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比特幣“瘋漲” 平台被曝“刷量”引流

2017-01-09
来源:中国经营报

  戴閏秒

  進入2017年以來,比特幣開始了一輪“瘋漲”。1月1日已重回6900元、1月2日突破7300元,1月3日突破7400元,截至1月4日,比特幣已突破7700元,創造了2014年以來的新高,逼近2013年曆史最高價8000元。

  比特幣“瘋漲”的同時,小平台通過刷量(注:通過各種手段造成虛擬買賣,並無實際成交量)增加交易活躍度的問題也被曝了出來。不過,不少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想要通過刷量為比特幣抬價並不太可能。“如果光刷量就能抬價格,那比特幣就不至於在2014年跌到900元了。”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表示。實際上,刷量的更多作用在於為平台吸引用戶與投資方。

  平台刷量成“行規”

  2016年,全球金融市場經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不乏引發市場動蕩的“黑天鵝事件”。而在金融市場一片震蕩之際,比特幣似乎成為了搶手的避險工具。

  “比特幣這一輪的上漲是因為投資者在世界經濟經曆劇烈政治性變動時尋找避險資產的需求。盡管沒有明顯的刺激信號,但市場的供求關系和區塊鏈等概念的推動,都是導致此輪上漲的原因。”中國比特網CEO李大偉對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1月3日,微軟公司官方宣布計劃在即將發布的Excel2017中為比特幣提供廣泛的支持,將允許用戶在該平台計算、排版和分析比特幣。“比特幣的去中心化、世界流通、無隱藏成本等特性吸引了大企業的眼球,微軟此舉也繼續推動比特幣獲得主流使用。其實央行也在研究區塊鏈,想研發屬於中國的數字貨幣。”一位業內人士稱。

  經過八年的發展,如今的比特幣已經作為一種“避險+增值”的資產被部分投資者追捧。

  “比特幣的價值完全基於市場的需求,不同於法定貨幣,它不受政府監管。在金融和經濟不穩定或對現金嚴格限制時,比特幣可以作為一種優質的投資工具,但需要明確的是比特幣價格波動較大,投資者需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圍內理性投資,做好風險控制。”李大偉稱。

  在比特幣行情見高的同時,一些平台“刷量”的違規操作也被曝了出來。

  “在一些比較小的平台,如果有出價高但搶不到幣的情況,那基本就可以肯定是自己刷量的了。”陳先生對記者表示。陳先生是一名程序員,從比特幣發展之初,便一直關注與購買比特幣。

  在他看來,交易平台刷量是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寫代碼就能搞定,使交易量成本增長不是問題,一般來說,比特幣交易平台刷量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虛報交易量;二是設立賬戶,掛一個程序通過自交易的方式進行對倒,這種對倒表面上形成了交易,實質沒有發生比特幣轉移。三是設立兩個賬戶,通過程序實現兩個賬戶之間的高頻對倒。

  “對平台交易系統有了解的是可以通過一些數據看出來是否在刷量的,作為一些不懂程序的純投資者,比較難辨別。”陳先生稱。

  不過,想要通過刷量為比特幣抬價,不少人對記者表示了“不太可能”。

  “如果光刷量就能抬價格,那比特幣就不至於在2014年跌到900元了。比特幣的市場覆蓋全球,所以比特幣價格並不是想抬價就抬價,完全根據市場需求和時事政策影響。”業內人士表示。

  在李大偉看來,外界對中國交易平台的交易量質疑是不准確的,因為中國市場的特性和零手續費的交易模式,會有大量的API交易(注:即自動交易接入)在交易平台間完成,API交易大大提升了交易量同時帶來了流動性,這並沒有對幣價造成影響。當然,還有一些交易平台自買自賣的刷量行為是中國市場競爭環境造成的,但這些對影響比特幣行情的作用微不足道。

  那么,這些平台為什么要這么做?據了解,刷量只是為了平台本身的虛假繁榮,更多在於吸引投資方和聚攏用戶。目前,交易平台主要有兩大盈利來源,一是提現,二是通過向投資者提供杠杆並收費,而這些都與平台的投資者數量、交易活躍度直接相關。

  區塊鏈擴容存挑戰

  毫無疑問,比特幣將帶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一場技術革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比特幣穩定運行多年背後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於是,區塊鏈作為一種單獨的技術被抽象提取出來,從幕後走向台前。

  區塊鏈是什么?北京大同區塊鏈研究院CTO畢偉曾在公開場合舉了個例子:假設你想給小明轉賬10塊錢,不需再借助第三方可信任機構如銀行、支付寶等,只需在你的電子賬戶裏直接扣去10塊錢,在小明的電子賬戶裏增加10塊錢,這筆交易即可完成。這個過程中,區塊鏈的任務就是將這筆交易的日期、時間、參與人及交易金額記錄、複制、共享給使用該系統的每一位用戶。也就是說,每個人手裏都有一份一模一樣的賬本,而你給小明10塊錢這件事已記錄在了所有用戶的賬本中。

  而且,區塊鏈有“不可篡改”性,一旦你和其他人對賬,系統發現有賬本和大家的不一樣,區塊鏈就會自動將“錯誤”的賬本更正。

  在《“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區塊鏈技術首次被列入其中。該規劃中提到,“十三五”時期,全球信息化發展面臨的環境、條件和內涵正發生深刻變化。同時,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已經上升到了國家級,而它與金融的結合也充滿了想象力,這使得不少機構紛紛布局區塊鏈。

  比如,國內較早從事區塊鏈投資的萬向控股與分布式資本宣布斥資1.5億元投資區塊鏈初創企業钜真金融。民生銀行2016年下旬也宣稱,已正式加入R3區塊鏈聯盟。

  不過,區塊鏈還面臨著容量和可擴展性等一系列技術方面的挑戰,而比特幣作為全球首個區塊鏈,在2017年也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區塊大小和擴容問題。

  “目前,比特幣社區關於區塊擴容的爭論焦點集中在兩個方案:Bitcoin Core和Bitcoin Unlimited。Core的方案是部署隔離驗證,Unlimited的觀點是由市場調節區塊大小,通過硬分叉實現。這場爭論依然在進行,尚未有定論。2017年,擴容問題將持續是關注焦點。無論哪一個方案成功實施,將會比特幣造成重大的影響。”李大偉稱。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