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ODI起步前景巨大 中國迎資本輸出時代

2016-08-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8月22日,中國化工集團斥資43億美元收購先正達獲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放行,這筆中國史上耗資最大的海外收購案,揭示了正處擴張的中國海外投資之冰山一角。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ODI)增長迅猛,從2000年前每年不到10億美元,發展到2015年1180億美元的規模。
 
  8月23日,商務部表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全球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到1027億美元,同比增長61.8%。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嶺南大學經濟學教授施雅德先生指出,中國的對外投資僅僅是開始起步而已,未來中國對外投資的潛力非常大。中國經濟的絕對值增長驚人,必將帶來巨大的對外投資增量空間,從而獲得全球價值鏈上的位置上移。隨著第二輪全球化的到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顯著增長,將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香港商報記者李穎
 
  1
 
  中國成ODI

  重要來源國
 
 
 
  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迅猛,從2000年前每年不到10億美元,發展到2015年1180億美元的規模。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迅猛增長,似乎預示著中國「資本大輸出」時代的到來。更多數據支撐了上述判斷: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4.7%。
 
  僅2016年1-7月,中國對全球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1027.5億美元,同比增長61.8%;截至7月底,中國累計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657.9億美元。今年7月當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138.9億美元,環比下降9.5%,這是今年4月單月對外投資額達到199.9億美元的峰值后,連續第三個月單月投資額相對4月峰值走低,顯示中國對外投資增速趨於穩定。
 
  日前,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嶺南大學經濟學教授施雅德在深圳指出,中國正在經歷經濟轉型,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ODI)也正在調整,進入新常態。從全球來看,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尚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現時中國對外投資的數額與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并不匹配,未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會實現騰飛。隨著第二輪全球化的到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對外投資將追上經濟總量步伐
 
  在施雅德看來,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也反映了中國在重新平衡經濟發展的一個舉措,中國在改變,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也在改變,不僅中國對外投資總量在增加,增長的速度也在加快。種種這些增長的跡象,讓中國變成了全球一個主要的對外直接投資的來源。根據他的研究,在2002至2013年間,中國的海外直接投資總額年平均增長41.6%。2014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O-DI)超過了了外商直接投資(FDI),使得中國第一次成為一個凈資本出口國。
 
  中國商務部估計,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達到1200億美元,較2013年的1080億美元增長了10%。如果算上第三地融資的再投資,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總規模應該在1400億美元左右。施雅德預料未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會有很大的增長。原因有三:首先,中國的經濟會繼續增長,而且增長的幅度也會很大。第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必將與中國整體經濟的增長成正比。雖然現時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總量仍在很大程度上滯后於中國經濟的增長,但這種情況必將得到糾正,中國對外投資必將與中國經濟總量相匹配。第三,中國的對外投資必須要擴大,因為中國在全球的價值鏈上會有位置的上移。現時中國更加注重消費,這也會造成對外投資隨之增長,這是三大主要因素。
 
  2
 
  中國ODI

  占全球份額仍低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創5年來新低,跌至6.9%。但去年同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卻逆市猛增14.7%,創下歷史新高。過去五年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約為7.4%,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復合增長率卻高達16.9%。步入2016年,盡管全球經濟復蘇態勢仍不明朗,中國對外投資熱度始終不減,其中中國化工430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更成為中企史上最大海外併購交易。但施雅德表示,通過對比各國對外直接投資(ODI)在世界所占的比例,以及GDP在世界範圍占的份額就會發現,中國的GDP在全球所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但是中國的ODI在全球總占的比例卻是比較小的。相反,日本、俄羅斯這些國家ODI占全球比值都比中國的份額要高。
 
  中國境外投資遠遜英美日
 
  施雅德指出,香港也是一個世界上主要的對外直接投資ODI的來源地之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是美國,但是中國香港和內地也是很大的ODI的來源,并且增長非常快。」但他亦表示,「除此之外,所有這些增長的基數是比較小的,我們不要過度興奮,而是要冷靜的看待這個增長。雖然增長很快,但是增長的量并不是特別大,未來需要增長的更多。」
 
  「雖然中國已經在一些海外市場做一些直接投資,但是跟巨大的ODI來源國相比,中國的份額依然是有待提升。與出口相比,中國海外投資比日本或德國少3-4倍,比英美少6-8倍。」施雅德認為,與中國巨大的出口相比,中國似乎「需要」更多的對外投資。
 
  中國需要在出口以及對外投資這兩個市場戰略中保持平衡。施雅德表示,與發達國家比較,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確實是滯后的,份額還不是很大,所以中國還要迎頭趕上。我們看到中國已經開始積極的去追趕了,未來中國的海外投資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展。目前代表中國的這條曲線現在是比較平的,但是未來有上揚的機會。
 
  3
 
  中企海外投資分布不均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總量仍非常低,那麼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到底去了哪些國家,為什麼會有地理失衡和總量相對較小的情況?施雅德教授的研究表明,過去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是關注於采礦等行業,但隨著中國的經濟增速降低,中國必須要去改變或開拓新的市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也需要出現相應調整,不能像過去只是一味地關注到資源這一塊。比如為了降低制造業成本,中國企業轉到東南亞市場投資。在中國2014年10個最大的海外併購交易案例中,只有1項是和礦業相關的,其他9項都涉及不同的行業。
 
