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以長遠措施應對派糖期望

2017-02-2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余偉錦

  還富於民、與民同樂,是重要的施政原則。政府盈餘超出預期而向弱勢社群「派糖」是無可厚非的。因此新任財政司司長亦如前任一樣,給予市民多項短期優惠,包括向有需要人士多發一個月的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增加傷殘受養人免稅額;增加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及延長居所貸款利息扣除年期。

  然而,持續性提供「派糖」優惠會制造出一個長遠施政與短期施政的不健康混合體,即政府既要作出長達十多年的資源承擔,但其施政的着眼點卻是不多於一年。這種政策混合體不單有可能引致資源錯配,亦會令市民對政府的期望變得不穩定。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政府應考慮一些優良的方法,處理盈餘。

  第一,可參考關愛基金的做法,把盈餘轉至沒有經常獲得政府照顧的人士,如向N無人士發放一次過的使用牙科服務和家居維修服務津貼。

  第二,增加短期派糖措施的長遠效果,如向低薪人士的強積金戶口注資和增加醫療券的津貼額。同時,政府亦應放寬醫療券的使用限期。

  第三,可如以往一樣,將部分盈餘撥歸成立資助與長遠民生相關項目(如醫療融資和大學生貸款計劃)的改革預備金。

  第四,將部分盈餘用作資助先導計劃,如補貼不受最低工資保障的殘疾工友和透過稅務優惠,設立殘疾人士工作配額的制度。

  當然,與此同時,政府應檢討常設性處理窮人需要的制度的利弊,如社會保障措施和公屋租金政策等。現時,不論是給予長者的綜援標準金額(3425元)、優化的長者生活津貼(3425元)或是長者生活津貼(2495元),皆低於2015年所定下的貧窮線(3500元)。而自可加可減機制建立后,每次租金檢討的結果都是加租。這些長遠的濟貧政策所帶來的詬病,有可能蓋過短期性惠民措施的良好結果,影響窮人對施政的觀感。

  盈餘持續出現,市民對「派糖」的期望不斷增加,已成了財政預算生態環境的重要部分。在有充足的盈餘之下,給予有需要人士額外350億的財政援助,而這些援助又是惠及不同階層,這是應該受到歡迎的做法。然而,在支持政府做法的同時,我們亦要探討這350億的使用,如何協助5年或10年后的香港發展?因此,無論誰是下任財政司司長,均要提出長遠措施,對盈餘不斷出現的局面作有效回應。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