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锐评】英脱欧利好中英经贸合作

2016-06-28
来源:香港商報

  英国公投以脱欧告终,颇出预期留欧的市场意外,但这只能说是市场估计失当。近期市场难免波动,随后英欧以至全球经济金融均要就新形势作出调整,其长远影响为何值得探讨。基本情况将不如公投前的主流看法那麽悲观,当时留欧派亦有意夸大脱欧对英欧及全球的负面效应。

  金融市场在震荡后,如无意外将渐趋稳定,回复正常,但在此期间却也须防有意外发生。如果恐慌情绪过甚引致波幅过大,或可能触发各种金融危机,并形成信用紧缩损及实体经济。如政局前景不明,或会引发一些「欧猪国」的债务危机。日圆成为避险货币不断冲高,对本已不振的经济将雪上加霜。美国联储局的加息计划或被干扰,令货币前景更添变数。另一方面,各大央行及金融机构均已就脱欧的可能作出应变部署,如果动荡过甚而引发系统性风险爆煲时,将及时出招救亡。相信各主要国家的政府及央行均不会坐视市场崩盘而危及经济民生。

  如果近期波动属可控并随时间过去淡出,则脱欧的长远影响,尤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浮现。在这方面有不少悲观预测,包括英镑大贬(可达两成)和英国经济陷入衰退,并祸及欧洲以至全球等。无疑,脱欧后各方尤其英欧需要作出适应性调整,故阵痛难免,但也有一些因素须予考虑。这些或有助缓和脱欧冲击,有助避免最差劣的情况发生。

  英欧关系未必差过留欧

  首先将有一个脱欧过程。当原有的英国加盟协约失效后,欧盟各国必须协商出一个英欧新关系的方案,并经由各国通过接纳方予实行。当事件引发的情绪冲动过后,英欧都将回复冷静务实心态,希望减低冲击和避免两败俱伤的格局出现,做到分手后仍是朋友。较合理的经贸联系是保留英欧间贸易上的关税联盟机制,并洽谈关於服务及投资方面的协议。发达国大多走向零关税及消除货物贸易壁垒的目标,故维持关税联盟料非难事,何况制造业在各国GDP中的比重已不高,难点应是在一些服务及投资领域,尤其金融及专业服务等。

  脱欧后,英欧间将可建基於求同存异来洽商新经贸联系。脱欧既可存异,双方的协调将可集中於求同上而更具建设性,目标是求取双赢的妥协。相反,如果英国留欧,双方将受困於零和博弈而徒添内耗。按去年卡梅伦与欧盟达成的协议,若英国留欧将获得一些政策豁免(如移民福利)优待,但也不可否决欧洲一体化事项,问题在於落实豁免时双方必争持激烈;英国必压同保异以维持独立性,欧盟则必压异求同,此乃矛盾尖锐的零和游戏,结果多是双输。此外,英国将自绝於欧洲一体化等主要决议,令双方必渐行渐远。从长远看,这很可能与脱欧殊途同归,由急脱变为缓脱而已。总之,脱欧后英欧关系并非必然差过留欧的。

  另一因素是英国的体制比较灵活,适应性强,有助在脱欧后保持其经济发展势头。英镑若适度贬值,将有利经济复苏及发展。英国的劳工体制也灵活得多,故面对的不是高失业而是低生产率问题。在消除了欧盟订下的诸多规章束缚后,英国经济也可望增添活力及动力。正是这些规章束缚导致不少英国中小企业及小生产者支持脱欧,并造成保守党内的留脱分裂。正如脱欧旗手约翰逊所说:脱欧可摆脱大银行、大商家及大政治的枷锁,而可更自由地发展。

  对中国有利

  英国体制的灵活性也体现在对外开放上:英国的自由贸易及全球化意识较高,保护主义心态较少,这对中国自然有利,也方便英国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英国的对华贸易、投资态度一直比欧盟的开放,故脱欧后也正如约翰逊所说,可更易与中美等国达成自贸协议。如是这又可反过来作为示范向欧盟施压,推动中欧协商的进展。

  去年习近平访英时,英女皇出动白马金车并三代齐出款待,或许她早已预计有脱欧可能,故先从外交上为强化中英经贸关系铺路。无疑,脱欧后的英国更需要搭上中国的发展快车,而这也令女皇等更放心脱欧。

   凌昆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