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2

信息量好大!朝鲜驻港总领事接受凤凰专访向世界发出关键信号!

2017-04-23
来源:财经会议资讯

  张成铁:核武器覆水难收 我们忍不了

你对美国新政府有什么期待?像我之前说的一样,他们至少和奥巴马政府还是有点不同的。

  张成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香港总领事):要和奥巴马政府不同,首先他们要有清醒的头脑。他们必须看到现实,认清我们国家的现状。我们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确有核武器,我们要停止战争,我们还在打仗。

  邱震海:你们想签订一个和平条约?

  张成铁:是啊,为什么不呢?这种极端的不信任和敌对必须结束。

  邱震海:是啊。但是要和美国、韩国、中国、朝鲜这四方一起,我想需要所有方面的参与,还包括联合国。

  张成铁:事实上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议程,议程非常重要。你想用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但是你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内部议程。不能说召开会谈,就简单粗暴地讨论,要你们放弃核武器,事情不是这样的。

  邱震海:是啊,但是核武器是一个拦路虎,是达成和平条约的拦路虎。

  张成铁:核武器这事已经完成了,换句话说已经覆水难收了。我们已经有了,你们收不回去了。奥巴马政府执政时期说过未来他想创造一个无核的世界。等无核的世界来了,我们为什么不放弃核武器呢?但只要美国还在用核武器威胁我们,只要美国和韩国还在进行核战争演习,威胁我们存在的权利,我们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

  邱震海:我觉得美国没有用核武器威胁你们。他们的威胁确实存在,美国是在威胁你们,这不假,但我觉得他们没有用核武器威胁你们。他们威胁的方式是例行的。

  张成铁:你自己亲眼去看看演习,所有的战略武装都到齐了。而且他们也毫不避讳,他们甚至还说有个专门的部队要推翻我们的统治。这叫我们怎么忍?这种事怎么能拿到公开透明的台面上来说?谁都干不出这种事来。

  张成铁:没有核武器就不能自卫!迟做总比不做好

  邱震海:如果你来重新设立所谓六方、五方或者七方会谈的目标如何?无论是几方会谈,重设一个目标。因为你说你不会接受任何以放弃核武器为目标的会谈。那么我们重设一个如何?

  张成铁:他们都说我们的自卫手段是威胁,你不能有核武器,不能有弹道导弹。美国呢?他们对各国实施制裁的时候,比如对俄罗斯或者伊朗的制裁时,都是用的自己国内的法律,列几个条约说你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国内的法律规定不能。我们这种情况能不能也用美国国内的法律呢?我们朝鲜的情况用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上面说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被侵犯,就是第二修正案。

  邱震海:但又不是说核武器。

  张成铁:核武器也是武器啊,是武器。没有核武器就不能自卫,你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想一想。

  邱震海:我懂,我懂你的想法。但你知道,时代不同了。核不扩散条约都签订20年了。

  张成铁:因为你们已经有了,你们全都有了核武器,我们没有。为什么啊?为什么不能?这是一种“老大哥思维”,我们有,你们没有。

  邱震海:我能努力去和你感同身受。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但是不管出于幸运还是不幸,你们太晚了。现在是无核化的时代,这就是现实。你们可以指责中国或者美国说他们是老大哥,但现在我们所处的是无核化时代。我知道你不同意我的说法。

  张成铁:迟做总比不做好。

  张成铁:韩美总在谎报军情  我们和中俄站在一起

  邱震海:但这样一来,这个区域的局势就在升级。现在我们有了萨德,韩国部署了萨德,基本上就是瞄准了中国和俄罗斯。

  张成铁:是啊,不止针对朝鲜。

  邱震海:但韩国和美国说是你们引起的。

  张成铁:他们总是那么说。

  邱震海:你们是罪魁祸首。

  张成铁:只要是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总是那样。韩国和美国总是谎报军情。他们需要一个借口,特别是美国。我觉得韩国在这其中只是爪牙。

我理解中国和俄罗斯对此的顾虑,他们的顾虑很理性也很合理。

  邱震海:如果我是你,我会和中国以及俄罗斯站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盟友。我们会努力解决一些问题,努力想出一个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张成铁: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邱震海:而不是去和中国以及俄罗斯作对。

  张成铁:没有、没有。我们和这两国是站在一起的。

  我们的外交部副外相刚刚访华,谈了很多事情,两国的合作、两国的斗争一切的一切谈得很愉快。

  邱震海: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看到任何信号。

  张成铁:很多事情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邱震海:那么会发生什么积极的转变请告诉我。

  张成铁:我还不知道。

  邱震海:现在你又说你不知道了。

  张成铁:我是个战士。

  邱震海:你是个战士,好。谁是你的将军?谁给你下命令。

  张成铁:我的政府,我们的最高领袖。

  最近关于这些制裁,我想说别搞错了,他们说一切选择都有可能,经济手段、军事手段、外交手段都有可能,他们其实是在虚张声势。我们已经存在了70年,不管承受多少艰难险阻和巨大压力,我们已经走了70年。

