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對外投資熱度降低,今年定調“理性”、“真實”

2017-01-18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過去兩年,中企到歐美“買買買”熱火朝天的場面,終于在2016年末遭遇“高空寒流”。商務部16日晚間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中國對外投資金額驟降近40%,與1~11月同比超過50%狀況,呈現“冰火兩重天”的狀態。

  在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數位專家看來,中國內部基于國際收支方面考量,資本項目巨額逆差背景下,金融風險加大,主動收緊政策才是最重要因素。

  此外,隨著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外匯儲備規模下滑,中國監管機構開始逐步收緊審批,以及2016年一些大規模并購也正面臨著后續政策不確定風險等,中國對外投資一時降溫。

  再加上外部環境,國際局勢此時也在發生著改變。對華不斷放出鷹派言論的特朗普,幾日后將正式就職,歐盟多國也面臨新一輪選舉,但是否會全面走向孤立主義,尚待觀察。

  聯合國貿發組織投資司官員梁國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中國企業在2017年的對外投資,尤其是在歐美市場的并購,將會出現一個較為明顯的回落。

  2017年海外并購或將回落

  2017年以來,伴隨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外匯儲備規模也在不斷下滑,中國監管機構開始逐步收緊審批,控制資本外流,為2016年開始一路火爆的中國對外投資降降溫。

  “2016年的(對外投資)增速確實太高了,我估計2017年不僅會回落,而且是大幅度回落。”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執行院長屠新泉說。

  根據商務部剛出爐的數據,2016年12月當月對外直接投資558.6億元人民幣(84.1億美元),同比下降39.4%;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6年的前11個月,我國對外投資累計投資金額10696.3億元人民幣(1617億美元),同比增長55.3%。

  這其中,并購的地位和作用引人關注。根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全年,我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并購項目742起,實際交易金額1072億美元,涉及73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行業大類。對比2016年全年中國對外投資金額(1701.1億美元),并購占比超過60%。

  市場咨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對美國投資較2015年增加了兩倍,達到456億美元。這也使得2000年以來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達1090億美元。

  據榮鼎統計,2015年和2014年中國對美投資規模分別為150億美元和119億美元。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對美投資總額是五年前的10倍。從投資形式來看,2016年中國企業在美并購仍是主要投資形式,當年已完成并購交易總額約為440億美元。

  除了國內政策收緊因素外,2016年的一些大規模并購也正面臨后續政策不確定的風險。

  2016年2月3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宣布,愿以約4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士農業化學和種子公司先正達。在此次收購之前,官方統計的中國公司海外并購單筆最大收購規模還沒超過百億美元,但該筆交易還未結束,需等待歐美反壟斷機構的審核批準。

  2016年10月,歐盟委員會對此項交易展開了深度反壟斷調查。最新進展是,此并購的反壟斷審批期限將被延長10天至2017年4月12日

  梁國勇對第一財經記者稱,2017年,中企并購會管控較嚴。由于并購對象主要在歐美,這將導致對歐美投資規模的減小;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導致綠地投資的正面增長,可能對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會提高。這其中,一帶一路可能是重要的原因。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我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累計投資185.5億美元,入區企業1082家,總產值506.9億美元

  外匯總額控制成監管關鍵

  對于那些有意走出去投資的企業而言,監管威懾力最大的部分是外匯兌換。

  去12月初,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匯局四部門連續發布通告,監管層已密切關注到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

  事實上,中國企業具相當規模的海外投資,一般需要經過上述四部門的三道門檻:備案與核準、項目可行性(俗稱路條)、銀行換匯額度,但項目最后是否能夠出海的核心,都落在能否獲批相應的外匯額度上。

  數名服務企業做跨境投資的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今年四五月份開始,每個月都有一定的外匯兌換額度約束,這是不成文的規定。這種窗口指導的額度意見,也在一些銀行等金融機構一線人士的口中得到證實。

  窗口額度控制并非透明可預期。各地外匯額度不一樣,若遇到外匯額度緊張情況,則會拉長審批時間,有的甚至可能不批。據其中一位人士透露,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匯額度只能參照周圍其它項目,沒有書面的線。“像低于一億人民幣,金額較小,稍易通過一些;而超過兩億美元,屬于金額較大,很難通過。”

  從已有經驗來看,金融企業的境外投資,直接由主管部門批準就可以;若是非金融類企業的境外投資,則需要通過發改委和商務部的系統核準或備案,這些流程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分開進行,其中發改委注重項目的宏觀管理,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宏觀調控,商務部的投資證書,主要是考慮統計中國資本對外投資的數額、行業等。

  在一般情況下,企業要從商務部門拿到投資證書后,才能到外匯局進行購匯。其他一些特殊情況,可能會涉及到反壟斷領域的經營者集中申報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前者由商務部管,后者由證監會負責。

  “在之前的實踐中,外管局只認商務部的投資證書。不過現在外匯收緊,發改和商務都需要了,這樣一來,現在很多客戶的資金出境都遇到了問題。”上述一位律師說。

  那些一線的申報人員,已經感受到審批的傾向。其中一位人士稱,相比國企對外投資項目,之前占據“走出去”相當大比例的金融機構(包括險資和基金),步伐在放緩。

  榮鼎的報告也顯示,2016年金融投資在中國對美投資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受財務收益驅動的交易在2016年總投資中占到30%,2015年這一比例在50%以上。戰略性投資在2016年再次成為主要驅動因素。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司長周柳軍上月27日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下一步計劃是推進立法,從國家層面推進制度設計。接下來將推動出臺《境外投資條例》,研究制定加強境外投資管理政策,做好真實性審查。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