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李小甘寄語世界讀書日:讓每扇窗都透出閱讀的光

2017-04-23
来源:讀特

  編者按: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深圳讀書月組委會主任李小甘在《深圳特區報》發表署名文章,現予轉發,以饗讀者。

  進入21世紀,隨著生産力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發展進入了以文化爲主題的競爭階段。以文化創新作爲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探索如何通過文化來增强城市競爭力和發展後勁,推動城市戰略的「文化轉向」,成爲世界城市發展的共同趨勢。深圳作爲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正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對廣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努力在新起點上再創新局。全市宣傳文化系統以《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爲總抓手,不斷激發全社會文化創新活力,增强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努力建設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

  閱讀作爲人類獲取知識、積累文化的基礎,愈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早在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讓讀書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視全民閱讀工作,自2014年以來,「全民閱讀」已連續四年寫入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全民閱讀,加强科學普及」,全民閱讀已經上升爲國家戰略。

  深圳領全民閱讀風氣之先,自2000年起就開展了以讀書月爲代表的全民閱讀活動。十七年來,無處不在的閱讀文化活動正改變著深圳,人文氣質充盈著鵬城。閱讀已經成爲深圳一個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爲涵養城市文明、激發創新潜能注入了活力。

  一、深圳對推廣全民閱讀活動的戰略認識

  深圳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是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和國家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地區,文化要素已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文化資源日益成爲城市建設發展的基礎資源,文化「軟實力」日益成爲城市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相較國內其他城市來講,深圳尤其需要閱讀。

  ——倡導全民閱讀是深圳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深圳在經濟上取得矚目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土地空間限制、能源資源短缺、環境承載有限、人口急劇膨脹等多方面約束,使得深圳較早摒弃了粗放式發展模式,創新和創意正在成爲深圳轉型發展最重要的動力。而閱讀正是激發創新,凝聚智慧,開啓未來的必然選擇。因此,必須倡導全民閱讀,開展一系列閱讀活動,致力打造尊重知識、崇尚智慧的社會風尚,在市民中間形成談論知識、談論科學、研討學術、享受人生的良好習慣和風氣。通過知識獲取力量,通過創意獲得發展,激發創造創新熱情,讓城市發展更加注重內涵式質量型增長,主要依靠開掘知識資源和創新創意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走出一條科學的發展創新之路,爲城市的轉型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倡導全民閱讀是深圳增强文化軟實力的有效途徑。深圳是一個建市僅三十餘年的新興城市,經濟科技發達、金融商業繁榮,但文化底蘊相對較淺,和北京、上海等文化名城相比,缺少文化積累,文化軟實力亟待增强。因此,爲了提升城市的文化厚度,增强城市的文化軟實力,深圳早在2003年就在全國率先實施「文化立市」戰略;「十三五」期間,深圳進一步提出要推動文化創新發展。而開展全民閱讀工作,正是我們建設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最基礎的工作。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只有不斷倡導讀書求知、奮發好學、蓬勃向上的文化觀念,才能讓深圳這座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變得溫暖、變得書香濃郁、變得更有文化內涵,才能不斷提高深圳的文化積累、增厚文化底蘊、煥發創新活力。推廣全民閱讀,是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必然途徑。

  ——倡導全民閱讀是深圳提高城市文明的客觀要求。城市文明是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指針,一座高度文明的城市不僅需要繁榮的經濟,更需要昌盛的文化。作爲移民城市的深圳,如何進一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讓市民和諧、詩意地栖居。只有造就深層次的和諧文化,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規範、和諧的人際關係、較高的文化素養,才能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的城市精神體系,構建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而倡導閱讀正是深圳這座移民城市構建文化認同、提升人文精神的最佳抓手。通過閱讀內化城市每個市民的精神,讓雅致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社會風尚成爲主流;通過閱讀,改變稍顯浮躁的社會風氣,使每個人舉止得體,知書達理,更加優雅,進而達到城市文化昌盛發達的景象,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城市文明進一步提高。

