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

蔡瀾摯愛的老城 今生非去不可

2017-07-26
来源:Feekr旅行

  對於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

  因為這可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

  潮汕美食

  這裏的一碗白粥,也是極具藝術感,上百種雜鹹供你選擇!白粥配雜鹹,就能讓你愛上潮汕的早晨。

  潮汕蝦粥

  這裏的一鍋潮汕蝦粥,可以讓一個生病了兩三天的人瞬間痊愈,胃口大開。

  牛肉火鍋

  這裏的一份牛肉火鍋,可以讓你感受前所未有的牛肉口感——入口即化,更能因為它的配醬而升華一切。

  潮汕街頭

  除了美食,這裏是一座富有電影質感的老城,走在老街道上,總會不自覺地跑神,一位自己掉進了台灣的電影場景裏。

  在極具韻味的嶺南老城裏,品味各種讓舌尖高潮的美食,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今天就跟著飛行家@Janine,帶你走一趟廣東潮汕~

  為什么對於吃貨來說

  潮汕是一個“非去不可”地方?

  真正產生對潮汕“非去不可”的沖動來源於一部又一部紀錄片和美食節目,以及兩個重要的推動人物——祖籍潮州,身邊永遠不缺美女的“食神”蔡瀾;因為一部紀錄片為人所知,憨厚笑容和機智幽默並存的“掃街嘴”陳曉卿。

  美食節目《蔡瀾逛菜欄》

  年代久遠的美食節目《蔡瀾逛菜欄》,蔡瀾和兩個漂亮姑娘從汕頭海鮮市場開始逛遍大街小巷。出現了無數讓人不停咽口水的美食:甜的鹹的各式米粿,到糯米豬腸、魚飯、白粥的一百多種配菜,以及潮汕功夫茶……

  阿禮牛肉

  後來在爆紅的《舌尖》系列裏,不論是一語帶過的潮州春卷,還是帶入了人物故事的蠔烙、糖蔥薄餅、熏鴨脯、鹽焗雞和魚丸紫菜湯,當食物被賦予了“粒粒皆辛苦”的人情味,“飲食”和“文化”相關聯後,對於潮汕美食,自然就多了一分味道。

  談話節目

  再後來,在常看的一檔直男癌談話節目裏,有一期關於飯局的討論,陳曉卿和梁文道都對潮汕美食給出了很高評價,甚至升華到至高地位。陳曉卿說,沒有去過汕頭的人不可以自稱為美食家,因為從魚生到肥酒,那裏遺留了秦朝至宋朝的美食文化,“汕頭是中國美食界一座孤島。”

  有質感的老城韻味

  彷如電影鏡頭裏的老街老巷

  潮汕街頭

  抱著滿足味覺的目的來到潮州,卻首先愛上了這座小城裏無數街巷營造出來的電影質感。回到這樣的老城,環顧四周完全談不上“精致”和“美”的地方,卻讓人感到無比自在。潮州最迷人的地方,不僅僅在於種類繁多的美食,還在這些彼此交錯縱橫的小巷與街道裏。

  潮汕街頭

  街上看起來人來人往卻感受不到擁擠,生活在這裏的老年人悠閑,年輕人忙碌,孩子們享受著快樂,小巷子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直徑。幾年前曾在廣州小住,每當走進這樣的街巷,會不自覺開始邁起小碎步,姿態扭捏起來,幻想自己是夏日嶺南深居簡出的西關大小姐。

  || 牌坊街

  牌坊街

  牌坊街是潮州最有名的街道,位於市中心,似乎所有街巷都最終通向這裏,自然是潮州的第一站。街道很長,豎立著22塊牌坊,每塊牌坊記錄一段輝煌的過去,紀念那些曾經“光耀門楣”的人。從街頭走到街尾,幾乎就可以吃遍潮州大部分種類美食。

  騎樓

  潮州街道兩旁是一種叫做騎樓的嶺南建築,源於南洋。上面是樓層,下面是可以穿行而過的長廊,長廊中各類商家鱗次櫛比。佛具、陳皮、涼茶、中醫、鹹水粿……都是商鋪招牌上常見的詞彙,有些騎樓看上去已經十分老舊了,卻仍然可以為過路人遮風避雨,為小商販們維持生計。

  || 甲第巷

  甲第巷

  除了騎樓,明清舊居也是潮州的獨特建築形式,集中分布在十條街道上,這些老街已經成為文化遺產。甲第巷和興寧巷就是其中兩條。

  甲第巷

  甲第巷是牌坊街的一條“支路”,只有兩百米長,非常安靜的一條小巷子。在所有古巷裏,甲第巷名氣最大,幾座老宅子上懸掛著巨大牌匾,一看就知道這裏曾有一段極風光的過去。斑駁老舊,別有韻味——倒是非常適合拍照。