  邱震海:发生了很多战争,有两场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我们无法忘记,我们忘不掉。

  张成铁:我们挺立在这里,还将挺立下一个70年,再一个70年。别搞错了,我们不会垮,就别说这种虚张声势和威胁的话了。我们会采取一切手段,也有坚定的意志。

  张成铁用中国成语“累卵之危”形容半岛局势

  邱震海:朝鲜半岛总是战争爆发的平台。

  张成铁:历史上来说是这样的。

  邱震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是这样,我们可不想重走旧路。

  张成铁:甚至早在19世纪。

  邱震海:的确是这样。所以我想朝鲜半岛上的人民和邻国的人民,包括大国在内,我们都需要负起责任,确保这个区域不爆发战事。

  张成铁:不会有战斗的,我们拥有核武器,拥有这个止动装置。他们打不了我们,他们做不到。

  邱震海:是啊,但是这场战争是否会威胁别人,你们不管,只要你们安全就行。

  张成铁:不是,因为我们整个区域都是安全的。战略平衡是存在的。

  邱震海:不,这个区域不会感觉安全。

  张成铁:那这就是观点上的分歧了。

  邱震海:所以我才在和你讨论一个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我可以同意你的说法,我同意你的说法。

  张成铁:你可以不同意。

  邱震海:我了解你的想法,但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建设性的办法确保一个底线,就不会有战争。你们有自卫的权利,别的人也是,但要各方都能确保不会发生战争。这样我们的孩子、美丽的女士们能够身处和平之中。

  张成铁:现在朝鲜半岛的局势就像一句成语,我的中文不是很好,累卵之危,像鸡蛋叠起来的塔。

  邱震海:很脆弱,很危险。

  张成铁:非常脆弱。就因为那些军事演习。如果这座塔要是没有那些军事演习,就不会有什么意外事件。但我们必须反击。

  邱震海:我知道,逻辑是这样的。

  张成铁:那是我的逻辑,我们的逻辑。

  邱震海:但现在唐纳德·特朗普掌管新政府,所以至少,我们要怀抱希望。在这3年半之内会有重大的、建设性的重大事发生。

  张成铁:我觉得要有超越条约之外的事情。他们要填补这个空白,政府的人倒是齐了,素养不够。比如国务卿蒂勒森背景就是个亿万富翁。我觉得他们还在黑暗中,摸不着头脑。

  张成铁:朴槿惠遭弹劾彰显正义 她为南北关系付出代价

  邱震海:你如何预测韩国即将进行的总统选举?

  张成铁:说这个选举之前我们先说说朴槿惠被弹劾了。我觉得此弹劾非常正确也很正义,是对反对南北统一建立互相关系的行为的宣判。这件事情很清楚地说明不管是谁是政客还是政治家,如果忽略了现在南北之间关系的状况是非常灾难性的,南北关系处在冰点。

  邱震海:对。

  张成铁:这还不是有赖朴槿惠?

  邱震海:是的,虽然之前7年中南北之间进行了两次峰会,2001年和2007年。

  张成铁:但是李明博和朴槿惠把所有的事情推向了极端。我觉得朴槿惠付出了代价。弹劾是正确的。不管是谁做下一任总统是男是女,如果想要赢得民心就得倾听民众的声音。要把南北间的珍贵关系牢记于心。不管是谁,只要忽略了这种关系,忽略了全国的呼声,就不能说他或她尽到了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所以,不管下一任总统是谁,都必须好好考虑南北之间的关系。

  邱震海:我们现在谈的是韩国即将迎来的总统选举。看起来你好像对未来的韩国总统抱有很大希望,不管是谁。如果有一位比较谦逊的韩国总统,你觉得南北之间还会有峰会吗?就像2001年和2007年的时候,当时真的很棒。

  张成铁:6月15日峰会还有10月4日。

  邱震海:2007年10月,两国领导人跨过边界。

  张成铁:我们必须记住。

  邱震海:是的,要记住。你觉得还会再有吗?

  张成铁:我不知道。

  邱震海:两位不同的领袖,会发生吗?

  张成铁:不,我想不是我说了算。当时是很伟大的成就。

  邱震海:是的。

  张成铁:所以我才说,不管是哪个政治家想要掌权都必须保持冷静,考虑这个国家的现实,不能忽略南北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他们不能走朴槿惠的老路。

  邱震海:但是如果想要那样的事情发生,你首先要发送一些信号给对方。

  张成铁:这不是我的事。

  邱震海:不,是你的国家,你们国家要发送。

  张成铁:你可以去平壤要求采访一些高级官员。

  张成铁:马来西亚机场遇难公民仅仅是意外 全部都是阴谋论

  邱震海:马来西亚机场发生了很不幸的意外,当时北韩公民。

  张成铁:终于说到这件事了。

  邱震海:是的。一位拿外交护照的北韩公民被。

  张成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公民,这样说才对。

  邱震海: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公民拿着朝鲜的外交护照在马来西亚机场被刺杀了。

  张成铁:好吧,你问完了吗?

