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二孩、大病医保、家庭医生……六大关键词读懂卫计委记者会

2017-03-11
来源:南方+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1日10时45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就“‘十三五’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可以说是人们最关注的“两会”话题之一,小编为你梳理了六大关键词,让你轻松读懂这场记者会。  

记者会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记者会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关键词:医联体

  Q:什么是“医联体”?目前“医联体”的试点形式有哪些?

  A:城市、县域、专科和边远地区各有相应的医联体形式。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们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医联体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把我们现在相对比较固定的格局纵横上下联通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布局。

  在基层的探索实践中,大体上有这样几种形式:

  第一,城市的医联体,有的是紧密型,有的相对松散。主要是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形成一个医联体。

  第二,在县域的范围内,现在比较好的一种形式叫做“医共体”。把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和医共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把县、乡、村连起来。

  第三,作为专科就搞专科的联盟。专科联盟往往是跨区域的,比如说有一些眼科、儿科、妇产科这样的专科联盟。

  第四,针对边远地区,我们开展远程医疗,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关键词:药品加成

  Q: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在我国整个医改的版图中处在怎样的位置?

  A:取消“以药补医”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

  改革前,公立医院是通过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贴这三个补助渠道。改革后,我们就取消了药品加成,变成了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破除“以药补医”,既涉及了深刻的利益调整,改的是体制机制,又涉及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所以,我们说取消“以药补医”这个机制,是我们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

  2016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公立医院的药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40%。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关键词:二孩

  Q:哪些因素影响群众生育二孩意愿?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生育率总体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A:妇女职业发展是首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妇女的职业发展,母亲生完孩子以后的再就业和求职方面的问题。

  第二,婴幼儿抚育面临困难,托幼特别是三岁以下小孩的托幼资源比较缺乏,多数家庭主要靠祖辈抚育第三代。

  第三,经济上的压力。

  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住院分娩的婴儿活产数是1846万。实际生育的小孩数量大于这个数字,因为住院分娩率达到了99%。去年的总和生育率达到1.7%,而新世纪以来,总和生育率一直在1.5-1.6之间徘徊。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关键词:人口

  Q:中国缺人口数量吗?

  A:未来一百年都不会缺人口数量。

  中国的人口问题不缺数量,不光是现在不缺,未来几十年,未来一百年都不会缺人口数量。到2030年峰值时期,我们有14.5亿左右,到2050年还有14亿左右的人口,到本世纪末还有11亿以上的人口。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人口的素质。

  再跟大家介绍一下人口结构。2015年,按照国际口径15-64岁的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3%,数量是10.03亿,到2020年还有9.85亿,到2030年还有9.52亿,到了2050年还有8亿多。现在,美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66%,欧洲是67%,日本是61%。

  关键词:大病医保

  Q:大病保险是否能真正的保得了大病?

  A:大病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0%。

  去年,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10亿多城乡居民,可以说是应保尽保,当年累计赔付资金已经超过300亿元。大病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的比例,全国平均是70%左右,有的省更高一些,像青海等地达到了80%,受益的人群大概是1010万人次。

  关键词:家庭医生

  Q:什么时候老百姓都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A:到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力争扩大到全人群。

  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扩大到85%以上的城市,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力争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