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鄧桂思蘇醒微睜眼令人鼓舞

2017-04-18
来源:香港商報

  

盧寵茂指鄧桂思已有少許反應及蘇醒迹象。記者 蔡啟文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潘仲男報道:獲捐肝續命的43歲急性肝衰竭婦人鄧桂思,於昨日凌晨完成第二次手術後已被送回深切治療部。家人昨晚往探望後向傳媒表示,鄧已可微張開眼睛,情況令人鼓舞。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肝臟移植科主任盧寵茂昨午探病後表示,鄧的眼簾曾有反應,認為是進步,其情況穩定,但未脫離危險期,且仍要用呼吸機協助呼吸和洗腎。

  盧寵茂指數據上有進步

  在本月14日接受活肝移植手術的鄧桂思,在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她再於本月16日下午約4時再被送到手術室,至昨日凌晨1時多才被送回深切治療部病房。盧寵茂昨午4時多到深切治療部病房觀察病人情況,他表示基於病人私隱,不便透露細節,但指鄧桂思在再接受手術後,眼簾曾有反應,並謂有反應一定較沒有反應好,在數據上是有進步。惟實際仍有待觀察,如肝臟發揮功能的情況,她現時情況穩定,但尚未脫離危險期,仍要呼吸機輔助呼吸,亦需要繼續洗腎。

  另外,盧寵茂昨早在一電台節目表示,鄧桂思一條血管分支有問題,已進行手術處理,希望肝臟可盡快發揮功能,他指活肝移植手術複雜,牽涉多條血管接駁及膽管接駁,現時約有兩成病人在第一次手術後,需要再做另一次手術處理問題,原因包括接駁駁口不暢順或發生感染等,而最極端的個案可能需要進行再移植。

  在捐肝者鄭凱甄出現前,社會曾就鄧桂思女兒Michelle是否適合捐贈肝臟予媽媽出現爭議,因Michelle還有約3個月才達法定捐贈器官年齡18歲。盧寵茂認為,活體捐贈者會有手術後需接受治療,或再做手術的風險,捐贈者需絕對明白風險,包括手術後帶來的損傷,及對未來一生的影響,亦會留有永久性的大疤痕,質疑未成年的中學生,及其人生經歷能否真正考慮這些風險。

  捐肝鄭凱甄能下床步行

  盧寵茂續稱,捐肝者鄭凱甄很偉大,救了鄧桂思及Michelle,讓Michelle不用承受風險及社會壓力;亦救了肝臟移植團隊,不用面對醫學道德及受公眾指責的矛盾,此外也救了整個香港社會,因為文明社會不應將壓力放在未成年人士身上。

  鄧桂思的丈夫胡先生及家人昨午約12時到病房探病,他多謝記者的關心,但未有回答記者提問及透露太太病情。其後他於醫院逗留歇息,等到晚上探病時間再探望太太。另外,鄭凱甄仍然在肝臟移植中心的病房留醫,目前情況穩定,其父稱她康復進度理想,昨日已經能夠下床步行。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