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中国风险投资的窘境:钱太多,有价值的好项目太少

2017-05-09
来源:miethod

  编者按:近年来,大家都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资本寒冬”,风投砸钱似乎没那么狠了。但事实上,风投从来不缺钱,只是找不到好的项目而已。现在,市场上的几个被认为前景好的公司都获得了巨额投资。BEAM上的一篇文章 "Venture-Capital Quandary: Too Much Money Chasing Too Few Ideas" 讨论了这个现象,分析了摩拜、ofo获得的大笔融资背后的故事。

  从餐饮外卖到上门按摩,2015年的中国风投行业掀起了一股涌向上门服务类O2O应用的热潮。在那之后,业内人士本来以为,提供给初创公司的资金会进入“资本寒冬”。

  事实上,对于其中一些原本受热捧的初创公司,资本确实冻结了,这强迫他们收缩或与竞争对手合并。但在中国,资金是从不短缺的——中国的风投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钱太多,而有前景的项目却太少。

  投资数据库pedata.cn的分析师Fang Zhan认为,“与其说是资本寒冬,不如说是资本干旱”。

  由于投向其他行业的投资回报不断减少,加上北京为了刺激缓慢经济增长而打开了信贷限制的政策激励,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有大量的资金已经涌入了科技行业。政府和投资者都希望能通过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驱动点。

  据pedata.cn调查,去年2438家新兴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投出了1.37万亿元的高额数目,而这个数字在2015年只有784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笔钱的大部分来自323个由政府主导的基金。

  去年,大量的资金投向了初创公司,仅在中国就有70多个新公司进入市场。据科技部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有131个“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公司),比美国多出30个——这个数字也创造了“独角兽”数量的新纪录。

  业内人士都不愿意把这些数字与“泡沫”二字联系起来,但私下里,的确有很多人认为这个估值情况是疯狂的。

  目前,行业中最受投资追捧的两个目标分别是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这两种共享产品的收费大概都是每小时一元。

  “小黄车”Ofo在日前宣布,已获得蚂蚁金服的一笔投资。虽然这笔投资的金额并没有没有被透露,但Ofo的创始人在上周告诉CNBC,现在,Ofo的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而作为Ofo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摩拜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已被投资者宣布为“独角兽”。

  Ofo和摩拜只是中国市场上几十家共享单车运营商中的两家。众所周知,这一行业的竞争极为激烈,为了赢得用户,各家公司都前赴后继地加入烧钱行列,为用户提供大量补贴,有时甚至能享受免费乘车。但是,这种策略在需要付出大量的现金的同时,能得到收入也很少。

  面对共享单车混乱而疯狂的价格战,一位摩拜的早期投资也感到无奈:“别问我这种商业模式怎么能持续下去,我也不知道。”

  摩拜曾经表示,自己拥有365万辆自行车的业务规模和其移动平台的先进技术平台是让投资者趋之若鹜的两个因素。但天使投资机构Plum Ventures的创始人Wu Shichun确认为,大量涌向共享单车行业的投资只能体现现在市场上有投资价值的项目的匮乏。现在,共享充电宝的初创公司获得了大量的投资也能说明了这一问题。据IT 桔子透露,仅4月份,9家共享充电宝公司募集到的资金总和就达到了1亿元。Wu Shichun表示,Plum Ventures也投资了其中一家公司,因为他认为这个这个项目非常有潜力。

  但其实,投资者在频频的大手笔之后,却并不确定如何收回这些资金。和美国一样,中国公司的上市情况也处于低迷状态。根据pedata.cn的报告,2016年,中国只有291家公司进行了IPO,是2013年以来的最小数量。 由风投公司投资的843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去年也仅有7家进行IPO。

  即便如此,大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向还是为不太知名的投资者及新兴投资者提供了跟投的可信度。

  IT桔子表示,摩拜在1月份的最新一轮融资中,吸引了红杉资本,TPG,腾讯和富士康。Ofo的投资者则包括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滴滴,来自纽约的对冲基金Coatue和现在的蚂蚁金服。其实,一些投资者希望Ofo和摩拜最终能分别被腾讯和蚂蚁金服收购,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移动支付服务,共享单车的用户可以成为他们新的客户群。

  清科CEO倪正东认为,现在行业内的根本问题之一是推动科技行业投资者的心态跟随时代转变,不要只着眼于当下。“这么多钱,如果都砸在一个地方,那这个行业里肯定出了大问题。”

  本文来自翻译:beam.biz,出处:http://36kr.com/p/5073949.html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