  亞洲占據7成
 
  中國對外投資的地域極度不平衡。大部分的投資都是在亞洲區域,把制造業轉移到了生產成本更低的地區。從總量上看,亞洲在2013年吸引了中國的境外直接投資70%的比例,拉美占據13%,其中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就占了拉美投資的89%(巴西占了2%)。歐洲僅6%,北美5%,非洲3%。香港是中國第一大對外直接投資目的地,其次是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2013年中國70%的海外直接投資是去到這三個地區。
 
  在這類投資中,很大一部分都會改道到其他地區的最終投資,包括回流到中國。近年來一個新的趨勢是,中國的制造業集中到美國和歐洲這兩大區域。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部分,很多都去到了歐盟和北美。對高新技術和產品的渴求,令到美國和歐洲成為中國兩大跨界併購的主要焦點地區。自2000年至2014年,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大幅攀升,其中併購項目大大超過了新建投資,2014年中國對美國新建投資為100億美元,併購項目則達到近150億美元。施雅德表示相信ODI將會產生重大的演變,也會幫助中國進入第二輪的全球化,中國會盡快地擴展ODI,并將盡力去解決ODI地理上的不平衡。
 
  4
 
  多因素致中企走出去
 
  近年來中國海外投資猛增,與國內「資產荒」及人民幣貶值不無關系。施雅德表示,出口和對外直接投資都是企業用於占領外國市場的兩種可能選擇,互為補充。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理由,一是可獲得海外市場的地理優勢,可節省國際運輸成本。更重要的是在海外市場生產、設計,更好地了解市場偏好,從而生產出更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產品,并且在經濟方面也有很大的成本效益。
 
  成本考量市場布局
 
  施雅德認為,促使中國要擴大ODI的市場壓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成本方面的因素。中國的成本曲線變得越來越高,生產成本上升,企業的收益下降使得中國需打破生產鏈,把產品放在越南、孟加拉這些國家去生產。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有一些對外直接投資去到了成本要更加低廉的東南亞新興市場。二是擴大和開拓新的市場。歐盟和美國經濟增長乏力,促使中國企業走出去尋找新的市場。除了出口,還要在當地進行投資,尋找新的市場。中國需要充分應用美國的市場,最大潛力地去利用當地的市場。三是中國收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技術、品牌、產品或企業,幫助中國走向價值鏈上端。
 
  據統計,有三分之一的有ODI(對外直接投資)需求的企業想要發展品牌和技術,提高和尋找管理和技術的技巧,這是中國企業赴歐美投資的基礎。最后一點,面對巨大的市場壓力,中國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進行資源方面的采購,以保持經濟增長的動力和活力。施雅德指出,中國擁有3.2萬億美元的巨量外匯儲備,這是中國對外投資的優勢所在。最為重要的一點,中國想成為全球性的大國,中國的企業也希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鑒於這樣的政治地理方面的需要,中國越來越需要在世界各地進行廣泛的戰略投資,無論是出於政治任務還是企業自身需要的考量。
 
  5
 
  中資掘金

  拉美有著數
 
  施雅德認為,除了在亞洲地區和歐美發達國家投資,中國不應忽略了對拉美地區的海外投資,中國對拉美的投資領域或許存在一些誤區。中國和拉美國家過去15年貿易增長的總量非常龐大,但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卻只是關注在基礎設施和采礦這兩個領域,而不是在其他的領域。他提醒說,在拉美有幾個國家有著非常成熟、發展完善的產業,他們完全可以成為中國合作夥伴,因為當地有很好的工程師和專業人員來幫助中國打入當地的市場,拉美也應該成為中國非常富有吸引力的市場。
 
  中企要強化短板
 
  施雅德指出,中國企業的全球頂尖競爭對手們已經在新興地區市場有大量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投資。這些企業發現新興地區市場龐大而且快速增長,加上成本又低,又有出口到發達國家的良好條件。他指,中國和新興地區市場尤其是拉美地區缺乏共享信息,存在信息真空。其次,中國企業有強烈的創業動力和豐富的人才儲備,但缺乏境外商業經驗。目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都集中在發達地區,完全排除了新興地區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施雅德指出,發達經濟體為中國提供市場、技術、品牌、管理及技術類的專家,但生產成本也會很高。
 
  像拉美等新興市場能夠提供更加有利的生產成本,外加巨大并且還在增長的市場。并且,可利用自由貿易區的多重網絡,通過新興市場打開發達經濟體的交易網絡,這類網絡在新興經濟體聯通歐洲及北美的情況十分普遍。部分拉美國家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議,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和秘魯之間興起了自由貿易協定,叫太平洋聯盟,同時這幾個國家均和美國、歐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
 
  「這麼多拉美國家都和北美擁有自由貿易協定,從這個角度來講,在拉美國家和地區投資,可以成為中國企業進軍北美市場的一個跳板,對於香港的企業亦是如此。」他特別提到,墨西哥和美國有著2000英里的國境接壤,這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