  二、深圳推廣全民閱讀活動的相關探索

  在中央和省有關部門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深圳全民閱讀工作起步較早。2000年起就開始密集舉辦相關活動,集中興建了大量閱讀設施,幷逐步形成了從政府到民間、從企業到社會,多層次、多主體的閱讀組織群落,閱讀文化在全社會生根開花。2013年10月2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稱號,以表彰深圳在推動全民閱讀方面爲全球樹立了典範。深圳不遺餘力地推動全民閱讀,大幅提高了深圳市民的閱讀率,2016年深圳居民年均閱讀紙質圖書8.94本,年閱讀電子圖書爲10.47本,都遠遠超過全國平均值;持圖書證讀者數量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年人均借書量、家庭藏書量、人均購書量均穩居全國第一。

  ——在全國首創讀書月,通過閱讀節慶推動全民閱讀。深圳讀書月迄今已成功舉辦17届。17年來,讀書月共舉辦各項讀書文化活動6600多項,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閱讀品牌活動,每年吸引近千萬人次參與其中,成爲深圳市民關注度、參與度最高的文化盛事,得到了中央和省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市民的廣泛參與。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各類媒體累計刊播報道近4萬篇(條),爲讀書月點贊。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有關領導多次出席深圳讀書月活動,認爲「深圳讀書月有力地促進了全國性讀書熱潮的形成」。如今,深圳讀書月已成爲深圳重要的文化名片,在提升市民素質,打造城市文明,擴大城市影響力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成立閱讀聯合會,培育和聚合民間閱讀力量。全民閱讀必須要成爲全社會的文化自覺,才能永續發展。深圳倡導幷推動全民閱讀,催生了衆多的民間閱讀組織,他們已經逐步成爲不可取代的全民閱讀支撑力量。2012年11月,我們推動成立了國內第一個跨行業全民閱讀的民間組織——「深圳市閱讀聯合會」。目前,該會已擁有99個團體會員,致力于培育和聚合民間閱讀力量,爲全市各種民間閱讀組織建機制、搭平臺,促使全民閱讀活動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民間閱讀組織的不斷壯大和廣泛參與,爲全民閱讀注入了新的活力,將深圳全民閱讀引向基層、引向深入。如第十七届深圳讀書月,深圳讀書會、三葉草故事家族、南都讀書俱樂部等民間閱讀組織紛紛策劃參與了各種讀書活動89項300餘場,參與市民200多萬人次。

  ——加强閱讀主陣地建設,拓展和豐富閱讀空間。一是全力打造「圖書館之城」。對于城市居民而言,圖書館不僅是吸收知識實現文化權利的地方,更是憩園,是當代都市人實現「詩意地栖居」的重要路徑。2003年,深圳市政府提出建設「圖書館之城」的設想,經過十餘年的建設,目前,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623個、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245台,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幷且館際之間實現了通借通還和資源共享。深圳因此被譽爲「生活在圖書館中的城市」;二是加强書城、書吧建設。從「深圳人的文化公園」深圳書城羅湖城、「深圳西部文化MALL」深圳書城南山城、國內首家「城市文化生活空間」深圳書城中心城到「文化創意書城」深圳書城寶安城,四大書城逐漸成爲了推崇全民閱讀,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陣地。市委市政府還鼓勵經營適應區域環境的特色書吧,目前,簡閱書吧、學苑書屋等150多家特色書吧以個性化、全方位的服務方式,深入社區、校區等,形成全市書城、書吧星羅棋布的格局,成爲城市的精神地標。圖書館和書城、書吧的高密度布局,共同構成深圳的閱讀主陣地,拓展和豐富了深圳人的公共閱讀空間。這裏每年舉辦上萬場高品質公益性文化活動,形成巨大的閱讀文化磁場。

