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尋找老圍的回憶 荃灣文化古蹟

2016-10-24
来源:香港商报

  

 荃灣,從300年前的歷史開始……整齊的梯田、單純的老圍村、錯綜复雜的排屋、幽靜的禪院、勤勞的村民、質樸的笑容,構成了荃灣老圍村一份源遠流長的時光記憶。隨著城市的發展,古村落漸漸被淡忘,年輕一代更說不出哪些村落的名字。荃灣因城市化過程而使郊區逐漸縮小,農地荒廢,水源污染,村民凝聚力漸減,傳統文化、生活智慧和技能等亦遭忽視,所以,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10年前便開始推出「荃灣鄉郊可持續發展計劃」,旨在以發展「老圍本土文化」為重心,以「社區」作為推廣藝術文化的起點,發掘及保護老圍村歷史文化。 香港商報記者陳柳燕

 
  老圍人來自何方?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陳清媚女士介紹,荃灣又稱「淺灣」,因該處海灣水淺而得名。據歷史記載,老圍村是荃灣區第一條村落,原名為淺灣圍。傳說南宋皇帝宋端宗就曾於南逃時停駐此地,「淺灣」一名亦屢見於明朝和清朝地圖與文獻,包括新安縣志等,「荃灣以前因海盜猖獗的問題,亦曾被稱為賊灣」。
 
  陳清媚說,康熙年間的戰亂,部分人南逃,在清康熙8年(即1669年)遷界令一度放寬時,大批客家人遷入荃灣,沿青山路成立了大約26個村落,其中最早建立的就有老圍村,由張、曾、黃、許、鄭5個姓合建。
 
  老圍村至今已300多年歷史。據文獻記載,老圍村村民為逃避海盜侵擾,遷往地勢較高的山頭位置,即如今的現址。「遷徙完后,1920年至1930年,老圍很多人家在山上種茶和采茶,荃灣『鳳凰茶』非常知名,味道又甘又香。」陳清媚介紹,老圍還有個「菠蘿之鄉」的美稱,「戰前,老圍以產菠蘿聞名,山上布滿菠蘿田。菠蘿性味強,由菠蘿田流進三疊潭的水被認為有害,便有云,『想死就黎荃灣,飲過的水就發黃腫。』」當地男性多上山撿柴、種菠蘿,女性則割草養豬和種菜,以此靠務農維持生計。
 
  二戰期間,香港淪陷,村民藏於三疊潭大石坑,更有參加革命軍及愛國活動。后國共內戰,共產黨取勝,便有大量移民涌入荃灣及老圍。「漸漸地,老圍村面積在減少,」陳清媚說,「因不同時期的變化,務農或耕種為生的居民后來賣了些土地,土地的用途便發生改變。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現了很多山寨廠,如牛皮廠、香廠、香棕廠等,可從山上取材。另外,因依靠山水,還有以膠花廠、豆芽廠等小廠為生,亦有很多養豬場及養白鴿場等。」
 
  從祠堂、同和社到建校辦學
  陳清媚介紹,老圍村原住居民由客家5個姓氏組成,因此建立初時,原有5間祠。「然而我在這個村服務了18年,卻只看到一個家祠,因日久失修先后倒塌,或轉為出租物業,現在只剩下張氏家祠。」家祠是一種形式,是一個獨特的地方。「張氏家祠早期為三進式建築,在那個時代極為宏偉。但80年前因大火而被重建,現只餘下兩進」,「不過,祠堂內外的圍牆、牆壁現在仍保留著精緻的雕刻及彩畫,反映的是村民的智慧。」
 
  其介紹,老圍雖為一雜姓村,但村民十分團結,更組成「同和社」合力處理村務及資產。同和社由曾、張兩族成立的東和社及黃、許、鄭、成立的同和社,合併而成。每年有社員聚餐,還設有理事、文書、財政等職位。以前村民生活都很困難,每姓人每年會輪流養豬,年尾時便在同和社分豬肉。
 
  張氏家祠在戰前及戰后曾是學校,是村校的雛形,為日后老圍村公立學校奠下了基礎。漸漸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圍村開始有自己的公立學校,由村民出錢,撥出土地興建,「1962年建成,1969年擴建,為附近各村孩童提供教育。」陳清媚驚訝地說,「村長告訴我,高峰期上、下班竟有800多名學生在這里上課。」
 
  然而,80年代荃灣發展為新市鎮,設備完善的市區新學校落成,這所學校才逐漸式微及停辦,陳清媚說,「部分校舍現時已成為村公所及麥理夫人中心的辦事處。值得一提的是,紅色外牆的校舍座落在村口,為老圍村增添了美的色彩。它們變成了拍攝取景熱點。電視劇《京華春夢》便是在此取景拍攝的。」
 
