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帶著累積40年的資本 山西民間投資人舉家遷深圳

2016-08-26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原標題:山西民間投資人 深圳投資故事)

  民間投資人的大實話:“沒有好項目寧可不投,持幣觀望總比籌碼盡失的好。”

  今年上半年的全國民間投資增速從2015年全年的10.1%滑落到了2.8%,但廣東省的增速卻高達19.6%。而深圳作為創新企業的聚集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民間投資人,北方人馬莉就是其中之一。

  已到不惑之年的馬莉此前一直生活在山西某資源型地級市,親朋好友都在能源和地產領域掘金,積累了不少身家。但到了2014年,馬莉越發感受到經濟下行的壓力,不僅實業難做,也找不到好的投資渠道。

  由于孩子患有過敏性哮喘,過去幾年,馬莉常帶孩子前往深圳度假,當地頻繁涌現的創新企業以及不斷落戶的高端人才讓她感受到了深圳的活力。2014年底,馬莉和丈夫商量后決定,舉家搬遷到深圳,隨身攜帶的還有她前40年累積的資本。

  不到兩年的時間,從起初的第三方理財公司到如今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做了十幾年實業的馬莉最終跨入了股權投資領域。然而,即便是深圳這樣的地方,依舊是錢多、好項目少,專業的投資機構都在為資產荒發愁,更何況民間投資人。

  從簡單借貸到成立基金

  剛到深圳的馬莉成立了一家第三方理財公司,把資金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用于短期貸款,利率在30%左右,“經濟不好,短期貸款那塊,我要求必須是房產紅本抵押,沒有紅本不借錢”;一部分用于購買香港的保險理財產品;還有一小部分用來跟隨一些知名私募股權(PE)機構進行投資。

  與馬莉不同,她的一些親朋把錢投進了股市,最終損失慘重。聽說深圳經濟形勢更好一些,他們紛紛出資,委托馬莉投資。2015年底,馬莉曾對本報記者感嘆,都是親戚朋友的錢,一定要謹慎。她的理財公司有四五名業務員,每天打電話尋找、對接客戶。

  深圳南山是創業者的天堂

  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變為中高速增長,2015年股災之后,實體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很多人像馬莉一樣,手里有錢但找不到好的投資渠道。

  去年10月開始,M1、M2剪刀差不斷擴大。M1高速增長卻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央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盛松成近期表示,企業持幣待投資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大量的貨幣流向企業,但企業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方向,這就造成了大量的閑置資金被存放在活期存款賬戶上。與此同時,正是實體經濟制造業和民間固定資本投資增速最低迷的時期。“究其根本,還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方向和內容。”盛松成說。

  錢放在賬戶上借不出去確實讓馬莉頭疼,于是她準備加大對于股權投資的投入。

  2015年底,她通過朋友認識了幾名投資并購領域的朋友,其中不乏擁有十幾年投資并購經驗、具有豐富企業咨詢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士。一計涌上心頭,為何不合伙成立一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不僅能為她手中的大量資金找到投資渠道,投資也具有一定主動性和抗風險性。

  就這樣,做了十幾年實業的馬莉,往前跨了一大步進入了股權投資領域。2016年初,馬莉的基金成立了,針對智能制造和大健康等具有發展前景的領域做投資并購,為企業做財務顧問咨詢,幫助企業在新三板或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并投資。

  搶好項目全靠“關系”

  基金成立半年后,馬莉發現,投資并購行業的競爭不小,尤其上市前項目,是很多投行和PE爭搶的對象,除了專業實力外,更多要靠“有關系”才能拿到。

  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至今的中國并購市場非常活躍,僅2015年就完成交易2692起,較2014年的1929起大增39.6%。披露金額的并購案例總計2318起,涉及交易金額共1.04萬億元,同比增長44%。

  逐漸轉入正軌的馬莉向本報記者感嘆,事業方向雖然找到,但是競爭激烈,有很多人過去把大量資金投入房地產領域,隨著房地產價格越來越高,不確定因素也逐漸增加,大家都想要尋找更穩妥的投資渠道。把資金向股權投資分散,成為一種方式,但好項目確實難求。

  摯金資本合伙人楊溢對本報記者表示,人工智能、醫療健康都是時下熱門的投資領域,但只有讓真正能挖掘和鑒別靠譜項目的資本進入到行業,才能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盡管一些人認為,股災之后,資本市場又進入了寒冬,但好項目融資速度非常快。以Gowild智能科技(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例,這家做情感社交機器人的公司,2016年初發布第一代“公子小白”機器人,2015年7月在智金匯股權投資平臺完成天使輪融資,10月,由納蘭德投資領投,完成Pre-A輪融資;2016年初,羽泉也向Gowild注資并為其代言,東方富海也加入A輪融資行列。

  另一位TMT領域的80后投資人王皓(化名)對本報記者表示,最近兩個月他一直在忙一個通信行業企業的投資項目,因為項目太好,幾家投資機構的大佬親自去企業游說想搶項目,他是憑著和企業高管的同學關系才拿到1500萬元的投資額度。

  “現在的經濟環境下,投資風險越來越高,我想大多數投資人沒有好項目寧可不投,持幣觀望總比籌碼盡失要好。”王皓說。

  雖然好項目少,但環境的不斷優化正在激發民間投資的熱情。廣東去年開始對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準入負面清單管理,除部分禁止投資及需要準入審批的項目外,大部分企業投資項目不再需要審批,同時啟用全省統一的網上備案系統,企業投資負面清單以外的項目,只需上傳相關證照和項目信息即可完成備案。

  誰是深圳創投界新寵

  在互聯網投資熱潮下,具有互聯網背景的平臺型公司一直都受到投資人青睞,這類公司依托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進行資源整合,但獲得資金后,短期內更多是人力和規模擴張,資金并沒有迅速進入實體領域。

  經緯中國副總裁胡海清表示,相較單一的產品公司,他們更喜歡尋找及投資平臺型公司,或者有潛力成為平臺型公司。平臺型公司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并在此基礎上有協同效應的產品組合。因為在國內,單一產品到了一定階段肯定有天花板,產品擴線的能力很重要。

  以百度、騰訊、阿里在2015年的投資為例,可以看出BAT巨頭青睞的也是平臺型公司。

  2015年,O2O(線上到線下)成為百度最為重要的戰略,重新定義為“人和服務”的連接器。百度在O2O和電子商務領域布局了食品電商我買網、母嬰電商蜜芽、二手車交易平臺優信拍、就醫服務網站醫護網、拼車軟件我要用車、Uber中國等。

  阿里2015年的主要投資也集中在電子商務、O2O、文化教育社交等領域,投資了互聯網生活服務品牌58到家、視頻網站優酷土豆,以及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等。

  騰訊的投資也幾乎集中于電子商務、O2O、社交等方面,投資包括餐飲外賣平臺餓了么、移動生鮮平臺每日優鮮、網絡問答社區知乎、二手車交易平臺人人車等。

  “平臺型公司更多處于靠融資來燒錢的階段,資金選擇流入這類企業,實體企業獲得的資本投資相對少一些,除非一些智能智造行業,導致資金帶來的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效應并不明顯。”王皓說。

  當然,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也成了創投界的“新寵兒”。在深圳等地,一批風投機構追逐乃至專注于新技術投資。由IDG資本、松禾資本等知名機構領投的柔宇科技,兩年多里獲得四輪風險投資,估值迅速躋身10億美元,成為“獨角獸”企業。

  騰訊還看好互聯網醫療,預計其市場容量將達數萬億元,截至目前,騰訊已向10家公司累計投資約5億美元。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