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一個有問題的展覽”周末開展

2016-11-22
来源:香港商报网

   從一段潮汕舊影像說起 

  “一個有問題的展覽”周末開展
 
 
  “一個有問題的展覽——從一段潮汕舊影像說起”海報
 
  2016年11月27日,由越眾曆史影像館獨立策劃,孫粹、江渡策展的“一個有問題的展覽——從一段潮汕舊影像說起”將於越眾曆史影像館開幕。
 
  何謂“一個有問題的展覽”
 
  不妨先了解一段潮汕舊影像。一次偶然的機會,越眾曆史影像館在2015年收藏了一段潮汕地區活動舊影像。這段黑白無聲的影像初步推測為私人拍攝,拍攝年代大致在1921-1939年間(暫定)。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這是當下所見的最早的潮汕地區舊活動影像。
 
  2016年,越眾曆史影像館的研究團隊開始就這段潮汕舊影像展開研究。從這段影像中,研究團隊發現了當時的汕頭潮海關大樓、礐石島、潮州湘子橋、牌坊街等標志性的潮汕地區老建築,於街頭巷陌中窺見民國時期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汕頭碼頭上繁忙有序的運輸業,甚至乎一艘疑似航母的軍艦亦隱藏在這段影片當中。
 
  基於這段潮汕舊影像以及過去近一年以來的研究,此次展覽以“一個有問題的展覽——從一段潮汕舊影像說起”為題。
 
  對此,越眾曆史影像館執行館長黃麗平解釋道:“所謂‘有問題的展覽’是一句雙關。一是指研究方向、研究方式和展覽中呈現的‘實驗性’,既為實驗,必有問題、必有漏洞。再則,我們將在展覽中留下交互的伏筆,拋出一些未解決的‘問題’,和可能引起觀眾興趣的曆史知識,邀請觀眾與我們一起探討,以回應在過去幾個月裏先於展覽發起的‘一起策展吧’為主題的公眾互動交流活動。”
 
  她還表示:“這條視頻雖拍攝於潮汕地區,但因我們的擴展研究,超越了潮汕曆史和視頻資料本身,從而不止於潮汕。亦因此,我們更希望引起大眾注意的是:我們對隨機挑選的曆史影像資料所采取的研究解讀方式。”
 
  這裏的一切都是未完成的
 
  此次影像展展出內容包括高清完整版的《潮汕舊影》(暫定名)、圖片600餘張、視頻資料約1個小時、文獻及實物若幹,以及研究團隊於潮州古城收集來的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聲音。這些聲音將於展廳現場循環播放,以期今日之潮汕與影片中約百年前的潮汕展開一場隔空對話。
 
  展覽由七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包括高清完整版的《潮汕舊影》(暫定名),並探討其中攜帶的傳統認知中引以為重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其餘六個部分內容分別以建築(Architecture)、服飾(Clothes &Accessories)、交通(Transportation)、飲食(Cuisine)、人物(Figures)和活動(Activities)為主題展現近一年根據視頻資料發展開來的相關曆史信息。
 
 
  湘子橋,亦稱廣濟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由太守曾汪倡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圖片截取自《潮汕舊影》(暫定名)  版權歸越眾曆史影像館所有。
 
  影片中一開始出現的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建築之一——潮海關辦公樓,俗稱“鍾樓”。整段影片出現的標志性建築,不只是汕頭的潮海關辦公樓、太古貨倉、礐石島上的使館,還有潮州城裏著名的牌坊街、湘子橋等等,甚至有人識別出街景中某處的商號、賭場入口、橋墩上的廣告。建築這一部分將主要呈現影片中出現的這些標志性建築。
 
從影片中一位外國女孩遊泳的鏡頭隱約看到泳衣大腿位置有一個圖標(logo)。
圖片截取自《潮汕舊影》(暫定名),版權歸越眾曆史影像館所有。
 
  在服飾的單元,研究團隊從鏡頭中一閃而過的泳衣商標追溯至“坎坷”的西方泳衣發展史,從中窺見了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此外,他們還發掘到木屐中蘊含的潮汕傳統文化習俗、髓頭盔的由來及其在各國的演變、民國年間的中國警察警服的變遷史等。
 