  ——順應「互聯網+」潮流,推動閱讀載體創新。近幾年來,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滲透,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閱讀的新載體、新手段層出不窮。我們因勢利導,充分發揮作爲高新技術先鋒城市在運用新媒體、數字化産品推動全民閱讀方面的先發優勢,不斷推動閱讀載體創新。2015年讀書月的主題就是「互聯網+讀書」,取得很好的效果。自2015年起,讀書月專設「互聯網+」板塊,扶持、推廣和運用有利于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技術創新,提升全民閱讀數字化的新水平。比如,去年7月,深圳書城推出了「深圳書城APP——掌上書城」,市民可以在手機上訂制私人書單,隨時隨地購買圖書;服務于全民分衆的數字閱讀終端産品「全民閱讀APP」于去年讀書月期間正式上綫,以聽書、影像、圖文三重媒介承載全方位閱讀資源,真正做到了立足深圳文化資源,促進深圳全民閱讀的發展;懶人在綫科技公司推出了「好書留聲——聆聽讀書月好書」活動,開闢了有聲閱讀體驗區,通過掃描二維碼免費收聽精選讀物,感受有聲閱讀的魅力;連續舉辦七届手機閱讀季推出新閱讀相關活動等等。「互聯網+」作爲一種全新的力量,使傳統閱讀與網絡閱讀緊密結合,豐富了市民的閱讀體驗,展現了深圳全民閱讀的勃勃生機,讓馥鬱書香涵養這座城市的文化氣質。

  ——出臺系列公共文化政策,將全民閱讀引向深入。正是基于全民閱讀在增强城市文化積累、提高城市創新活力和綜合競爭力中的戰略地位,深圳近年密集出臺了《關于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加快學習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深圳讀書月發展規劃》(2010-2020年)等系列文件,在《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中,倡導全民閱讀也占據了極爲重要的分量,爲推動全民閱讀尤其是深圳讀書月的科學、深入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指導和保障。倡導全民閱讀已經成爲深圳公共文化政策的重要內容,成爲深圳努力建設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的重要手段和目標。深圳一系列推進全民閱讀的舉措,加快促進「書香深圳」的培育和成長,繼續發揮了「排頭兵」的作用,引領全國。

  ——率先實現閱讀立法,開啓全民閱讀法治化進程。全民閱讀長效機制的建立,閱讀立法是根本。深圳在這方面率先做出了探索。經過反復調研論證,《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于2015年12月24日經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于2016年4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國內城市閱讀推廣領域首部運用地方立法權制定的法規,目的是以法律形式爲全民閱讀做一個頂層的制度設計,一方面可以把這些年來深圳全民閱讀的優秀做法和經驗用制度鞏固下來,爲以後全民閱讀持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通過相關法規以及創新政策,更好地推進全民閱讀工作。《條例》明確和規範了政府及與閱讀相關的部門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行爲和義務,保護每個市民的閱讀權利,爲市民閱讀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源、産品和服務,從而推動公共閱讀服務水平的提升,使深圳推動書香城市建設更具剛性和約束力。

  三、深圳推廣全民閱讀活動的未來設想

  深圳的全民閱讀,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差距。比如,目前深圳居民年均閱讀紙質圖書的數量爲8.94本,以色列居民年均閱讀紙質圖書數量爲64本,俄羅斯爲55本,日本爲40本,法國人爲20本,而匈牙利每500人就有一座圖書館。深圳與這些發達國家、地區相比,仍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繼續發力,堅持質量型、內涵式發展,在提升國際化、質量標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新亮點。

  ——進一步推動民間閱讀的培育發展。對民間閱讀組織給予更多的關注,加强文化導向管理,從資金、場地上給予更多支持,推動民間閱讀組織自由健康成長;充分發揮民間閱讀組織作用,夯實城市閱讀的基石,通過閱讀組織的自覺帶動,使廣大市民閱讀活動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同時,閱讀組織的發展使全民閱讀真正實現由政府倡導向社會自覺推動的轉變。今後,可考慮評選最佳閱讀企業、最佳閱讀學校、最佳閱讀社區等,使全民閱讀活動不是少數人的小圈子活動,是全民的閱讀活動。

