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中國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IMF赞華經濟平衡術

2016-08-14
来源:香港商報

  中國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IMF赞華經濟平衡術

  【香港商報網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與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對中國經濟表現和政策進行判斷與評估。報告表示中國經濟再平衡將繼續推進,未來經濟前景有望保持積極態勢。IMF中國研究部主管James Danie則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速令人赞賞,這也反映出中國決策者積極推動改革的成果,而且中國改革涉及領域之廣令人印象深刻,在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全面推開營改增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James Danie表示,中國在外部再平衡、內部再平衡、環境再平衡及收入分配再平衡方面都取得了進展。目前,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從最高峰的10%下降到2%至3%,外部失衡已大幅降低;中國經濟在轉向以消費和服務業為主導的增長模式方面取得顯著進步;GDP單位能耗進一步下降;勞動收入比例有所提高。

  轉向以服務業拉動經濟

  IMF在報告中指出,隨着社會保障逐步完善,中國經濟內部和外部失衡將繼續改善;隨着個人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消費有望繼續增長。此外,經濟增長從依賴工業更多轉向服務業。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則表示,尽管中國投資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增長仍然堅挺,這主要因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增加。杜大偉指出,中國經濟已進入良性循環:工資持續健康增長推動消費上漲,消費拉動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服務業增強創造充足就業機會,勞動力市場穩定帶動收入持續增加。

  人幣匯率大致符合基本面

  IMF執行董事在報告中表示,中國在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城鎮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穩定、協調的政策有助於中國實現成功平穩的經濟轉型,同時也有利於世界經濟。

  James Danie則表示,中國改革涉及領域之廣令人印象深刻。過去一年來,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全面推開營改增、實施新預算法、完善農村土地權利制度,以及推進養老保險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指出,近年來中國政府積極擴大養老和醫療保險的覆蓋率,加強社會保障體系。這一趨勢有望繼續推進,為中國經濟轉向消費驅動型增長提供了支持。

  IMF報告還表示,人民幣匯率仍大致符合基本面。IMF執行董事鼓勵中國繼續朝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的方向改進,并支持中國在提高匯率靈活性和推動金融部門改革的同時審慎有序地推進資本帳戶開放。

  未面臨潜在銀行業危機

  此外,IMF指出,中國經濟轉型中期內,或將面臨信貸增長過快的風險。IMF建議中國加強對國有企業及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提高銀行抗風險能力,控制金融系統風險,加大對消費的財政支持力度。

  IMF表示,中國政府已意識到企業債務風險問題,但中國儲蓄水準仍處高位,銀行系統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資本市場進一步改善,這些因素有助於應對企業債務風險問題。

  拉迪也表示,當前中國并不面臨潜在銀行業危機。他指出,中國國內儲蓄率仍然很高,債務幾乎全部是本幣債務,而且中國銀行業債務絕大部分都是較為穩定的存款,對批發融資的依賴非常小。

  黨報:小幅波動不必大驚小怪

  中國7月宏觀經濟數據已全部出爐,多項數據均較6月出現回落,民間投資增速再創歷史新低,金融數據亦全面滑坡。在分析師一片悲觀之際,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一篇報道引述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的觀點,指出在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都相對复雜的背景下,經濟增速小幅波動很正常,不必對此「大驚小怪」。

  趙錫軍認為,7月世界經濟依然低迷,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也在加快,由此帶來的短期壓力也在加大,但「當前的中國經濟從點到面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在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的同時,高技術產業加快推進,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化解傳統落后產能初顯成效,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成果。」

  中國「再平衡」進展

  再平衡是談及中國時常用到的一個術語,但對不同人的含義不同。在IMF的報告中,定義了再平衡的四個緯度,以及再平衡哪些方面的進度不均衡。

  外部再平衡進展順利——經常帳戶順差已大幅下降,不再以净出口拉動增長。

  國內再平衡有三個組成部分:從投資向消費轉變,從工業向服務業轉變以及減少對信貸的依賴。中國向服務業轉型已取得巨大進展,向消費轉型進展適度,但重要的是在減少對信貸的依賴方面進展很小。

  環境再平衡方面進度不一。增長的能源密集度已經下降,但空氣污染仍然十分嚴重。

  收入分配再平衡進度不一。國民收入中流向勞動力的部分已經增加,但收入不均仍十分嚴重,而財政政策在減少收入不均方面發揮的作用很小。

  ——引自IMF中國研究部主管James Danie介紹

  IMF警示影子信貸產品風險

  【香港商報網訊】IMF日前發布的針對中國經濟的年度回顧報告,其中有一章重點提到影子銀行的問題。報告警告稱,中國接近一半的影子信貸產品存在加速違約和損失的風險。

  有風險影子信貸產品19萬億

  影子信貸產品是指各種投資工具,主要以貸款和其他信貸為基礎資產,由信託和券商以及其他資產管理子公司進行結構化設計。報告稱,中國影子信貸產品去年增速達48%,總規模提高到40萬億元,相當於銀行企業貸款總額的40%、GDP的58%。由影子銀行部門帶來的有風險的產品約在19萬億元。

  IMF認為,這些產品對金融穩定的威脅較貸款更高,「貸款損失可以逐漸被覆蓋,但影子信貸產品違約可能觸發難以掌控的風險厭惡情緒。」

  雖然IMF認為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風險敞口相對較小,但一些其他上市銀行和非上市銀行的風險敞口是資本金的數倍。超過15萬億的影子信貸產品由銀行持有,相當於銀行資產的8%,資本緩冲的92%。

  IMF報告稱,銀行持有此類產品風險敞口的一大動力,是為了將不良貸款改頭換面裝進投資證券,以美化報表,減少風險金計提。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