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港大重塑羽毛恐龍真身

2017-03-0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何加祺報道:香港大學學者利用新技術「激光誘導螢光技術」,首次根據恐龍的軟組織影像,準確重塑「羽毛恐龍」的身體輪廓,為研究鳥類的起源提供了新資訊。研究團隊利用新技術,檢視逾200件近鳥龍的標本,以高強度紫色激光在黑房掃描化石,刺激一些保留在岩石基質的皮膚原子,讓骨頭周圍、肉眼看不見的軟組織「在黑暗中發出螢光」。由於新技術所得的資料,肯定了帶羽毛恐龍之外貌,可幫助了解鳥類祖先的身體原理。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文嘉棋博士聯同合作夥伴,由3年前開始以新技術「激光誘導螢光技術」,利用紫色激光在黑房中掃描化石,刺激一些保留在岩石基質的皮膚原子,讓骨頭周圍、肉眼看不見的軟組織「在黑暗中發出螢光」,以揭示恐龍真正的外形。

  選近鳥龍因肯定性較高

  他昨早在記者會上指出,與研究夥伴檢視了超過200件近鳥龍的標本,是一種帶羽毛、類似鳥類的恐龍,並挑選出其中保存了特別組織的十多件,定量重建的結果。而結果顯示了該恐龍身體的各部分輪廓,包括翅膀、腿部,甚至眼部上保存完好的鱗片,為研究鳥類的起源提供了新資訊。

  文嘉棋又指,選用近鳥龍是因這恐龍有大量軟組織標本可供考究,肯定性相對較高,亦是現存最古老的似鳥物種,距離現今約有1.6億年,生存於侏羅紀晚期,與古生物學家認為鳥類首次出現的時間接近,故現時學術界正爭論其到底屬於恐龍還是鳥類。

  有助揭示恐龍飛行秘密

  他說,經過研究後,分別塑造出近鳥龍前爪、尾部及腿部等形狀,證明該物種的體形以及羽毛生長情況,亦發現近鳥龍的翅膀形狀和現代鳥類在各方面都很相似,但保留了一些看似原始的特徵,如羽毛是較平均地分布,而不是一行行地排列,藉此研究恐龍演化歷程。

  文嘉棋表示,由於連細微的部分也能夠很好地發光,故微細至皮膚的紋理也可看得清楚,而這些新發現為重新建構恐龍如何嘗試飛行以至最後達至有飛行能力,均提供重要線索。他說,除帶羽毛恐龍化石,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描述魚類、植物等。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