  邱震海: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张成铁:他死于心脏病,他叫金哲。

  在他的旅行资料外交护照里面写着,这个护照是朝鲜外交部签发的,就这么简单直接。为什么他们那么小题大作?这不过是一次不幸的意外。他死于心脏病。

  邱震海:但是他死前被人做了些什么,也许他是死于...

  张成铁:那全都是阴谋论。

  邱震海:也许他是死于心脏病,但那之前被做了些事情。

  张成铁:这件事情一发生来自韩国联合通讯社的记者就报道说他被毒杀了。这个记者怎么可能知道呢?他又不在机场,都是媒体的猜测,全都是小题大作阴谋论,要抹黑和玷污朝鲜的好形象。

是韩国所为、美国所为,全都是阴谋论,是我们敌人的阴谋论。随它去好了。

  朝鲜经济如何?张成铁:我们有核武器 人民很幸福

  邱震海:朝鲜的经济状况如何?因为我们知道15年前、17年前朝鲜经历了自然灾害。因为这个自然灾害,情况不太好,所以人民都在受苦。同时,你们又在研发核武器,你们有自己的理由,那么经济状况怎么样呢?

  张成铁:情况很好。美国媒体有篇文章,我还记得作者的名字,吉姆·沃什。他说朝鲜经济越来越好,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很棒。我就给你举一个例子,黎明街,几个星期内或太阳节前完工。我们的最高领袖再视察了黎明街做出了指示,这条街是全新的。我们一年内就建成了,每年我们都会修一条新的街道。所以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那些恶势力不断施加压力,要孤立我们,经济制裁还在进行,但是人民还是很幸福。

  邱震海: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经济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贸易,但是因为制裁你们没有太多的对外贸易。

  张成铁:所以我们才依靠自己啊。

  邱震海:那么告诉我你神秘的逻辑,没有对外贸易,经济怎么还能繁荣发展呢?

  张成铁:因为我们有核武器。

  邱震海:核武器不能促进经济发展。

  张成铁:不。

  邱震海:核武器不能保证,核武器不能促进经济发展。

  张成铁:可是你有了核武器,就会少投入些资金去维持大量的传统军队。

  邱震海:我明白了。

  张成铁:明白了?

  邱震海:我明白了。

  张成铁:那就可以把那些钱投入经济发展。

  邱震海:你们可以重组资源?

  张成铁:是的。

  邱震海:我明白了。

  张成铁:那就是我们的选择。

  邱震海:那是选择之一,你觉得是吗?

  张成铁:我是这样认为的。

  邱震海:好的。

  张成铁:我说眼见为实,现实情况显示我们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进步。

  张成铁:我们众志成城 可以做任何事

  邱震海:联合国的制裁,我知道你对联合国的制裁很不满。你提过很多次那个观点,我也努力去理解,但是从逻辑上说要是各方各国都参与到制裁的实施中来,那么你的国家朝鲜就没有多少管道拿到原材料去生产核武器了。所以请告诉我。

  张成铁:我们靠自己。

  邱震海:告诉我你们的成果,怎么拿到这么多材料研发核武器?

  张成铁:我们就是在靠自己,那是我们的优势。

  邱震海:就算有制裁,就算。

  张成铁:那是我们的优势,那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最高领导们、领导层团结一心。我们众志成城,可以做任何事。

  邱震海:我知道,总领事先生,我知道,我也努力去理解你,你们很强大,你有一流的科学家,但你们没有生产武器的原材料。

  张成铁:我们有啊。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什么都有。

  邱震海:但这些自然资源不可能一下子变成生产武器的原材料。

  张成铁:不,我们有技术,我们有智慧的技术人员、智慧的科学家能够实现。最近我们的新火箭发动机,最高领袖去视察了,是巨大的成功。

  提到脱北者,张成铁立即变脸,用“叛徒”一词形容

  邱震海:但如果真的是这样,为什么有那么多脱北者离开朝鲜?

  张成铁:什么?

  邱震海:你知道很多人,你知道离开了朝鲜。

  张成铁:没有多少人啊。这个问题我不会谈的。

  邱震海:我们就知道,去年有几个12个或者13个服务员餐厅工作的。她们离开中国去了韩国和别国。这个你能确认一下吗?

  张成铁:什么?确认什么?

  邱震海:确认消息是否属实,还有背后的原因。

  张成铁: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邱震海:就是你们称之为,韩国一些人把这些人叫做脱北者。

  张成铁:少数的一些叛徒、叛徒,就像犹大。就是这样。

  邱震海:好的,但是不是少数,有好些人、好些人。

  张成铁:朝鲜一共有2400万人口,那些人简直是沧海一粟。有些垃圾,没有他们我国反而更好。

  邱震海:但是如果人们离开自己的国家,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

  张成铁:不。

  邱震海:他们可以对这个国家有所不满。

  张成铁:不,我们很满意。

  邱震海:他们可能对生活水准有所不满。

  张成铁:没有,因为生活正越来越好。

  邱震海:背后有没有什么国际势力呢?