  錯綜复雜的排屋也是老圍村的一大特色。陳清媚介紹,同姓村民會建屋在同一系列上,形成一排排的排屋,最久的排屋應有200多年歷史,其中以張姓最多排。「時光推移,很多排屋也已慢慢消失」,「年輕人都到市區工作生活,原住民也原來越少。」有趣的是,陳清媚告訴大家,村里如今還保留著一條石築滑梯,「是一戶丘姓人家,父親為家中十兄弟解悶而建」,「這條石滑梯恐怕是整個區唯一一條,經常很熱鬧,有很多鄰居會來玩。」她說,「后來老太太想把它拆掉,導賞經過勸說,老太太才將這條保存著父親回憶和孩子兒時歡樂的丘家滑梯留存了下來,成為參觀游樂、尋找歷史印記的好地方。」
 
  她感慨,「以前荃灣有很多梯田,村民沿著大茂山而建。然60多年過去,如今已面目全非。隨著時間的發展,此地的方言客家話也正趨於失傳」。她告訴大家,繼續務農的也僅剩下那麼幾戶老人家,「關伯夫婦便是很好的例子,他們在葵涌種植,后因地區發展失去耕地,東普陀借出土地讓他們繼續耕種。如今倆老雖已80歲高齡,但仍堅持每天種植香草或草藥,伯伯主務農,婆婆主出售,不少荃灣街坊支持訂購。可說是一輩子都同農地分不開,自給自足,樂在其中。」
 
 
  老圍村文化推廣計劃進行時
 
  據介紹,近年來,「荃灣鄉郊可持續發展計劃」主要推廣社區獨特的本土文化、人文生活面貌及生態資產,通過文化保育活動,架起公眾人士鄉土保育的橋梁,建立起具體從動平台。同時還確立了消費主義以外的多元導賞模式,在村民及參加者的支持下,通過導賞活動,為鄉郊社會注入新力量,推動郊區村落的文化資產、地方資源和社區經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陳清媚表示,「村落也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要靠大家慢慢去將它發掘,并通過公眾逐漸傳播出去。讓更多人尤為年輕人了解并記住它們。」
 
    陳清媚亦介紹,勵志圍即是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10年前展開的計劃,「向村民借用農地,協助區內低收入家庭解決經濟逆轉帶來的負面影響,推動社區經濟,除解決長期荒廢之私人農地帶來的環境衛生問題外,也為各界人士提供寶踐有機耕種的園地。」此外,亦本著改善社區環境理念,把村內荒廢的土地改建成社區中草藥園,推廣社區健康,培訓中藥專業人才,舉辦中草藥普及教育工作。更值一提的是,村民亦自學自做,建起一個共五層的污水處理系統,合共處理附近十多戶家庭所排出的污水,利用水生植物如水蒲蓮的光合作用,分解有機物,達到净化污水的效果。「他們更將其變身美麗荷花池,成為一個活動室,讓訪者了解如何身體力行,化污水為净水,於家居層面促進可持續發展。」
 
  廟宇林立 成旅游勝地
 
  在區內走走,不難發現老圍禪院廟宇的數目相當多為佛教道場,更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為人熟知的包括圓玄學院、香海慈航、西方寺、東普陀講寺、靜觀林、東覺禪林、潮音净院、龍母佛堂等。」
 
      陳清媚表示,「道場林立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謂因有三疊潭流淌,環境清幽,適合靜修,亦有謂茂峰法師把此稱作『千佛山』」,逐漸發展成道場遍立。」她亦指出,廟宇不僅使宗教和具特色的建築物,也承載著社區的故事和發揮著連結社區網路的功能,更傳承了鄉村生活文化及生活智慧。陳清媚表示,游東普陀,可以充分地感受始建於30年代寺廟的古樸風貌,認識開山大師的輝煌事蹟。東普陀位於千佛山之巔、老圍村的右方,「在眾多的廟宇中,東普陀是荃灣歷史最為悠久的佛寺之一。」
 
    她說,「1927年,茂峰法師到香港弘揚佛法,途經老圍古村,曾登千佛山及三疊潭,以其氣像宏闊,為建佛寺的理想地方,乃集資建寺。該寺始建於1930年,歷兩年而成。茂峰大師因見千佛山一帶景物與心中一直嚮往的東普陀山有些相近,因此將其命名為『東普陀』。」她說,「東普陀后來不斷擴建及發展,至今已甚具規模。」值得一提的是,二戰期間,日軍到處侵略,捉拿婦孺,陳清媚稱,「而『東普陀』則於當時那個苦難的時期成為了婦孺的藏身之所」。
 
     此外,俗稱「船廟」的香海慈航亦頗有意思。「香海慈航於1960年創建於三疊潭之畔。據說其建築外型是參照往來於南中國海上之漁船而建,且因籌募建築費上的困難,當時籌到多少便建多少,因此整個建築歷經數年才完成。」陳清媚介紹說,「更因捐款多者之喜好與建相關佛像,因此船廟之佛像組合很特別。其船頭佇立關公寶像為護法,船尾靜立觀音菩薩慈視眾生,中間船艙為供奉呂祖飛真,由此更增添了道場的與眾不同。」她表示,現今船廟已沒有了大師主持,只有一些后人和熱心的善信協助,根據佛教節期在此煮齊、參拜佛祖和供奉祖先。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