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8

「脫歐」促英國靠華 人民币國際化進入機遇期

2016-08-22
来源:香港商報

   面對英國啟動漫長的「脫歐」旅程,中銀香港(2388)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接受本報專訪時說,預期英國勢將靠攏中國內地與香港,中國貨物將會更容易進入英國。鄂志寰認為,「脫歐」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仍處「可控范圍」,加上年底人民币獲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币中,故在可見將來,人民币將進入加快國際化的「機遇期」。

  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漫長的英國「脫歐」程序尚未啟動,已經湧現的是眾多疑問:日後英歐的貿易條件如何?何時完成「脫歐」?自貿區將如何安排?這些未知數隨時可以制造驚心動魄的場面。

  「英國公投支持『脫歐』標志『反全球化』的勝利,情況將危害全球經濟增長。」鄂志寰說,這不但確認了貿易保護主義、甚至「孤島主義」的思潮,中國的貿易增長也勢陷入困難階段。  

 

  

 

  中國貨更易入英

  鄂志寰強調,全球貿易收縮是一危險現象,英倫銀行出乎市場預期擴大量寬規模,反映了該行對「脫歐」有明顯憂慮。她說:「曆史數據告訴我們,全球增長速度通常是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倍,但過去數年,前者增幅已遠低於後者,屬非常奇怪的現象。」她續說,如斯狀況下,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將會加劇,全球貿易舉步維艱的局面,將會繼續下去。

  外貿不振延續全球經濟呆滯局面,為重拾活力,各國必須在貿易環節中重新取得平衡。鄂志寰稱,為彌補「脫歐」對英國與歐盟關系带來的不確定性,英國將需要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從而減低「脫歐」的負面影響,「中國是英國第四大貿易夥伴,若(英國)順利加強與中國的質貿易往來,中國商品將加強出口至英國,有利中國的雙邊貿易形勢。」

  英加快人民币資產配置

  「脫歐」可能成為中英兩國加強貿易往來的契機,又適逢今年10月人民币將被納入到特別提款權之中,成為繼美元、英鎊、歐元及日圓後,第五只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币。鄂志寰說,正因為未來兩至三年,英國與歐盟的談判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相信在這個過程中,會促使英國加快配置人民币資產。

  鄂志寰解釋,相較其他主要經濟體,英國早年已建構人民币資產,反映了英國在配置人民币資產相當進取。面對各國央行對分散風險的需要,假若人民币實現雙向浮動,將可為各國央行提供多一個選擇,實現資產多元化。此外,她指出,與其余四種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币不同,人民币是新興市場貨币,不僅发揮了分散風險的功能,更可為各國央行提供資產多樣性及流動性。

  在央行及商業銀行層面,內地金融機構如何乘人民币10月獲納入SDR籃子貨币,加強市場的人民币資產需求?鄂志寰認為,內地銀行可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向全球資金持有人提供更為順暢的渠道,進入內地債券市場。至於央行,她認為一方面人行必須開放內地金融市場,同時擴闊人民币業務的深度,才能吸引資金配置人民币資產。

  內銀須擴債券與貨币市場

  不過,人民币獲納入特別提款權只是邁向國際化的其中一步。鄂志寰認為,為各國央行提供加強配置人民币資產的誘因,關鍵在於能否控制風險,以及提供足夠的人民币資產供應。她說:「要給予市場足夠人民币資產種類,才可以給予市場誘因,配置人民币資產。」

  鄂志寰續說:「內地銀行過往以发揮融資功能為主,但如今應該乘人民币獲納入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币的契機,擴充內地的債券市場及貨币市場,從而把市場做大,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中國不會壓低人民币匯率

  英國「脫歐」公投後,人民币匯率的確呈現下跌趨勢,但跌幅已較其他貨币為低,鄂志寰表示,現時的形勢又提供另一契機,讓人民币國際化步伐加快。

  至於今後人民币的走勢如何分析?鄂志寰認為,今天的人民币匯率是在相對靈活的情況下形成,匯率已非單純由官方制訂,在10月獲納入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币的背景下,內地可望擴大對人民币的維穩力度,相信人民币將不會加入貨币戰行列。

  料「倫港通」先於「滬倫通」開通

  英國「脫歐」提供契機,還其靠攏中國及香港。這是否意味「倫港通」及「滬倫通」將加快落實?中銀香港(2388)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稱,英國為強化競爭力,相信加快步伐落實「倫港通」及「滬倫通」,然而上海和倫敦兩地市場在交易行為及監管仍有頗大差異,成為最大障礙,故相信「倫港通」將早於「滬倫通」落實。她期望,「滬倫通」5年內開通。

  港資產管理業務受惠

  「脫歐」带來的不確定性,令部分金融活動離開英國。「英國公投『脫歐』後,部分同時在倫敦及香港兩地進行的金融交易,將會轉至香港進行。」鄂志寰說,英國「脫歐」將有利香港擴大交易份額及影響力,從而巩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她呼籲,未來兩至三年香港必須把握「脫歐」带來的機遇。

  鄂志寰續說,環球大部分金融機構早已進駐香港,加上香港是自由港,與英國同樣奉行普通法(Common Law),受惠這些優勢,香港及倫敦金融市場將較易融合起來。她預期,香港的資產管理行業將會明顯受惠於英國「脫歐」。

  上海應先開放資本市場

  至於上海應如何應對英國「脫歐」?鄂志寰表示,雖然國際社會對「滬倫通」的開通特別焦急,但上海應先行自我完善,及後才再討論「滬倫通」。她建議上海努力讓股票市場更加完善,調整及改革資本市場,並探索利用自貿區政策實現資本市場開放的可行性。鄂志寰說,滬倫兩地金融市場在投資者構成、交易行為、監管及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盡管今天已落實『滬港通』,但滬港兩地在市場結構、制度及法律之間的差異,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克服。」她又稱,雖然中英雙方均有意加快「滬倫通」,但落實過程須控制好風險以及解決技術問題。

  內地需加大「去杠杆」力度

  內地產能過盛問題揮之不去,中銀香港(2388)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認為,雖然內地「去杠杆」至今只完成了一半,惟相對日本而言,內地經濟擁有較強发展後勁,加上擁有龐大天然資源,相信不會重蹈日本「迷失廿年」的覆轍。

  借監日本經驗

  鄂志寰指出,內地致力推行供給側改革,並且實現由投資轉至消費拉動經濟,同時內地經濟環節眾多,有異於日本「島國經濟」的單一性,擁有眾多優勢,中國或許可逃過「日式衰退」。

  不過,每日依然有不少經濟學家,以今天的中國與上世紀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的日本相提並論。鄂志寰分析,雖然時間相距30年,但中日的发展特徵或相近之處,包括兩國皆面對本國貨币停止升值,同時貿易佔整體經濟很高比重,加上兩國同樣晉身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

  中國不是老齡社會

  然而,中國內地面對的問題不如90年代日本那樣嚴重。鄂志寰說:「日本陷入『迷失廿年』,主因泡沫爆破及人口老齡化,相反中國至今仍未步入老齡社會,縱然平均人口年齡正在上升。」

  事實上,內地經濟不曾陷入「迷失年代」的嚴峻局面,持續的改革措施應記一功。鄂志寰說,內地在結構性改革過程中,致力推動產業升值,促使內地至今未出現日本90年代延續至今的慘況。  

 

  上海作為內地的國際金融中心,專家呼籲上海調整及改革資本市場,探索利用自貿區政策實現資本市場開放的可行性。資料圖片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