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消委會指市面沐浴產品普遍不安全

2016-07-15
来源:香港商報

  消委會測試發現多含致敏刺激化學成分

  市面沐浴產品普遍不安全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珈莉報道:沐浴產品基本上是每一家庭的必需品,坊間選擇眾多,價錢各有差異。但產品是否安全,似乎乏人關注。消委會測試了60款沐浴產品,發現其中一款「759阿信屋太陽花清爽沐浴露」的菌落總數,竟然超過標準上限169倍,霉菌和酵母菌總數亦比標準高出上限28倍,是唯一未能通過微生物測試的沐浴露樣本。消委會指出,使用有關產品有機會增加皮膚受感染風險,相信有關產品在生產時未有使用防腐劑,因而導致含菌量超標。消委會引述759回覆稱,有關產品在今年初引入試賣,現已沒有入貨及已下架。

  消委會:33款產品含二噁烷

  消委會測試了41款一般沐浴露、8款聲稱適合嬰幼兒至成人、7款女性潔膚液及4款男士沐浴露。當中有33款沐浴露樣本驗出可引致眼睛及呼吸道刺激反應的化學成分「二噁烷」,23款檢出可致敏的防腐劑「MIT」和「CMIT」,其中包括女性潔膚液「令膚適潔淨清爽女性潔膚液」和「滴露女性衛生潔膚液」,女士私密部位如有傷口,選用含有MIT的產品可能會增加引起不適反應的機會。

  阿信屋產品含菌超標169倍

  另外,有7款樣本驗出同屬致敏物質的游離甲醛,其中產地為中國的「759阿信屋太陽花清爽沐浴露」,檢出菌落總數超過內地規定上限的169倍,每毫升達170000CFU;霉菌和酵母菌總數每毫升達2900CFU,較標準上限高28倍。消委會指,該樣本的標籤說明產品含有MIT和CMIT,但在檢測中未有檢出相關成分。

  消委會表示,沐浴產品和皮膚接觸時間短,而且會被沖掉,相信在正常使用下,樣本中二噁烷的含量水平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健康威脅。消委會又檢視樣本的標籤資料,發現14款沒有詳細成分資料。在比對測試結果和樣本標籤資料時,有3款所示的資料與檢測所得的實際情況存在差別。另外,有13款完全沒有使用期標示或只標示開封後的使用期限。

  建議改善化妝品標籤資料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用沐浴產品時,要細閱產品成分資料,容易出現皮膚敏感、患有濕疹和其他皮膚問題的人士應避免選用含有MIT、CMIT和可釋出甲醛成分的產品;建議選購有標示生產日期、有效日期和開封後使用期的產品;特別是首次使用產品之後,應留意有否異常身體反應,如痕癢、出紅疹等。如出現不良反應,建議查閱產品標籤上的成分資料,找出可能是致敏元兇的成分。下次選購沐浴產品時便要避開含有相關成分的產品。消委會又建議業界改善化妝品標籤所列的資料,方便消費者知所選擇。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