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國土部推進地球深部探測 摸底地下空間開發

2016-12-01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城市發展,正“向下”拓展。 

  近日,地球深部探測研究領導小組及首席專家組成員赴上海、武漢、成都三市調研。
 
  國土資源部科技司副司長高平稱,這次調研是通過座談和實地考察,了解城市地下空間探測、開發利用現狀和發展需求,梳理凝練科技攻關方向,進一步完善地球深部探測重大科技項目實施方案。
 
  據悉,為加快推進“向地球深部戰略”實施,國土資源部正在加緊制定相關課題的國家立項工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全國多地的地方政府出臺文件,對“十三五”期間的城市地下空間開發進行專項規劃。
 
  多地布局地下空間開發
 
  地球深部探測是“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的“三深”探索項目之一,此外還有深海探索和深空探索。
 
  深地探索的目的是在于揭示中國大陸巖石圈結構、活動過程與動力學機制等,可以為能源、礦產資源的發掘提供線索,同時為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提供科學背景和基礎信息。
 
  根據《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深地探測2020年目標是形成至2000米深部礦產資源開采、3000米礦產資源勘探成套技術能力,儲備一批5000米以深資源勘查前沿技術,油氣勘查技術能力擴展到6500-10000米。
 
  而與深地探索同時開展的城市地下空間探索與開發利用,則可以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土地資源匱乏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日趨受重視,多個城市在“十三五”規劃中對此方面進行專項布局。如《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體規劃(2015-2030)》稱,到2020年,南京市城鎮區地下空間總建筑面積將達到5400萬平方米。杭州則表示,2020年爭取市區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面積達到8260萬平方米,其中新增地下空間面積約2500萬平方米。江西省國土資源廳則下發《關于進一步優化住房用地供應及促進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通知》,明確城市(工業園區)地下空間開發將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
 
  國土資源部亦稱,未來5年中,我國將分批在北京、武漢、天津、上海、重慶、廣州、南京等特大城市、30余省會城市和282個地級城市梯次開展地下空間三維調查、城市地下空間利用和全國含水層探測等示范,科學評估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潛力和利用前景。
 
  滬漢蓉三地各有特點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深部探測中心首席專家董樹文教授指出,地下空間利用不僅能夠解決城市發展問題,而且能夠帶動全產業鏈上的經濟發展。而此次調研選擇上海、武漢和成都三城市調研,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代表性。
 
  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胡卸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地質結構上,上海、武漢和成都代表了長江流域的地質結構從沿海到內陸的演進過程。
 
  其中,位于長江下游的上海為飽和軟土地質,其特點是含水量高,土地強度較低,對于地下開發來說,屬于地質較差的土性。
 
  位于長江中游的武漢的地質結構則屬于細沙層,盡管地下水位比較高,但不像上海的地質環境那樣流沙多。
 
  而成都則屬于沙卵層,主要是成都平原沖積遺留物,從地質結構上講,成都在上述三個城市中,最適合開發地下空間,同規模的費用也最低。
 
  就地下空間發展水平觀察,上述三地的地下空間利用,也代表了國內三個不同階段的特點。
 
  其中,上海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面積達到6000萬平米,正考慮開發地下深層空間。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副總工程師張先林稱,上海在地下40至100米的范圍空間內主要是粘土和沙礫,這樣的地質條件相對于中淺層來說更加穩定。
 
  武漢截至2015年末開發利用面積達到2200萬平米,成都則在2013年編制完成地方版的地下空間利用規劃,未來成都將構筑起由6大區域、38個節點組合而成的六三八城市地下空間體系。
 
  胡卸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城市地下空間的探索中,主要注重對三個關鍵指標的分析,即巖土介質、地下水流向和有害氣體分布。
 
  “這三方面的情況將決定一項地下空間開發工程的投資成本。”胡卸文稱,“現在地下空間主要是垂直地面20-30米的距離,民用尚未涉及更深層地下空間。但未來如果繼續向下探索,地應力(存在于地殼中的應力)則值得注意。”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