墨色的精微浓淡营造清新纯净的山水气韵,使得笔下的山水丘壑沉浸于浩渺云气,于刚健挺拔中见氤氲化醇。他追求以见笔带动见意,运用“积笔”之法塑造丘壑,在线与点的交织中形成山水的结构,使作品拥有深厚、雄浑的视觉格局,彰显出内在的刚健精神,又以“润”的墨色使画面充满迷离奇幻,展现出抒情的诗意。

    这种“积笔为骨、见笔见韵”的语言堪称许钦松在笔墨形式上的独创,丰富了当代中国画山水画的表现力。

                                                           雾中晨光
    许钦松重视山水画和哲学、美学、艺术史和相关学术的价值叠加,期以共同探寻山水画的现代价值。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中国思想与绘画专业博士赵超指出,许钦松一直以来就走在现代山水画的创作与实践的道路上。“不仅在技术和意境的不断蒙养和提高,更加萦绕于心的是山水画现代精神的建立和意义的探寻。”他思考与探求一种即不同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方的写生方式,建立起一套符合当代意味的山水写生体系。这套写生体系的建立,缘于其“对当代山水画写生中过多受西方写生概念的影响,而对于传统的写生观思考不足等”诸多问题的反思。
    从 自然到精神,从造化到心源,从营构到表现,从规律到自由,许钦松先生置身于山水画变革创新的时代氛围,知常求变,融通求新,在精神的深层次上实现创造性的超越。范迪安称,“许钦松的山水画之路,传承了‘岭南画派’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却在山水画的主题、形态与笔墨语言上超越了传统,由此成为“岭南画派”精神上的当代开拓者,为‘岭南画派’的当代发展做出了有价值的建树。”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