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大學生人均年收包裹16個 江蘇大學生網購全國最“牛”

2016-10-18
来源:揚子晚報

  大學生人均年收快遞16個,全國2000多所高校人均網購1100元……17日,中國教育后勤協會校園快遞工作委員會、菜鳥網絡、阿里研究院等發布首份《校園快遞行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去年高校包裹數約占全國總量的6%,而江蘇的大學生們網購起來實在太嗨,高居全國榜首。學生們在網上買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稀奇古怪,有些奇怪網購讓快遞員也“懵圈”。

  揚子晚報記者 韓飛 徐曉風

  校園網購11月最多2月最少 江蘇廣東山東高校快遞量前三

  “高校消費主要體現在消費頻率高,人均網購額度低于社會平均。”報告援引阿里研究院數據稱,2015年,全國2000多所高校人均網購額為1100元,低于全國平均。同時,高校內部消費水平也顯示出較大差異,211高校的人均網購額為1500元,高出全國高校平均水平的36%,985高校人均1650元。

  報告中說:“年輕人是數字消費的引領者,以過往雙11為例,約50%以上的消費者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18-25歲的年輕人占25%左右。”

  此外,高校快遞物流市場體現出與社會完全不同的季節特性,具有明顯的寒暑假特征,每年1-2月,7-8月物流量明顯下降。其中,11月網購達到峰值,2月網購量最少。

  同時,高校區域快遞物流規模與全國區域物流分布幾乎完全不同。全國區域電商物流規模與本地電子商務發展一致,而高校物流與區域高校數量正向相關。排在前三位的省份分別是江蘇、廣東、山東,排在前三位的城市則是北京、武漢、廣州。業內人士分析,這跟這些地方高校數量密集大學生人數眾多分不開。

  下課第一件事兒是收快遞

  學生族愛用快遞送驚喜

  收快遞已經成為學生族生活的一部分,不少同學下課第一件事不是去食堂排隊吃飯,而是趕到快遞點拿快遞。

  南京一所大學的孫同學告訴記者,自己幾乎每天上完課,就和幾個室友一起溜達著去學校的快遞點取快遞,然后才去吃飯。因為快遞員一般都是在學校門口“練攤”,有的甚至在不同的邊門,“為了拿快遞要跑好幾個地方,但那種想要趕緊拆快遞的心情還是很迫切的。”不光喜歡和室友一起拿快遞,拆快遞分享網購物品也成為大學生們最喜歡的一件事情。

  大學生們網購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甚至包括了原來需要悄悄到超市或者小賣部單獨購買的各種生活私密用品,“反正包裹裝著誰也看不到里面是什么,而且網上買還便宜。”網友“海邊的螺號”告訴記者,自己一些女性護理用品就是網購的,免掉了去超市跟男同學一起排隊付賬時的尷尬。

  除了給自己買東西,大學生熱衷用快遞送禮物,有大學生告訴記者,即使住在一個宿舍,舍友之間也常常通過快遞禮物的方式送出自己的驚喜。江蘇師范大學大三學生小張在生日前夕收到快遞短信,拆開一看竟是三位室友在網上為她訂購的生日禮物——一盒巧克力和一個水杯,開心地曬在了自己的朋友圈里。小張告訴記者:“現在同學之間送禮物都是直接在網上買了快遞過去,花錢不多又拉近了朋友的距離,在校園十分流行。”不少大學生認為,收到快遞禮物會更有意外驚喜的感覺。

  奇葩收件人名讓快遞員懵圈

  有學生專門為快遞備手機號

  95后的大學生們基本都屬于“二次元”新新人類,網購收件時使用的各種花名也是琳瑯滿目,歷史人物、動漫明星齊齊上陣,讓很多快遞員哭笑不得。南京一位快遞員老王告訴記者,自己接到的單子就有劉備、唐僧、花澤類、胡歌男神等等各種收件人,還有叫“漂亮妞”的,有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跟明星重名,但有的明顯是網上花名,甚至個別網購的學生自己都忘記自己的快遞留名了,打電話過去的時候這些學生第一反應是“你找錯人了!”

  而對于五花八門的花名,無錫大學生小唐告訴記者,自己宿舍四個同學基本每天都要接到快遞,總覺得留下真實姓名和電話實在太不安全了,對女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大家總是留下自己臨時想出的名字來,有時候隨便看到旁邊一件衣服的牌子,或者一個玩具,也就起上收件名字了,只要電話地址對了一般都不會丟。還有同學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還特地搞了個雙卡雙待的手機,有一個號碼專門用于收快遞,與自己的個人私密號碼分開。

  另外現在像江南大學等高校都有菜鳥驛站,快遞可以被收集到類似于超市的驛站內分門別類放上貨架,學生憑二維碼或手機通知去貨架上領取,也省了不少快遞員找“唐僧”的烏龍事兒。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