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防火防盜防人民

2016-08-22
来源:香港商报

  潘浩宇

  如果不是基於民意,這樣的政策就不會在乎民眾的想法和考慮是否真正的有利於民。從樓市限購、車市限購、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單雙號限行、開聽證會漲價、對外來人口進行強制性居住登記等,這些公共政策的出台彰顯的是傲慢權力的任性使用。彰顯城鄉不平等的戶籍制度還牢牢管控著內地民眾的遷徙自由,在此大環境下,曾經有一段時間暫住證話事好長時間,有人還感慨,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竟然只能暫住,經過一段時間抗爭,「暫住」被取消,但不值得大家歡喜,因為它換著另外一個面目回來了——臨時居住證。說到臨時居住,廣州在這方面,可謂新招層出,廣州曾於2014年發布「穗府36號文」,規定外地人到廣州住3天需登記。官方竟然還稱,此舉是為準確掌握外地人員基本情况,科學制定基本公共服務政策,進一步加強外地人員服務管理工作。

  為民服務管得太多

  作為廣東省府的廣州做了一個模範,其它兄弟市縣就開始觀望這政策效果。不過,在獨特性方面,特區深圳就是獨特,算是走在前頭。日前,有媒體報道,一廣州男子出差深圳10天,未辦居住登記要被罰款,當然事后經解釋,罰的錢由負責該男子信息登記的「申報義務人」繳納。官方藉口這是「依法管理為民服務」,官方搬出這是依據人大通過的管理條例制定的政策。但是,這里需要問一下,政府在出台這些公共政策的時候,是不是經過了專家論證、民意調查,還只是作為行政機關的政府幾個人拍拍腦門就制定了,一個口口聲聲說為民服務的政府,為什麼總是出台各種讓民眾感覺不舒服,但確讓政府感覺自己管理舒服的政策?對民眾一眼不順,一言不合,就開始限罰管控,簡單粗暴蠻不講理,毫無商量餘地。防火防盜防人民,從各種礙民政策的不斷出台,再到維穩經費的每年高攀,政府的種種舉措,真讓人心中不快。要知道,為民便民靠的不是口號,而是具體的行為。如果公共政策背后承載的不是民意,只是官心的話,那麼防民、控民永遠是主導,最后最壞的結果將是失去民心。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