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7

香港大數據:現在幾多港女嫁內地?港人月薪真的這么低?去年流入新移民有多少?……

2017-03-06
来源:香港下午茶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香港究竟有多少人?人口構成狀況如何?港人婚姻狀況怎樣?港人經濟狀況如何?香港人口流動情況怎樣?諸如此類的關于香港的最新數據,有數字、有真相,有意思、不枯燥!

  據港府統計處消息,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以“居住人口”定義編制的香港人口,于2016年6月底的數字為7,336,585人,其中7,116,829人為常住居民,219,756人為流動居民。下面,一大把的數據,總有一款對你有用!

  香港人口加速老化

  根據最新人口數字,香港人口正在持續老化,步伐近年開始加快。港府統計處處長鄧偉江說:“人口老化近年加速,主要原因是戰后嬰兒潮出生的人陸續踏入老年。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整體人口的比例,由2006年的12%上升至2016年的16%。這10年間的升幅與之前20年的升幅相近(由1986年的8%上升至2006年的12%)。”

  目前,香港人口年齡中位數已經由2006年的39.6歲上升至2016年的43.4歲,反映人口老化的趨勢。

  港女北嫁成新趨勢

  據最新數字,撇除外籍家庭傭工,香港人口的性別比率(即相對每千名女性的男性數目)由2006年的961,下跌至2016年的925,不同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有差異。2016年,25歲以下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高于1000水平,即男多于女;而25歲及以上的年齡組別,性別比率則低于1000。

  至于婚姻狀況,香港20至49歲人口中,從未結婚的比例在過去10年間有所上升。在30至39歲的人士中,男性從未結婚的比例維持平穩,在2006年及2016年均為39%;而女性的相應比例則見上升,由2006年的27%上升至2016年的30%。

  另一方面,在40至49歲的人士中,男性從未結婚的比例由2006年的14%顯著上升至2016年的18%;而女性相應的升幅則較小,由14%上升至16%。

  跨境婚姻方面,近年港女北嫁內地郎成為新趨勢。鄧偉江指,以往多為港男娶內地女,而現時變為港女嫁內地夫,30年前每20對跨境婚姻夫婦中,只有1名香港女性,上升至10年前每5對夫婦已有1名香港女性,2016年再提升至每3對夫婦就有1名香港女性,顯示近年兩地交往頻繁,增加兩地男女互相認識的機會。

  廣東話在家最常用

  據統計,在香港人口構成中,約92%為華人。香港非華人當中,則以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居多,分別占總人口的2.5%和2.1%。

  在香港,粵語(廣州話/香港話)是在家中最常用的語言,約89%的5歲及以上人口在家中以粵語交談,另外有6%報稱能說粵語。在2016年,約4%的5歲及以上人口以英語為在家中常用的語言,較2006年的3%略高。此外,尚有49%報稱能說英語,高于2006年的42%。至于能說漢語普通話的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則由2006年的40%增加至2016年的49%。

  同時,香港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曾接受中學或以上教育的1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由2006年的75%增加至2016年的80%。而曾修讀學位課程的相應比例,由2006年的15%上升至2016年的22%。

  港平均月薪萬五蚊

  香港工作人口由2006年的337萬人增加至2016年的376萬人。2016年,香港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為港幣15000元,較十年前增加了50%。

  工作人口中,約38%任職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人員及輔助專業人員,較2006年的33%有所增加。其中,以輔助專業人員的升幅最為明顯,由2006年的16%增加至2016年的20%。相反,從事工藝及有關人員的比例,則由2006年的9%下降至2016年的6%。

  在香港,“進出口、批發及零售業”是最大的經濟行業,從業員人數占工作人口的約19%。其次為“公共行政、教育、人類醫療保健及社工活動”,從業員人數占工作人口約15%。

  一二人戶占三分一

  過去10年間,香港家庭住戶數目由223萬個增加至251萬個,增幅為13%。隨著住戶結構的改變,平均每戶人數在同期由3.0人下降至2.8人,以致家庭住戶數目的增長比人口增長快。

  10年間,由夫婦及未婚子女所組成的住戶比例明顯下跌,由2006年的41%下跌至2016年的37%。而隨著人口老化和獨身趨勢更為普遍,一人住戶的比例由2006年的17%上升至2016年的18%。另外,由于生育率偏低,只由夫婦組成的二人住戶比例,亦由2006年的14%上升至2016年的15%。

  香港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港幣25000元,較10年前上升了45%。

  私宅月租十年倍增

  香港有390萬人居于私人永久性房屋(私宅),居于公營租住房屋(公屋)的有213萬人,而居于資助自置居所單位(居屋)的則有116萬人。在122萬個擁有自置居所的家庭住戶中,約三分之二沒有按揭供款或需要支付借貸還款。需要支付按揭供款或借貸還款的住戶每月付款中位數為9500元,而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與收入比率中位數為18%。當中,居于自置私人永久性房屋的住戶每月付款的中位數及相對收入比率的中位數分別為10500元及19%。

  香港租戶月租中位數為2180元,租金開支處于較低水平的原因是有大部分租戶是在公營租住房屋內居住。至于租住私人住宅單位的住戶,其月租中位數為10000元,較10年前增加近一倍,而租金相對收入比率的中位數為31%,高于10年前的25%。

  新界人口增加顯著

  10年來,香港人口分布持續變動。2016年,人口最多的3個區(按區議會分區)分別是沙田區、觀塘區和元朗區,而人口最少的是離島區。過去10年,人口增長最高的分區是油尖旺區和九龍城區。同時,隨著新市鎮的發展,新界很多地區如元朗區、離島區和西貢區,在過去10年均錄得顯著的人口增幅。另外,中西區和屯門區的人口則有所減少。