  张成铁:有的,韩国。好,我们可以谈绑架的事情,就是那12个女人。他们说她们都是脱北者,不是的,如果她们是脱北者。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公开亮相?面对摄像机呢?她们一直不露面,被迫不露面。你听说没有?这些女人的兄弟姐妹和亲属致信联合国,要求帮助他们回国。还有金小姐想要回到祖国见自己的女儿,她的女儿也写了一封信证明。

  这些事情也是说来很奇怪。只要朝鲜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之间西方媒体或者韩国媒体就开始小题大作,但是上面的这些事情很奇怪的,他们悄无声息,他们没有给出回应,也没有说不回应的原因,他们没有让她们面对镜头。为什么呢?如果他们是脱北者,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为什么不能排成一排对着镜头说一说呢?一切都是韩国在操纵,要摸黑和玷污我们的形象。

  邱震海:你是说那样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还是说韩国势力在背后在操纵这个。

  张成铁:是的,他们在操纵,他们在绑架。

  邱震海:他们在绑架?

  张成铁:是的。我们就到此为止吧。说到这个脱北或者绑架让我有点愤怒。因为这种行径就是犹大。就算有我也不想说相关的话题。

  张成铁:中俄为何要感觉被威胁 刀在手上为防美国

  邱震海:最后一个但也很重要的问题,我可以努力去站在你的立场理解你与你感同身受。但你也必须把你自己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立场上,你们有核武器这可能是你们自卫的合法权利。但是坦白说,同样你们也必须确保邻国不会感觉被威胁,你们怎么确保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朋友以及你的敌人感觉安全?

  (说到这里张城铁有些激动~)

  张成铁:不,他们为什么要感觉被威胁呢?中国和俄罗斯是朋友,这把刀在手上不是要伤害他们,而是防卫美国威胁我们。你没有听懂我的逻辑,就是朋友不用感到被威胁。但是敌人,他们会有被威胁的感觉。这就是要拥有核武器的原因。

  邱震海: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很不可预测。万一他突然说就算朝鲜有核武器,我可能也愿意跟他们商谈,建立外交关系。你们愿不愿意跟他谈谈呢?

  张成铁:我们拭目以待。我说过他们还在黑暗中摸索,我认为他们只是在走奥巴马政府的老路。我觉得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做或者该做什么。

  他们只是在虚张声势这样行不通。他们必须要拿出个解决方案,他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问题。要认清现实,现实已无法被改变。

  张成铁向世界发出关键信号:朝鲜渴望和平,我们都是人

  邱震海:现在真的是最后一个问题了。向全世界发一个关键资讯,我需要有建设性的、谦逊的能解决问题的资讯发送给整个国际社会。

  张成铁:坦白说,我们是渴望和平的。我们和别人一样渴望和平。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人。本来就不是我们找的麻烦。中国有句俗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没有全世界说的那样找麻烦。我们渴望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我们必须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朝鲜人民热爱和平,我们渴望经济发展,我们渴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一切一切我们都是一样的。但现在我们是被迫的。别管我们。

  邱震海:既然如此,非常感谢您让我们怀抱希望,怀抱繁荣与和平的希望。

  张成铁:是啊,为什么不呢?

  邱震海:也希望观众们能像我一样努力站在你们的立场去理解你,和你们感同身受。

  张成铁:我也希望观众们去了解北朝鲜人,我是说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公民们人性的一面。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想争取生存权。我们希望和邻国和平相处。但这一切都不是我们的错。所以就这样吧。

  邱震海:好的,非常感谢你,张先生。

  附读: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抗中神剧”: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为何都不惜以战争解决“高句丽问题”?

  如果说东亚有个“火药桶”的话,那肯定就是朝鲜半岛了。

  在中国历史上,至少有三个王朝的灭亡和朝鲜有直接联系。如果不是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隋朝的统治很可能还能延续几十到上百年;如果不是万历皇帝拼到财政破产去“抗日援朝”,明朝或许也不会那么容易就会让努尔哈赤家族摘了桃子;如果大清国没有在甲午战争中败北,光鲜亮丽的洋务运动或许还能糊弄世界几十年。当然,还有抗美援朝,这次是挽救了“中华民国”。

  然而,在这其中最让人想不通的,却还是隋炀帝为什么要矢志不渝地去打高句丽,甚至打到国破家亡也不改初衷。对于后世来说,隋炀帝此举往往被解读为非理性的疯狂行为,再或者无非就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反正就是连“保家卫国”此等水平的解释都不给一个。

  就中国历史来看,将如此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发动归因于某个昏君的“疯狂”,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其实,要戳破这种观点非常容易,即使隋炀帝是昏君,那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总不是了吧,但是,这两个“圣君”级的皇帝也都打过高句丽,并且,也都没有打赢。