  ——進一步加大閱讀場館建設。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文化戰略發展規劃新藍圖,幷且通過《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這一綱領性文件貫徹實施。將書城、書吧建設作爲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載體,積極推進「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規劃建設的落實,對原特區外書城在培育期內每年給予500萬元專項補貼,幷確定了在深圳原特區外5個區,一個區建一個新的書城,市政府總共投資20個億,由出版發行集團再出20個億,深圳書城模式將在全市每個區呈現。同時,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圖書館之城」建設,健全市級中心館、區級總館、街道分館和社區圖書館四級網絡體系,推進公共圖書館服務全覆蓋。大力實施數字圖書館工程等,推動公共服務數字化,實現文化「一站式」服務,力爭到2020年,閱讀場所遍布全市,閱讀資源便捷獲取,讓城市到處彌漫書香,讓書無處不在。

  ——進一步開展系統科學的閱讀研究。爲加强全民閱讀研究與推廣,深圳于2015年1月專門成立了「深圳市全民閱讀研究與推廣中心」。該中心是深圳市首個專事于全民閱讀理論研究及成果推廣的事業性機構,目前該中心已編寫國內首個城市年度閱讀藍皮書,連續兩年對外發布「深圳閱讀指數報告」。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將陸續開展城市閱讀的各種專題研究,特別是加大對數字閱讀、親子閱讀等的重要調研,同時,啓動全民閱讀基金的科研認證。努力使閱讀推廣活動更加科學、系統,更具戰略眼光。

  ——進一步關注未成年人及留守、流動兒童閱讀。未成年人是城市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要積極推動全社會都來關注未成年人讀書,只有這一批人都熱愛讀書,我們這個城市才有未來和希望。「少兒閱讀是全民閱讀的基礎」已經成爲全社會的共識,很多國家都將青少年閱讀提升到戰略高度,讓孩子從小養成愛看書的習慣,從下一代開始實現全民閱讀的目標。個人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是從小養成的,幷且影響終身。所以,讀書要從娃娃抓起,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出更多的讀書種子。此外,要著力保障特殊群體、困難群體的基本閱讀需求,包括著力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城市流動兒童的基本閱讀需求。下一步要通過贈書獻愛心、組建閱讀志願者等活動,對深圳留守、流動兒童捐建閱讀活動室,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以閱讀傳遞溫暖,引領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

  ——進一步發揮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影響力。加强與深圳國際友好城市、全球創意城市網絡、「一帶一路」國家和國際華文地區的城市閱讀交流與合作。邀請國際友城等參與讀書月活動,形成充分的城際閱讀交流。我們要爭取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成立全民閱讀的二級機構,探索建立全民閱讀國際平臺。同時積極推動深圳閱讀文化走出去,推動已經形成比較優勢的深圳書城、書吧外溢發展。

  ——進一步培育深圳全民閱讀的長效機制。讀書活動現在已成爲全社會的共識,各地都在發動,現在需要的是如何由發動走向深入,對此,長效機制的建立尤爲關鍵。深圳全民閱讀活動要深入地開展必須從長效機制著手,建立長效的運作機制和支持系統。一是資金保障上,不僅政府財政要加大投入,更重要的是要調動社會資本,如建立閱讀基金,爲閱讀活動提供資金保障等。二是深圳的全民閱讀工作已進入了法治化的新階段,硬件方面要加快閱讀空間、場館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力度,軟件方面要儘早出臺落地一系列配套文件和相關措施,包括組織擬定全市全民閱讀發展綱要、推動民間閱讀組織建設、組織指導我市全民閱讀活動等等。三是引導部分市民先形成閱讀自覺,逐步帶動更多的群體和組織參與閱讀,繼而推動整個社會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

  在深圳中心書城,有一間24小時書店,夜幕下,總有讀書人愜意地徜徉在書海中。從2006年11月1日開業至今,這家中國內地堅持了最久的24小時書店已有10年「不打烊」的紀錄。閱讀之燈,永不熄滅,是文化的價值,閱讀的價值,烘托出城市的偉大和光榮。但願深圳的閱讀之燈,永遠璀璨明亮;期盼深圳的全民閱讀,走向更爲寬廣的未來,爲全國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繼續探路。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