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可抵御50年一遇暴雨 跑馬地蓄洪池提早落成

2017-03-17
来源:香港商報

唐嘉鴻表示,跑馬地蓄水池提早一年完工。

跑馬地地下蓄洪池內貌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潘仲男報道:渠務署於跑馬地地下的第二期蓄洪池提早一年完工,將於月內啟用,整個蓄洪池容量提升至6萬立方米,相當於24個標準泳池,料足以抵御50年一遇的大暴雨,減少銅鑼灣、灣仔及跑馬地區出現水浸的風險。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主持啟用典禮時表示,計劃在工程團隊的努力下,共節省近6000萬元的工程費用,相當於工程最終目標價格的5%,成績令人鼓舞。

  全港水浸黑點減至7個

  渠務署署長唐嘉鴻昨日在年度傳媒簡布會指出,受氣候變化影響,去年本港全年雨量約3027毫米,較氣候正常值2399毫米多約26%。未來會持續審視本港的防洪措拖,如進行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檢討研究,評估各區水浸風險,并會規劃及落實改善措施。截至年初,渠務署再成功剔除1個位於南區黃竹坑道與南朗山道交界的水浸黑點,全港水浸黑點減至7個。

  跑馬地地下蓄洪池計劃是本港第3個蓄洪計劃(另外2個位於大坑東及上環),主要建設於跑馬地游樂場地下。計劃始於2012年3月,耗資10.7億元,第一期於2015年3月啟用,第二期目前亦已完工,容量分別為3.6萬立方米及2.4萬立方米。

  渠務署總工程師簡漢成說,蓄洪池可於暴雨時暫存上游集水區的部分雨水,減輕下游排水系統的負荷蓄,能提升銅鑼灣、灣仔及跑馬地區的防洪水平。而首次采用了智能水閘,可實時監控上下游的水位,因應雨勢調整排水速度,提升設施效率,相信足以抵御50年一遇的暴雨。

  提早1年完成節省6000萬元

  簡漢成又透露,因應施工后的地底情況,曾就設計作出改動及優化,加上與承建商是透過目標價格模式訂立合約,節省成本會與承建商各分一半,承建商一遇上施工困難便會盡快提出解決建議,較原定早了一年完成,政府及承建商各省約3000萬元,合共6000萬元。

  唐嘉鴻另透露,署方未來仍會繼續研究是否有地方適合作蓄洪池,以應對暴雨水浸的問題,如安達臣道石礦場適合發展蓄洪湖泊,可集休憩、蓄洪兩項功能。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