  || 興寧巷

  ▲一家裁縫鋪子,打開窗戶就是大街,路人隨時可以伸進腦袋去跟老板打聲招呼。

  興寧巷是與甲第巷並行靠北的一條小巷子,與甲第巷同列潮州十大名巷,看上去更加安寧樸素。這裏唯一熱鬧的宅子就是一家叫吳祥記的餐廳。

  ▲在路邊休息的三輪車

  潮州的交通工具主要為摩托車、自行車,三輪車大概是專門為外地遊客准備的。

  || 西馬路

  西馬路

  西馬路是疲憊之際無意闖入的老街。從街頭走到結尾,它已然成為我在潮州老城最愛的一條街。

  西馬路

  在關於潮州的攻略文章裏,這條路是作為美食聚集地出現的。我們的確在這條街上品嘗到了不少驚喜,“有名的”比如蔡伯糯米豬腸,“好吃的”比如沒有名字的肉粿、甜粿和白粥。

  街道居民

  但我最喜歡的,是街道本身。

  西馬路街道

  剛走進西馬路,以為無意中闖入了台灣電影。天蠍座的張士豪騎著腳踏車、背著左搖右晃的書包向我招手,牙齒可真白……再走一陣子,又覺得自己闖入了賈樟柯的領地,歪著腦袋四處晃蕩的梁小武正與我擦肩而過……

  可當我回過神來,看看四周的人,不慌不忙招攬生意的小攤主,翹著二郎腿看報紙的老中醫,邊包粽子邊跟街坊聊天的阿婆們,皺著眉頭翻書的書店老板,摩托車後座上手捧玫瑰的花裙子小丫頭,在路邊和弟弟一起澆花的小男孩們,還有幾個像我們一樣四處張望的遊客……這些片段已經拼湊成了一部好看的電影。

  潮州還有很多窄小破舊的小巷,卻有很好聽的名字——杏花巷、水晶街、布梳街……就連坐大巴客運站都叫“西門古車站”,頓時升起一股跟破敗對立的詩意。

  五道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

  蔡瀾形容香港街邊美食時說,街邊小食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更是香港美食的極致所在,因為它“只靠食物本身為招牌”,就能在飲食激烈競爭的香港生存,必定有其絕活。把這段話裏的“香港”換成每隔百米就有一家百年食肆的“潮州”也沒什么不妥。

  在有質感的老城韻味之外,美食才是這次旅行的最重要部分。和朋友出發之前就約定好幾項原則,“特色為主、少食多餐、盡量步行”。我們以每日5-6餐的效率品嘗著這裏的食物,連齋飯都沒有放過。關於這幾道我個人最念念不忘的美味,想來想去無法排名,幹脆以時間順序交代。

  || 胡榮泉老店鴨母撚

  第一道“念念不忘”,是牌坊街胡榮泉老店裏的鴨母撚

  。胡榮泉老店名氣很大,一進門牆上的大字似乎在告訴我們,“這道鴨母撚,你們非點不可。”

  鴨母撚

  鴨母撚是一道類似湯圓的甜品,但比湯圓花樣更多,每一顆丸子味道都不一樣,有兩顆湯圓格外大,分別包裹了紅豆沙和綠豆沙,丸子形狀也不規則。除此之外碗裏還有鵪鶉蛋、銀耳、蓮子、百合、白果、綠豆等,對於我倆這種喜歡清甜口味的粵菜死忠粉,鴨母撚的確很對味。

  胡榮泉的春卷

  另外,胡榮泉的春卷跟鴨母撚一樣是主打產品,外皮酥脆,內餡既不是平時吃的紅豆沙,也不是蔬菜素食,而是去皮的綠豆,配冬菇、蝦米、肥豬肉,鹹香口味,好吃不膩。可當主食,又可當點心,跟鴨母撚搭配非常完美。

  || 白粥配雜鹹

  第二道“念念不忘”,是清早西馬路街邊的一碗白粥。

  早餐“白粥配雜鹹”,這是潮汕人的摯愛。潮汕人稱粥為糜,煮粥時候一開鍋就關火,然後蓋好蓋子把粥一直悶成漿糊狀。潮汕白粥最厲害的是它的配菜,潮州人叫“雜鹹”,常見的雜鹹居然有一百多種!最具代表性的是蘿卜幹、橄欖菜和“魚飯”……

