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4

四方沙龍 “介入”與“浸入”——當代公共藝術漫談

2016-10-26
来源:

     


 

  10月29日下午3點至5點,深圳關山月美術館二樓報告廳舉辦顧丞峰先生主講的《“介入”與“浸入”——當代公共藝術漫談》,這是四方沙龍今年的第八場講座。

  公共藝術之於公眾的互動效果可以分為“介入”與“浸入”兩類。

  “浸入”在審美上是一種物我無間的“浸泡”。審美主體完全被客體的作品全方位包圍,置入其中,作品的空間外延已經將觀眾裹挾其中。近年以來,公共藝術中的此類作品以聲、光、電、營造場域的形式不斷出現在世界各處。

  

 

  埃利亞松2003年於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實施的作品《氣象計劃》  

 

  楊奇瑞 成都《寬窄九牆》 2013年

  

 

  博伊斯《7000棵橡樹》1982年

  與“浸入”相關的是學術界的“介入性藝術”(engaged Art)的概念,這個“介入性”,是指藝術家介入到特定社會現場,成為連接人際交往、修複斷裂的社會紐帶、激發對話、增進互相認同的藝術綜合體。“介入性藝術”的當代體現往往是一種“劇場性”效果。在“介入性”藝術中,藝術已經更多從自律走向“他律”,從藝術家自我走向社會參與。在這點上,“介入性藝術”與“浸入”性藝術有著實質性的區別,前者強調社會性,後者更多落在現場感上,反映在公共藝術上,價值訴求就有了分野。

   

 

  主讲人顧丞峰先生,現為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百家湖美術館館長。南京藝術學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史博士。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參與當代美術活動,撰寫美術批評。多次策劃大型藝術展覽活動,有多種專著和文章發表。

  出版專著有《感受誘惑、《觀念藝術的中國方式》、《裝置藝術》、《乘著意象的翅膀》、《現代化與百年中國美術》、《西方美術理論》)、《顧丞峰自選集》。主編叢書“中國曆代繪畫大師及流派叢書”、“新媒介藝術”、“坐標叢書”、《八五新潮美術在江蘇》)等。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