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傳統京劇網上眾籌60萬 參演者直言為國粹求關注

2016-11-30
来源:中新社

     

 

  資料圖:10月8日晚,湖北省京劇二團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演出少兒神話京劇《梁子湖傳說》。中新社記者宋吉河攝

  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宋宇晟)11月8日,京劇葉派小生、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常務團長李宏圖參與的一個京劇眾籌項目在網上上線。在12月26日前,他和他的團隊要籌集到60萬元。20天時過去了,這個眾籌項目已籌到超過32萬元。2017年1月,八位京劇名家將聯手郭德綱在北展劇場演出傳統劇目《龍鳳呈祥》。

  對於已經五十多歲、每天早上按時起床練功的李宏圖而言,眾籌的確是個新事物。他告訴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自己此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眾籌,只是知道這是一種年輕人的新玩法。而之所以參與這個項目,李宏圖毫不諱言,就是為京劇“求關注”。

  事實上,李宏圖所在的京劇院團並不缺少演出機會,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作為京劇演員,上電視的機會也很多”。但他也承認,京劇目前的確缺乏“包裝、宣傳、推廣”,“有點不死不活的狀況”。

  在他看來,最能體現京劇式微的就是大多數年輕人不再關注京劇了。近日郭德綱創辦的“麒麟劇社”三慶園暫停演出也被一些媒體認為可以看出京劇目前難以進行市場化嘗試。就連郭德綱也對媒體表示,“不能指著唱戲掙錢”。  

點擊進入下一頁

 

  該京劇眾籌項目截圖。

  負責本次眾籌項目演出事務的李洋暘生於1988年。他的切身經驗恰好能夠證明京劇人的擔憂。他甚至覺得,自己這一代人都不只是“不關注”京劇。“70後、80後其實對傳統文化,尤其是戲曲藝術很抗拒。”他說。

  他分析“可能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受到正向的引導造成的”。“我還有正向的引導,父母會帶著去看戲,知道他們的狀況,也有這樣的血液。但更多的年輕人人從小沒有人帶著他去接觸傳統文化,最多的可能就是在電視上偶爾播到戲曲頻道,一分鍾還沒唱完就換台了。”

  因此,李洋暘希望市場、商業以及年輕人的關注能為這門藝術帶來新的活力。“戲曲的普及一定是要從年輕人入手的。”

  “現在已經有戲曲專業從業人員進入一些學校去教孩子們如何欣賞京劇,甚至教他們唱,教他們身段動作等等,對他們有一個正面的培養,很多小孩其實是有興趣的。”更年輕的一代開始接觸傳統戲曲,這讓李洋暘有了嘗試京劇市場化運作的信心。

  “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這門藝術,就能夠欣賞京劇;有觀眾,這門藝術就滅亡不了。”正是基於這些觀眾對京劇的了解,李洋暘認為,這次“京劇+眾籌”是可以成功的。

  同時,他告訴記者,京劇作為國粹,本身它的藝術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我們這些年對它的關注不夠,推廣力度也不夠。他認為,有人說京劇兼容性不好,但問題並非因為它是傳統文化,而是出在商業——商業的關注點沒有在傳統文化。

  他覺得京劇應該通過新的傳播途徑以及與商業結合,去吸引年輕人的注意。“現在有這么多年輕人喜歡西方的交響樂、歌劇,西方的經典藝術都欣賞得了,我們自己的傳統藝術為什么不去嘗試吸引年輕人呢?”

  李洋暘告訴記者,自己更希望這次京劇眾籌能夠成為“一個文化事件”,而不只是一次商業運作的嘗試。讓更多像他這樣的年輕人通過眾籌有機會接觸到京劇。

  記者注意到,並非職業京劇演員的郭德綱此次也出現在演出陣容中。李洋暘直言,郭德綱肯定“能夠吸引年輕人”。

  參加本次演出的李宏圖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認為,肯定會有一批年輕觀眾會沖著郭德綱來。“但是你觀眾看郭德綱就得看我李宏圖,可能有些了解相聲的觀眾群未必對京劇了解,通過這樣的手段,讓相聲觀眾群走進京劇劇場,成為京劇未來的觀眾。何樂不為呢?”

  而對於京劇與商業、市場的關系,李宏圖說:“我們演的是藝術作品,但是我現在理解更像一個買賣,我們一個產品要賣出去、推出去,那你要想辦法。首先我們不能用偽劣產品,我們有好的藝術作品,是用藝術作品把人請進去劇場,看我們戲、買我們票,我們才有了收入,才能良性循環發展下去。”

  同時,他也願意嘗試新的推廣模式,“我覺得,一些影視界明星的成功,我們都有要借鑒和學習的內容在裏面”。

  “現在我們要把市場開拓起來,要把這門民族文化傳播下去,我覺得這是更重要的。如果沒人去看,沒人買你的票,還談什么高雅藝術呢。”李宏圖說。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