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碎片時代的全球化

2017-03-27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流深

  林鄭月娥高票當選下屆香港特首,消息傳遍大江南北。即使看不了電視直播,各種各樣的直播渠道也基本能讓讀者了解整個選舉的全過程,互聯網實現了全球無差別的同步傳達。可以說,只要你想知道,世界上發生著的任何大事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遞到你的手機屏幕前。但越是清晰的體驗過這種「無時差」的全球化生活,越是會不時產生荒誕的感覺。

  比如說,最近在全球網絡上大火的重慶輕軌李子壩站,就因為其極富特色的「穿樓而過」設計而被外媒驚呼為「東方的神秘力量」,進而又因「震驚外媒」而在國內出口轉內銷了一把。再比如,香港樓頂上曬滿魚翅的系列照片在網絡瘋傳,引發很多網友的震驚和痛斥。但事實卻是,這組照片拍攝并發表於2013年。這短短四年間——2013年,內地禁止「三公」消費魚翅等高檔食品后,魚翅消費量已經大降7成,「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等環保理念越發深入人心;在港府和航運公司拒絕魚翅貿易的指引下,香港也從當年的「魚翅之都」變成今日環保團體活躍的「護鯊之都」。我們以為自己看到了全世界的完整圖景,其實,我們一只眼看著現在,一只眼還在看著過去。在碎片化的時代里,全球化的也都碎片。

  信息不對稱易助長對抗

  或許有人覺得,上述例子都是「小事」,我們只要真正了解那些影響我們生活的「大事」就可以了。但事實上,沒有「小事」的背景,恐怕很難理解為何會有相應的「大事」發生。就像秉持民粹主義的特朗普上台,卻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生活點滴,讓曾經開放的美國人變成了擁抱孤立的憤怒者。缺乏全景和深度的認識,常令我們訴諸於對抗與負面。更深一步來說,在變化迅速的世界當中,本就是不同國家和文明之間的信息,更加會造成信息上的不對稱、偏差、錯位甚至不能理解,成為世界產生種種對抗的根源。

  如果不具時效性的魚翅照片,對香港形成負面印象,甚至據此指責香港乃至全體國人的環保努力,那才是真正的可悲可叹。美國人弗里曼曾經樂觀地宣傳「世界是平的」,包括網絡、科技、全球合作等動力將把世界上的壁壘抹平。但是,當我們拿著數年前的故事和照片頻頻「震驚」的時候,我們更應當意識到這種「全球化」的片面:全球化將地球人的工作、資本、機遇聯繫在了一起,卻并沒有將人類的情感、文化、認知和精神聯繫在一起。近些年全球民粹主義崛起,反全球化成為浪潮,民族主義情緒不斷高漲,這種片面和無效的理解溝通也無疑是原因之一。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更應學會如何更全面地看看這個世界。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