  那么,事情就很明显了,一个横跨两朝,四代帝王(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都不惜以战争解决的“高句丽问题”,就一定不能简单粗暴地用“疯狂”来解释了。

  但是,说实话,我虽然很早就知道上述说法不对,但一直也没想到其他有说服力的解释,直到我看到了韩昇先生的《东亚世界形成史论》一书。初看起来,韩昇先生的解释也跟隋炀帝一样疯狂,他将三征高句丽视为大隋王朝重建“世界体系”的关键一步。通俗的说就是,高句丽不服从以隋朝为主导的国际秩序,试图和隋争夺东北亚的主导权。在当时搞定突厥的情况下,大隋在东亚的唯一敌人就是亦敌亦臣的高句丽。如果隋炀帝不打服高句丽,那么隋就无法成为东亚世界的合法领袖,而这,正是中国任何一个统一王朝所无法推卸的“天下秩序”。

  换句话说,要理解隋炀帝的三征高句丽,必须从“国际视野”和“国际战略”的角度来审视。我非常明白,我们很不习惯用“国际视野”来看待中国的王朝时代,但是,如果仅就“中国看中国”,隋炀帝的行为可能真的就是不可理喻了。

  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在美国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秩序的过程中,那些不服从这种国际秩序的国家如伊朗伊拉克朝鲜利比亚就被视为“流氓国家”,而美国去搞定这些“流氓国家”的过程也正是一种维持“国际秩序”的努力。如果你能理解美国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就没有任何理由去骂三征高句丽的隋炀帝是疯子。

  其实,韩昇先生的这种观点也算不上特别标新立异,高明士先生在《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中也有类似的看法。方俞先生在《争霸东北亚》中,单单书名就已经透露了其实他们都是一伙的。

  但是,为了让韩昇先生的这种充满现代感的解释显得不那么无厘头,我还是必须尽量简单地介绍一下高句丽与隋炀帝面对的“国际形势”。

  “高句丽问题”可能是世界政治史上最奇特的一个争议。直到高句丽已灭亡近1400多年的今天,中国和朝韩双方的学界还在进行着“高句丽属于谁”的争论。中方的标准立场是:高句丽是存在于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和之间相隔了几百年的“高丽”没有直接联系。或者说,高句丽的历史应当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主要证据是——高句丽的统治中心和主要领土均在中国东北;而朝韩学界的标准观点是,高句丽是大韩民族的先民,高句丽的历史是朝韩历史的一部分,主要证据是——高丽王朝就是高句丽的继承者。

  这场“自古以来”的政治口水仗已远远超越了历史范畴。尽管我出于狭隘的民族意识,坚定地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但或许干脆置之不理才是最好的态度。我们只需要知道两点:第一,无论高句丽“属于谁”,它从公元前37年(王昭君那个时代)建国开始,的确在名义上长期臣属于中原王朝,但另一方面,却又桀骜不驯,对中原王朝若即若离,或者说,完全没有一个做臣子的样子;第二,高句丽的确曾经占据了东北的一大片领土,大有和中原王朝争夺东北亚霸主的雄心。即使你将它定义为一个地方政权,那也是一个至少试图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的地方政权。

  事实上,在汉武帝时代,朝鲜北部确曾是大汉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政府在此还建立了四个郡,“南朝鲜”才是“朝鲜人”的地盘。高句丽崛起之初,还曾受到汉朝鲜四郡之一的“玄菟郡”的直接管理,鉴于曾有一个“高句丽县”的建制,你完全可以将一开始高句丽的王看成汉朝的一个县长。但随着中原王朝在数百年之间的几次大乱,高句丽逐渐乘着中原王朝的无暇东顾渐而崛起,不断蚕食“朝鲜四郡”。到了西晋灭亡前夕的313年,更是彻底吞并了“朝鲜四郡”的所有领土。对此,《争霸东北亚》一书中做出了相当震撼的结论,“标志着中原汉族势力正式撤出朝鲜半岛,汉人对(朝鲜)半岛长达数个世纪主导地位的结束”。

  可以说,从东晋到南北朝时代,辽东乃至东北亚的主人已不是中原王朝,而是高句丽。

  这就是大隋王朝建立时所不得不面对的国际形势。最让隋政权无法容忍的是,高句丽还深谙“远交近攻”之策,实现南北两面外交,长期向南朝称臣,利用南朝牵制北朝(隋),甚至还曾和南朝结成战略攻守同盟,一度还参与了南北朝的“内战”。用当代的政治语言来说就是,“周边势力”妄图妨碍中原王朝的祖国统一大业。无论在哪个朝代,这显然都是大忌。

  高句丽大外交最辉煌一页是,它竟然还穿针引线,华丽地组成了“高句丽、陈、突厥”三方大同盟,完全是一副“反隋大合唱”的派头。高句丽很清楚,它赖以崛起以及称霸东北亚的基础条件就是中原王朝的分裂,一旦中原王朝统一,就是到收拾它的时候了。