  在所有區議會分區中,以15歲以下年輕人占區內人口的比例而論,最高者為北區,其次為元朗區和深水埗區。以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而論,最高者則為黃大仙區,其次為觀塘區和葵青區。

  去年新移民知多少

  2015年之前的10年,香港從沒有用盡內地單程證配額。而2016年,內地新移民數據卻爆棚了!數據顯示,2016年,共有57400名內地新移民前來香港,較2015年的38338人爆增50%,創下16年來的新高。

  據了解,在目前每日單程證(回鄉證)配額維持150人不變情況下,2016年來港的內地新移民激增,可能是因單程證持有人可于批證后的3個月內抵港,而部分持證人又集中于某些時段抵達,所以出現配額用爆的錯覺。

  單程證由內地審批簽發,自1982年起實施配額制,由最初每天75個逐漸增至現在每天150個。以一年365日計算,每年總計最多54750名內地新多民到香港。不過,根據港府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顯示,有高達57400個單程證持有人赴香港定居,即使去年有366日,平均每日到香港的內地新移民多達156.8人,亦高于每日配額上限。

  據了解,單程證配額并未改變,單程證持有人在獲批證件后3個月內抵達香港即可,故可能出現部分持證人集中于某些時段抵港的情況。翻查入境事務處與民政事務總署就新來港人士的定期調查顯示,以往也曾出現單程證持有人抵港人數高于配額總數情況,如1996年的61179人、1998年的56039人、2000年的57530人以及2005年有55106人。惟2005年后,香港連續10年未出現單程證持有人抵港人數高于配額總數的情況,2015年時低至只有38338人,但2016年又暴增至57400人,創下16年來新高。

  睇多D

  數字睇香港:200萬人跨區做嘢

  在是次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字中,不乏年輕人關心議題,如過百萬新界居民跨區工作,逾116萬人每日乘搭鐵路上班。

  1、剩男剩女比例均有上升

  香港“剩男剩女多”不是新聞,40歲或以上未婚者持續增加才是新聞。根據統計處最新數字,香港40至44歲從未結婚男性,由2006年占18.2%,上升至去年20.4%。女性方面,40至44歲從未結婚者由2006年占15.6%,上升至16.6%。

  2、懂普通話者升至近五成

  根據統計處最新數字,廣州話仍為香港最多人懂得的語言,比例則由2006年的96.5%,下降至去年94.6%;至于普通話,懂普通話者由2006年占40.2%,上升至去年占48.6%。另外,懂英語比例亦有上升,由2006年占44.7%,上升至去年占53.2%。

  3、100萬“新界牛”跨區工作

  新界居民日常往返港島及九龍路程偏遠,而被戲稱“新界牛”。根據中期人口統計結果,新界新市鎮工作人口中,共有108萬人跨區工作,當中40萬人在九龍工作,逾26萬人到港島工作。至于跨區工作的九龍市民約有逾66萬,港島居民則有約34萬人。

  4、全港116萬人乘鐵路上班

  以全港工作人口計算,有逾116萬人乘搭鐵路上班,占全部工作人口40.7%。在116萬乘搭鐵路上班的人當中,有近39萬人為新界人。至于第二多人乘搭上班的交通工具為巴士,約有逾78萬人乘搭。

  5、新市鎮20萬學生跨區上學

  2016中期人口統計中,有計算各區學前教育、小學、中學及專上教育院校就讀全日制課程學生,需跨區上課的人數。按上課地點劃分,居于香港島的學生中,有約8萬人需跨區就讀;九龍區則有近15萬學生跨區上學。至于新界新市鎮則有最多學生需跨區就讀,約有20萬學生跨區上學,占新市鎮總學生人口達四成(39.3%)。

  6、每日27萬學生乘鐵路上學

  不論在區內或跨區上課,不少學生哥均需依賴交通工具。根據中期人口統計數字,全港共有約30萬學生步行上學,但亦有逾27萬學生乘鐵路上學,占全港學生人數四分之一。除鐵路外,亦有近19萬學生每日乘坐巴士上學,占所有學生17.2%。

  7、十年內大學生數目近倍

  有人說香港近年“學歷通漲”,高學歷畢業生愈來愈多。按最新數據,2006年有逾74萬人已完成學位課程,至2016年完成學位課程者已有逾131萬。而副學位畢業生亦有增加,由2006年的逾17萬人升至2016年逾24萬人。

  8、商科仍為大熱學科

  由2006年至2016年間,曾就讀專上教育人口中,最多人就讀商科課程,由2006年約44萬人,上升至去年約70萬人,但所占百分比則無大改變,徘徊在32.3%至32.7%。

  香港多有“文科好無謂”之說,但“文學及社會科學”卻是第二多人修讀的科目。根據2016年數字,有近37萬人修讀“文學及社會科學”專上教育課程;排名第三至五的科目為“機械、電機、電子及輪機工程”、“建筑及營造工程”及“電腦課程”;至于純科學則排名第六。

  睇歷史

  十年一普查 十年一統計

  自1961年起,香港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并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進行一次中期人口統計。由此,香港曾在1961年、1971年、1981年、1991年、2001年及2011年進行人口普查,并在1966年、1976年、1986年、1996年、2006年及2016年進行中期人口統計。

  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于去年6月30日至8月2日進行,隨機抽選全港約十分之一的住戶接受訪問。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