 
  片中出現在牌坊街的人力車。
圖片來源:截取自《潮汕舊影》(暫定名),版權歸越眾曆史影像館所有。
 
  汕頭作為近代中國重要的開埠城市,交通發達是必要的需求,交通工具的多樣化在影片中可見一斑。輪船、舢板、帆船、快艇、火車、三輪車,甚至航母都在鏡頭中閃現。於交通單元展出的這些元素不但幫助研究團隊推斷了影片大致的拍攝年代,更促使他們想要超越影片的范疇去探討細節中所包含的更多的曆史信息。比如從挖掘三輪車的發展史中窺見近代中國的城市化與商業化進程;又如探究航母為何出現在汕頭港的問題牽扯出一段鮮為人知的廣東海盜禍亂與中英的外交博弈史。
 
  影片中出現的榨糖設備,這在當時來說,很可能是“高科技”。
圖片截取自《潮汕舊影》(暫定名),版權歸越眾曆史影像館所有。
 
  飲食之於人類不僅是延續生命,還有食物消費與身份認同之間的必然聯系。影片中西方人的下午茶和水手們的工作餐體現著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但研究團隊把重點展示給了榨蔗糖,並為其取名為“三牛挽犁立式雙石輥”榨糖法。這種古法生產今天已然消失,影片的記錄成了最珍貴的曆史資料。
 
 
這段影像中出現了大量的人物,生活在底層的挑夫、洋人男女以及他們的仆人等等。
他們是誰?拍攝者又是誰?為什麼拍他們?我們目前尚未得知。
圖片截取自《潮汕舊影》(暫定名),版權歸越眾曆史影像館所有。
 
  人物單元重點定格給影片中一閃而過的芸芸眾生。面對鏡頭,每一個無意識的面孔所流露出的神態,即是個體與時代化合而定格成的瞬間,“曆史”也正是這些定格瞬間的集合體。在同一個時間和地點的曆史節點中,我們既可以看到打著領帶露出燦爛笑容的西方官員,也可以看到赤足趕牛卻同樣露出燦爛笑容的潮汕青年......
 
  影像中的單板劃水。
圖片截取自《潮汕舊影》(暫定名),版權歸越眾曆史影像館所有。
 
  活動這一單元包含了影片中出現的攝影(街拍)、逗寵物、跳水、遊泳、板球、滑水等。滑水,這一在今天看來再普通不過的運動,在影片拍攝之時,應該是最潮最酷炫的吧!研究團隊並未深入探究滑水運動背後的曆史,而是用多個不同年代拍攝的視頻來展示,在過去百年中,滑水器材的變化,從單板到雙板再到挑戰赤腳;牽引動力的變化,從快艇到飛艇再到無人機;拍攝器材的變化,從動力船上手持攝像機拍攝到自拍杆和無人機雙機位拍攝。
 
  關於這段潮汕舊影像仍有許多未知尚待挖掘。拍攝者是誰?拍攝的目的?片中出現的這些人物的身份?服飾單元的女士箱包、套裝可以代表當時的女性時尚嗎?頻繁出鏡的潮汕建築背後是否有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因此這是一次“未完成”的展覽。這些未知,這些問題,有待更多觀眾參與到對這段潮汕舊影像的解讀中,與研究團隊“一起研究、一起策展”。這種研究和策展方式是越眾曆史影像館一次新的嘗試,它是否適用於其他曆史影像?它能否為“沉悶”的史學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它能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其中嗎?研究團隊希望這一新的嘗試可以引起業界的一些思考。它不僅僅是潮汕的在地記憶追索,更是超越潮汕地區的曆史影像研究范例,並因為它的趣味讓更多年輕人對曆史影像研究感興趣,從而加入其中。
 
  為使展覽及所探討的問題在學界引起更多的討論和研究,11月26日(全天)、27日下午,以“曆史影像的敘述與研究”為主題的學術論壇,將通過主題演講和實際案例分享,多層次、多維度地探討影像史的敘述方式與研究方式等相關學術問題。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4月30日。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