  果然,当隋文帝北平突厥,南灭陈朝之后,兵锋开始直指隋在东亚大陆上的最大敌人——高句丽。此时的东北亚“国际形势”仍是错综复杂:在东北,契丹和靺鞨(女真人的前身)已经臣服于隋朝,高句丽的结盟政策已基本破产;而在朝鲜半岛南部其实还有两个高句丽一直想吞并的国家,百济和新罗,为了与高句丽抗衡,也在小范围内搞起了“远交近攻”,成为了隋朝的盟友。

  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隋文帝调集了三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隋文帝多少是看不起高句丽的,他之前在给高句丽国王的诏书中曾说:“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事实上,如果高句丽如此不堪一击的话,也就没有后来那么多故事了,在此次大战中,隋的三十万大军几近全军覆没。可以说,自隋王朝立国以来,几乎是战无不胜,此次战败是隋朝的第一次战略挫折。

  唯一可以自慰的是,高句丽也是元气大伤,国王高元在战后上表自称“辽东粪土高元”,也算是给了隋王朝一个台阶下。

  隋文帝未完成的历史使命接下来就交给了隋炀帝。放在一长段的历史视野来看,隋炀帝面对的是:如何结束高句丽自西晋灭亡之后,连续数百年称霸东北亚的历史性任务。只有打服高句丽,将其纳入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才能正式宣布,隋王朝终于成功重建了汉帝国时代的国际秩序。正如韩昇先生所说,“令高句丽臣服以建立新的国际体系,成为要建构世界帝国的隋朝不可回避的选择”,因此,征伐高句丽不能视为隋炀帝的好大喜功。

隋炀帝杨广

  一个有趣的历史细节是,无论是隋文帝和隋炀帝在出兵高句丽的诏书中都基本不提及领土问题,而是聚焦于高句丽的“不臣”。正如诏书中所说“高丽高元,亏损藩礼,将欲问罪辽左,恢宣胜略”。高明士先生在《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中也认为:高句丽的无礼与不臣,在隋朝的国力达到足以有所作为的时候,是无法容忍的,所以诏书中也说“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当然,这并不代表隋炀帝对于领土的历史问题不关心。高句丽立国数百年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蚕食中原王朝东北领土的历史,收回领土也是宣誓国际秩序主导权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从隋炀帝的表态至少可以看出,如果高句丽愿意在称臣等国际秩序的问题上配合隋朝,隋在领土的问题上是可以有商量的。更重要的是,隋炀帝完全没有消灭高句丽的意思。事实上,这也正是今后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藩国关系上的重要原则:只要乖乖称臣,无论在领土问题上,还是经济贸易问题上,都可以做出让步。

  略显夸张的是,韩昇先生认为,隋炀帝在处理高句丽问题上“表现出成熟与高超的外交手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出征高句丽之前,隋炀帝在“国际”上已基本孤立了高句丽,在“天子伐诸侯”的出兵形式上,不仅符合儒家的“威服四夷”历史观,且占据了国际道义的制高点。

  那么,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问题究竟出在哪?我试着总结了几条。第一,隋炀帝在大业八年正月(612年)第一次出兵时,竟然动用了前无古人的113万大军,这样规模的出兵,除了加重后勤负担之外,在军事上可谓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纵观中国历史,举凡如此大规模的出兵,往往是惨败而归,最著名的殷鉴就是苻坚征东晋时号称投鞭断流的97万大军。

  第二,隋炀帝进攻高句丽打的更是一场“政治仗”,这在第一次出征尤其明显。隋炀帝在各大军队中都设立了受降使者,一旦高句丽请降,隋军就得停止进攻,而这恰恰被高句丽军队所利用,在情势不利时候多次以诈降获得喘息时机。

  不过,对于这两点军事常识,曾经担任过平陈主帅的隋炀帝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唯一的解释是,无论是出兵规模,还是“受降使者”,都说明了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意在不战而胜,试图通过炫耀武力以及展示兵势压服高句丽,这一诉求甚至压倒了在军事击败高句丽。而对此,也恰恰应和了以上隋炀帝意在重建国际秩序,而不是获得领土的出兵动机。

  第三,对于高句丽这样一个立国数百年的大国,试图速战速决在战略上是非常困难的。以后来唐朝消灭高句丽的历史后见之明来看,通过持久战逐步削弱高句丽国力,最后抓住高句丽内乱的时机一举大规模出兵才是明智的。

  第四,隋炀帝的出兵时机更有问题。即使隋炀帝是在做一件无比正确的事,他也是在“错误的时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道理很简单,隋炀帝之前动用国力过猛,又是修大运河,又是修粮仓,又是四处巡游,在出征高句丽之前理应与民休息几年。同理,在首次出征受挫之后,隋炀帝次年便再度出兵,也是这个问题。

  最后,攘外必先安内。隋炀帝第三次出兵高句丽之前,国内已是烽烟四起。用《说唐》的夸张形容说就是:“十八处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在此情况下,隋炀帝居然还强行出兵,直接导致了大隋王朝短命而亡。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平定高句丽在隋炀帝的自我认知中几乎排到了压倒一切的位置。

