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官媒:人民幣不具備大幅貶值基礎

2016-10-18
来源:中国证券报、香港商报网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17日發布公告,當天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7379 ,較上一交易日下跌222基點,創6年新低。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雙向波動,尤其是在12月美聯儲加息與否落定之前,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將存在。從長期看,人民幣不具備大幅貶值的基礎,一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出現向好跡象。這一趨勢如果延續,將有助于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國際市場波動加劇
 
  上周是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首周。當周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下跌0.83%,創今年第一周之后的最大單周跌幅。
 
  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明顯加大,主要原因是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目前美國經濟數據總體較好,市場預期美聯儲12月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美元走強,國慶長假期間美元指數漲幅達1.22%。由于市場擔憂英國“硬脫歐”,英鎊大跌,英鎊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31年低點。埃及埃鎊的貶值壓力加大,拖累了新興市場貨幣。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前,有市場預期認為,“入籃”后中方可能不會太關注匯率市場的穩定,所以當前人民幣匯率走低是這種市場預期的自我實現。市場上出現拋售人民幣、買進外匯的行為,給人民幣貶值帶來壓力。
 
  連平表示,除這一短期因素外,未來持續影響人民幣匯率的主要是美聯儲加息預期。隨著年底臨近,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趨于強烈,持續對人民幣匯率構成壓力。同時,美國總統大選增加了一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增強了美元的地位,也增加了市場通過持有美元避險的需求。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來看,當前并不存在支持人民幣匯率走強的條件。9月全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2.4%,其中出口下降5.6%,未能進一步回升,令市場對未來進出口形勢多了一分憂慮。
 
  短期料仍承壓
 
 
    對于下一階段走勢,連平認為,人民幣匯率在未來一定時間內還會持續雙向波動,尤其是12月美聯儲加息與否落定之前,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將存在,但不會出現大幅度波動。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基于市場對12月美聯儲加息的預期,未來美元繼續走強的可能性仍很大。在綜合考慮CFETS、BIS、SDR這三個貨幣籃子的情況下,只要美元走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將回落。
 
  謝亞軒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會有一些波動,但從美元走勢和外匯市場供求關系來看,人民幣匯率不會持續、快速走弱。一方面,如果美聯儲今年只加息一次,則不能支持美元指數持續走強,同時由于市場對英國“脫歐”造成金融動蕩的負面預期減弱,美元未來的強勢程度有限;另一方面,中國的外匯市場供求情況年底可能有所改善。貿易順差未來會逐步擴大,畢竟9月的出口回落主要是基數原因,出口整體逐漸好轉的趨勢沒有發生改變,這將改善外匯市場的人民幣供求。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后,會促使部分國際組織和外國央行增持人民幣資產,這會增加外匯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
 
  基本面現積極跡象
 
  中國經濟基本面疲軟是人民幣貶值預期持續存在的一個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宏觀數據顯現了一些積極跡象,未來如果持續向好,基本面將對人民幣匯率構成正向支撐。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越來越多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在政策支持下,特別是在基建和房地產的帶動下,今年以來的經濟增長形勢總體上好于去年。
 
  消費方面,汽車消費今年有明顯回升,拉動生產大幅回升。1-8月汽車消費同比增長8.6%,顯著好于去年同期4%的水平。在此背景下,1-8月汽車生產同比增速為10%,顯著好于去年同期-0.5%的增速。同時,在房地產市場的拉動下,房地產相關消費也大幅提升。
 
  投資方面,沈建光認為,基建和房地產是兩大亮點。其中,房地產銷售面積、新開工去年1-8月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7.2%和-16.8%,而今年1-8月反彈至25.5%和12.2%。房地產銷售和新開工的火爆帶動投資上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同時,基建項目審批提速以及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支持,也使得基建投資提速。例如,用于工程和貨運需要的重型卡車銷售8月增幅達44.24%,而去年同期為負增長。
 
  工業生產方面,工業企業利潤比去年有大幅提升。去年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為-1.9%,今年同期的增速上升至8.4%。近期發電量增速也明顯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新低再新低 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
  
  【香港商報网訊】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等因素的推動下,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加大。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6.7379,再度刷新6年多以來低位,創一周以來最大跌幅。在岸人民幣收報6.7396,亦繼續刷新6年新低;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則跌破6.75,創9個月新低。
 
  走輸美元并非壞事
 
  在前一交易日中,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結束「七連跌」,迎來10月份的首次上調。但經歷周末兩天后,漲勢并未延續。中國官方昨日公布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7379,較前一交易日的6.7157大幅下調222個基點,離6.74僅有21個基點的差距。這是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10月以來、人民幣加入SDR之后,首次貶破6.73關口。上一次人民幣中間價貶破6.72發生在2010年9月14日,報6.7278。此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總體延續了震盪升值走勢,直到2015年8月11日匯改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一次性貶值200多個基點,中間價隨即出現了震盪貶值走勢。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人民幣棄守6.7只是表面現象,背后反映了央行和市場的狡黠和猶疑。但最關鍵的一點是,預期是不斷自我強化的,貶值和貶值預期也會形成螺旋式的重復反饋。所以,不可放任貶值,仍然是關鍵。他認為,人民幣看似輸給了美元,卻贏了一籃子,看似一失的背后,也有一得(指數終於在94附近企穩),所以央行并非完全政治掛帥。換個角度來看,固守了數月的6.7,市場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共識,打破市場共識,創造波動性,也并不是一件壞事。
 
  短期匯率仍會保持穩定
 
  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表示,為了促進經濟恢復,利率水平長期維持較低位置更為合適,所以美聯儲可能在后期加息都會采取非常漸進的方式。美元近期上漲過快,可能面臨調整。往后看,美元指數要到達100的中期頂部,還需美聯儲加息前再吹風一把。離岸人民幣市場也不平靜。當日開盤后,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6.74,創9個月新低,截至21點30分報6.746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官方收盤報6.7396,較上一交易日16時30分官方收盤價跌141點,較夜盤收盤跌125點,盤中跌破6.73、6.74關口,繼續刷新6年新低。根據本港銀行的電匯牌價,目前每百港元兌人民幣升至86.61。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匯率仍將取決於美元對其他貨幣的走勢,因此也將取決於美聯儲加息的市場預期和實際步伐。鑒於美國大選和加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央行將會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以免動搖市場預期,沖擊國內外匯和金融市場,或引發大規模資本外流。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