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10

私隱信息 盜賣成風

2017-02-20
来源:香港商报

   

  過去數年間,內地的電子化交易業務增長幅度相當驚人,但相關管理法規和重視執行力度卻是遠遠追不上發展的步伐,導致問題叢生。當中特別是電子交易中涉及的個人私隱信息的保護,是近乎中門大開。
 
  電訊詐騙集團猖獗
 
  就以酒店住客和休镕中心客人過夜登記資料為例子,按規定要保密,只能給予當地相關公安機關主管人員或單位查閱;但事實是資料隨便給人查詢和拷貝,更甚者是被公開叫賣套利,年前發生內地大學生的取錄資料被盜賣給予電訊詐騙集團,搞出學生學費被騙走而自殺事件,一度引起社會關注,但政府卻未見有特別重視行動去防止類似事件。在這種缺乏積極態度的保密管理環境下,個人銀行資金戶口、證券交易戶口,甚至產權資料信息都是處於高危態況,自然會引致層出不窮的騙案經常發生,但受害客戶狀告銀行官司的勝訴率卻是近乎零。香港市民在內地置業、投資,或當用到身份證明文件時,緊記時刻要保持警覺意識。當身份資料和銀行資料一旦不幸落在罪犯手上,配上高新科技,隨時可以多做一個「你」去處理你的戶口資產。純傳聞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