  很可惜,隋炀帝输掉了这场必打之仗,更大的不幸在于,他还毁掉了一个致力于重整国际秩序的大帝国。然而,高句丽在这几场大战中也元气大伤,对此,《争霸东北亚》一书却也给了隋炀帝一个相当悲情的历史评价:中国是用一个朝代灭亡的代价,让高句丽失去了成为东北亚霸主的最好机会。

  就这样,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重整国际秩序的历史使命只能留给下一个王朝来解决。

  前几年韩国拍过一部据说投资创纪录的历史正剧大制作——《渊盖苏文》,它满怀民族义愤地刻画了这位高句丽时代的“抗唐英雄”。这部历史剧开篇便是金戈铁马惊心动魄,在第一集中唐太宗就被渊盖苏文射瞎了左眼。

  当然,这不是真的。我猜,韩国编剧应该是看多了三国的夏侯惇故事。当然,此类历史神话朝韩两国人民一向是宁可信其有的,在前年一部韩国大制作《最终兵器:弓》中,清朝太子都莫名地被烧死了,唐太宗也不过才变成独眼龙罢了。

  不过,《渊盖苏文》所聚焦的历史背景倒是真实的,在隋炀帝三征高句丽(614年)的31年之后,唐太宗在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也启动了亲征高句丽之役。据说当时举国振奋,流传着“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的说法。

唐太宗李世民

  从大的方面而言,唐太宗此次征伐高句丽的理由和隋炀帝当年并无二致,同样是为了重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在此之前,唐太宗已于630年彻底灭掉了东突厥,大唐正无限接近成为整个东亚乃至中亚大陆的主导者,如隋炀帝当年面对的国际情势一般,“天可汗”唐太宗在东亚的唯一对手就是亦敌亦臣的高句丽,后者是不甘于放弃自己用了数百年才争夺到手的东北亚霸主地位的。

  按照唐太宗出征前的说法,“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隋炀帝如果听到这段话想必会非常感动,自己当年未完成的历史使命,终于有人来接着完成了。

  除了李靖之外,唐太宗堪称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他带着十几万大军的御驾亲征伊始也如预期一般顺利,一连攻下高句丽在辽东的几座重镇,还涌现了一位在后世说书评话中无比出名的名将薛仁贵(《薛仁贵征东》)。但没想到的是,在一座叫“安市”的坚城之下,唐军连攻数月也未拿下,最后束手无策的唐太宗也只得宣布收兵回国。

  事实上,正是唐太宗在安市城的久攻不克,才有了本文一开始《渊盖苏文》中的炫丽想象。从战术上来说,唐太宗此次亲征可谓是一次胜利,收复了数百年来被高句丽占据的辽东大半失地;但从战略上来说,这可能更接近于一次失败,唐太宗显然没有完成他出兵前的战略构想,即彻底击败高句丽,再将称臣后的高句丽纳入大唐为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中。

“抗中神剧”《渊盖苏文》剧照

  看到这里,你不能不对高句丽的坚韧表示出一定的敬意。从隋文帝到隋炀帝,现在又是唐太宗,两朝三代帝王使出浑身解数,竟然都无法最终解决高句丽问题,让中原王朝的这个心腹大患不断地“留给下一代解决”。

  在对待挫折的态度上,唐太宗还是拉开了隋炀帝好几个身位。亲征受挫后,唐太宗并未失去理智地连续对高句丽发动新的全面进攻,但它也并未就此偃旗息鼓,而是连续数年的向高句丽发动了中低规模的“游击战”,在局部骚扰中让高句丽疲于奔命,一点点地耗尽着国力。

  但无论如何,唐太宗在驾崩之前还是未看到彻底击败高句丽的那一天,历史的重担还是传到了649年登基的唐高宗李治手中。令人唏嘘的是,唐太宗当年亲征高句丽的其中一大理由就是不想把历史包袱留给后人(“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但时至今日,这一切还是留给了李治——这个在历史上素以懦弱窝囊著称的皇帝手中。

  更大的问题在于,唐高宗所面对的东亚国际形势要比英明神武的父皇当年面对的要凶险得多。正如韩昇先生在《东亚世界形成史论》中分析的那样:在唐太宗时代,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和新罗还都臣属于大唐,在亲征高句丽时虽未和唐军南北夹攻,但至少也算发挥了牵制高句丽的功能;但在唐太宗征服高句丽未果之后,百济对大唐的军事实力产生了怀疑,开始逐步滑向高句丽一方,最后更是和高句丽结了盟。

  也就是说,对于唐高宗而言,此时东北亚的国际形势已从“三打一”转换为“唐和新罗一方,对峙高句丽和百济”的双打模式。

  从公元655年开始,百济和高句丽联军开始向新罗用兵。其战略也非常明白,趁着唐的鞭长莫及,先解决掉唐在半岛南部的盟友。对此,唐高宗显然无法坐视不理,新罗一旦完蛋,不仅安插在半岛的一个钉子没了,而且高句丽今后将再无后顾之忧地与唐争夺辽东,争夺东北亚霸权。