  早餐鋪子

  那天早晨,我跟朋友路過西馬路邊一家早餐鋪子,臨時起意決定嘗一嘗這裏的白粥,老板先為我倆盛好了粥,接著打開旁邊用紗布遮擋的小桌台讓我們從中選擇配菜,我和朋友著實被驚呆了……配菜種類之豐富簡直壯觀。

  潮汕小菜

  潮州小菜有一個奇妙之處,就是入口之前,完全無法判斷到底是鹹菜還是甜菜,每當舉起筷子想要品嘗眼前的“榨菜”究竟有何高明之處時,吃到嘴裏居然是甘甜的……

  || 潮汕蝦粥

  潮汕蝦粥

  第三道“念念不忘”,是傍晚在南較路邊吃的一鍋潮汕蝦粥。

  關於把這道食物列進前五名,我和朋友存在爭議,璐璐認為她在杭州吃過比這更棒的。不過對我來說,之所以對這道蝦粥念念不忘,除了味道好之外,還因為一部分情感因素。

  潮汕蝦粥

  記得剛來北京的第一餐,就是朋友極力推薦的一家潮汕砂鍋粥。那時候正趕上冬天,我跟朋友在店裏邊吃邊聊彼此近況,有說有笑開心得不得了,粥的味道我忘記了,朋友帶來的暖意我倒始終記得。

  蝦粥

  第二個故事就是這鍋蝦粥。來潮汕的前兩天我並沒有休息好,因此身體和頭腦一直處於分裂和遊離狀態。直到遇見這鍋蝦粥,喝完一碗,頭痛瞬間消失,忽然覺得胃口都被重新開啟了,接著這鍋蝦粥的五分之四都進了我一個人的肚子……

  || 福合埕牛肉火鍋

  第四道“念念不忘”,大名鼎鼎的福合埕牛肉火鍋。

  潮汕地區全民愛吃牛,他們對牛的分解,比西方人更加講究。吃完第一口牛肉,第一次體會到,牛肉是可以用“入口即化”來形容的。

  牛肉

  福合埕牛肉店裏的牛肉每天新鮮宰殺,一小時內送到店裏,牛肉鮮得還會動。有的部位的肉非常少,去得早才或許有機會吃到。一片牛肉入鍋只要六秒鍾即可食用,為了還原食材本來的味道,用清水牛肉湯作為鍋底,不加任何佐料。

  沙茶醬

  讓我們吃驚的不只是牛肉的鮮嫩,還有店裏獨家調制的沙茶醬,口感勝過之前吃過的所有,濃鬱甘甜但沒有一丁點膩味,牛肉的“嫩”完美搭配了沙茶醬的“甜”。

  手切牛肉

  潮州牛肉注重刀工,一定要手切,在這家店外臨街的玻璃窗裏,有幾位師傅站在砧板前切牛肉,以體現店裏牛肉是現切現賣,絕對新鮮。即使略帶表演性質,但是牛肉的味道確實足以征服食客。

  || 老姿娘夜粥

  第五道“念念不忘”,長平路上的老姿娘夜粥,推薦生醃蝦和鹵水鵝肝。

  老姿娘夜粥是汕頭一家24小時營業的大排檔,生醃海鮮最受歡迎。這一頓宵夜中,在點餐上花費的時間最久,因為食品種類實在太多,生醃系列、鹵味系列、魚飯系列、米粿系列、油炸制品、海鮮水產、蔬菜……最後我們只得求助美食類app,斟酌之後選擇了白粥,生醃蝦和鹵水鵝肝。

  鹵水鵝肝

  第一道鹵水鵝肝,細膩軟嫩到以為自己吃的是舌頭,一定要搭配加了蒜粒的白醋,大蒜用來提味,白醋則完全去掉了鵝肝的肥膩。第二道,選擇了看起來相對“清新”的生醃蝦,沒想到鮮甜的口感,讓我倆吃完第一口就停不下來……

  生醃海鮮

  潮汕人精通十八般海鮮烹調手藝,卻對生醃情有獨鍾,他們認為,生醃能最大程度保留海產的鮮味。生醃海鮮是將海鮮浸在用豉油、辣椒、蒜頭、芫荽等制成的醃料中,有的醃一天,有的即醃即吃。生醃配料還有其他講究,比如下魚露提鮮,加紅糖增甜,放南酒去腥等等,如此種種,對於保留食材“鮮味”的能力,的確佩服潮汕人。

  除了這幾道“念念不忘”

