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文化產業應主動擁抱人工智能

2017-07-26
来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文化產業應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新紀元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領域驟然升溫。隨著各大公司紛紛布局謀篇,人工智能成為了以騰訊、阿裏巴巴、百度為代表的各大互聯網企業創新角力的新戰場,甚至百度直接將企業自身重新定位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7月8日,隨著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內的人工智能熱達到了新高潮:人工智能正式成為國家戰略高度上的未來發展方向。

  從人類技術發展乃至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無穎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那么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此產生:當文化產業的從業者站到了人工智能新紀元的起點上時,我們應該拿出什么樣的態度對待這項顛覆性技術?

  筆者以為,首先需要有關人士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影響。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至今,年均增速與總產值均保持較快增長,其總體規模著實不算小;然而,由於該產業本身更多面向生活需求領域,其特性是處於技術推進傳導機制的末端,因而很多人在潛意識裏並不會把重大技術突破與文化產業的發展直接聯系起來。尋常的科技改革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像人工智能這種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技術革命。然而在當今社會,重大技術突破的影響范圍正在不斷擴大,而且其從基礎科學領域擴散到生活消費層面的“傳導”速度也越來越快,就像大數據、雲計算,早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文化產業亦是如此,如今業內最為火爆的應用無一不是得益於近幾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因此,與其說將人工智能與文化產業聯系起來是一個關乎技術應用和擴散的問題,倒不如說這首先是一個意識和理念的問題。

  此外,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一項要全面改變人們生活的重大技術進步,最終必須落實到該技術的應用上來。事實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已經清晰地表達了這一觀點:“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曆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並創造新的強大引擎,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而這一點,正是文化產業可以著力的領域,恰如時下流行的“多屏時代”概念,縱然屏幕的設計、制造和量產主要與生產技術有關,但這一概念若想真正完全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是必須“以內容為王”,由是就必須借助文化的力量。

  正如當下“文化+”式的融合發展背後所折射出的意義,我們應當意識到,今日在“融合式發展”理念帶動下的文化產業,早已超出國家統計制度與行政管轄范疇下的行業分類,更已脫離傳統思維中“條塊化”、封閉式的行業概念,成為了必須與“高精尖”掛鉤的綜合性現代產業門類。由是,國內文化產業應當乃至必須緊抓時代機遇,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新紀元!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