  在彻底解决掉西突厥之后,660年,唐高宗开始大举援助正岌岌可危的新罗。让高句丽百济一方没有想到的是,唐军这次放弃了从辽东正面战场进攻高句丽的传统打法,而是派出了13万水军渡海出征,首次开辟出了南方战线。值得一说的是,唐军这次的远征军主帅是刚从西突厥战场上载誉归来的苏定方。

  百济一开始还以为唐军是想搞 “仁川登陆战”(没错,和麦克阿瑟想到了一块),而后从背后直扑高句丽,因此也没太放在心上。但谁知道唐军在与新罗水军会师之后,却首先开始对百济都城进行了闪电战,只用了几个月,便灭掉了百济,这个建国近七百年的古国还没想明白就亡了国。

  灭掉百济的次年,唐高宗便开始从南北两线对高句丽用兵。此时唐朝的战略形势,已从几年前的恶劣状况转换为前所未有之好。但没有想到的是,唐军在北方遭到了高句丽的激烈抵抗,先胜后败;南线更是出了意外状况,唐军被百济的复国游击队牵制得疲于奔命,夹攻高句丽的战略任务几是一句空话。反而是新罗,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一边抢着占百济的地盘,一边出工不出力地履行着唐朝盟友的责任。

  让唐高宗政府更为焦虑的是,此时,一个全新的危险敌人——日本也介入了进来。“大化革新”之后的日本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一样跃跃欲试,同样试图在朝鲜打出局面。663年,日本出兵朝鲜,旨在援助百济复国。所幸,在那场历史性的“白江口海战”中,“唐新联军”大败日本与百济复国军,彻底粉碎了日本试图进入朝鲜半岛的第一次努力,而日本“大化革新”的强国梦在此一战之后便烟消云散。同时,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海战,也是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交锋。

  日军惨败之后,百济的余部也迅速溃散,朝鲜半岛的南线终于稳定了下来。

  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的时机终于来到了。公元666年,大唐的“老朋友”渊盖苏文去世了,之后高句丽便发生了内乱。唐高宗自然没有放弃这次中原王朝等了几十年的良机,用《争霸东北亚》一书中的说法就是,启动了“一场北线主攻,南线策应,动用近50万兵力的多国联合的大会战”。为保万全,此战的主帅是大唐宿将李绩,年轻一代则有薛仁贵。

  不过,高句丽的确是百战之邦,这场压倒性的战争竟然还是打了一年多,公元668年,唐军最终攻破了高句丽首都平壤,立国700多年(公元前37年)的高句丽就此亡国。值得强调的是,唐高宗打赢的远远不仅仅是一场“朝鲜战争”,也是一场“东北亚战争”,更是一场那个时代牵涉面最为广泛的“世界大战”。

  为绝后患,唐高宗还启动了那个时代规模最为浩大的民族千里大迁徙。在武装押运下,唐军将高句丽所有的王公大臣和上层阶级,以及数万户、大约20多万高句丽居民,全部迁往江淮一带,当然,现在早已没有了“高句丽族”,但现在所谓的江南美女江南才子们可能就混了不少高句丽的血。

  从公元598年隋文帝时代的第一次出征,一直到668年,隋唐两朝、四代帝王整整花了七十年的时间,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个让中原王朝“魂牵梦萦”的高句丽问题。

  此后,经过新罗与唐朝的几番激烈博弈,基本形成了新罗占领百济故地、统一了大半个朝鲜半岛,大唐占领高句丽故地的战后“瓜分格局”。正如《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所说,唐朝默认新罗统一朝鲜的根本原因是国际战略,新罗臣服于唐朝,不像高句丽那样挑战唐朝的领导地位,“双方在国际战略层次上达成了一致”。

  在这个大唐国际秩序最终形成的历史性时刻,务请注意,是唐高宗李治,而不是隋文帝、唐太宗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事实上,在整个大唐时代,最大的疆域就形成于唐高宗手中(可参看中国历史地图中著名的“总章二年疆域图”),更准确的说,就是唐高宗灭掉高句丽之后那年。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回到之前的一个问题,唐高宗真的是我们认为的素以懦弱窝囊著称的皇帝么?从武功来看,唐高宗时代绝不会亚于唐太宗时代:平灭西突厥,彻底解决突厥问题;征服高句丽;击败日本。如此赫赫武功,又是中国历史上其他哪个号称懦弱窝囊的皇帝可以完成的?

  对此,孟宪实先生在《唐高宗的真相》一书中已为李治作了相当详实的翻案。李治的“被懦弱化”更多是后世儒臣和史家的刻意为之,他们无法容忍一个“放纵”老婆成为女皇的男人成为一代名君,或者说,在传统价值观之下,哪怕皇帝历史性地平定高句丽,重整了东亚世界,都还是弥补不了“放纵后宫干政”这个名教污点。

  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