  潮汕當然還有其他值得一提的美味

  || 鹹水粿

  ▲五塊錢一盒的鹹水粿

  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鹹水粿,形狀像一個個小碟子,這是用米漿做成的粿皮,裏面放上鹹味菜脯幹,否則只吃粿皮無味,只吃菜脯發膩,中和一下味道還是不錯的,但多吃還是會膩。

  || 潮州腸粉

  ▲超大份的潮州鮮蝦腸粉

  潮州腸粉跟我們以前吃過的腸粉從外形到味道都不一樣,平時在廣式茶樓吃腸粉,無論哪種口味都切成小段淋上醬油,在潮州吃的鮮蝦腸粉卻是“一整坨”,腸粉包裹內餡,外面淋得居然是花生醬。

  || 粽球

  ▲裹粽子

  鹹粽子

  潮州人管粽子叫粽球,甜鹹口味都有。鹹粽子內餡有香菇、蝦米、灌腸、鹹蛋黃、蓮子、豬肉等,甜的有甜糯米、烏豆沙、白果、瓜丁等,也有兩種口味的“雙拼粽球”。作為吃慣了甜粽子的北方人,的確有點吃不慣肉餡的鹹粽子。

  || 汕頭楊氏杏仁茶

  ▲汕頭楊記杏仁茶的黑芝麻糊味道香甜,非常推薦。

  汕頭楊氏杏仁茶我們倆是慕名前往,本是沖著杏仁茶去的,卻被店裏香甜的黑芝麻糊徹底征服。旁邊坐著一個4、5歲的小女孩,吃完仰起頭,半張臉都是黑芝麻糊,超可愛。

  || 十八曲老二魚餃

  早晨起不來床,璐璐跑出去買來魚餃和魚面當早餐。

  || 豆花

  ▲賣相一流的彩色豆花

  豆花和芝麻糊是非常推薦的甜品。我們在牌坊街吃的網紅店“豆花家”,隊排一直排到了大街上……豆花清淡涼爽,在炎熱天氣喝上一碗的確身心舒坦,可惜雖然賣相驚豔,但味道其實平平。

  || 涼茶

  涼水店

  除了食物,在整個嶺南地區,涼茶也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積只有一間屋子大小的涼茶鋪遍地都是,當地人管這叫涼水店。

  涼水店

  裝修通常十分簡單,店門前擺著一排保溫壺,上面帖著各種涼水的名稱,如蛇舌草、山葡萄、板藍根之類,價格便宜,幾塊錢一碗,旁邊放著免費給客人品嘗的陳皮。

  ▲“褲頭方”是汕頭很有名的涼茶連鎖鋪子

  即便是交通再擁擠,心情再焦灼,經過這些街邊的涼茶鋪子,心中燥火就會神奇的降溫。

  可走走逛逛的“景點”

  之所以把“景點”這么重要的部分放到後面,是因為關於景點的照片質量低下、庫存不足,而對於景點記憶的保留,主要依賴文字。在潮汕,除了潮州的牌坊街,稍微體驗和觀賞過的地標景點,只有以下四個。

  || 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

  潮州廣濟橋名氣,在於它的身份——中國四大古橋之一(另外三個是趙州橋、洛陽橋和盧溝橋);它的獨特之處在於結構——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通俗點說,就是可開可合,開啟時可通航可泄洪。

  廣濟門城樓以古城牆為台基,穩固且壯觀。

  廣濟門城樓

  我們去的時候剛好太陽開始落山,白天看起來黯淡無光的玻璃瓦和紅色牆壁,在黃昏的夕陽和燈光的映襯下,開始漸漸營造出“雕欄玉砌、瓊樓玉宇”的氛圍,在整座老城中格外耀眼。

  || 潮州西湖

  潮州西湖

  潮州西湖的曆史,被人濃縮成這樣一句話:“始於唐、著於宋、毀於元、盛於明、蕪於清、民國不清不明,於今湖綠波平。” 在潮州西湖公園裏乘涼走動的,大部分都是當地人。

  ▲好友璐璐背後的就是涵碧樓

  景區裏有很多詩情畫意的名字,西湖魚筏,湖心亭,處女泉水,鳳棲樓,芙蓉池……這些好聽的地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走過了幾個。只有離大門不遠的涵碧樓給我留下了確切印象,純白色的西式洋樓,在大片的綠色中尤為矚目。

  || 許駙馬府

  許駙馬府在離西湖不遠的地方。

  駙馬府的大門一點都不氣派,屋簷也並不高聳,門檻幾乎跟椅子一般高,這是潮州特有的建築風格。而這座宅子真正的身份和價值,是潮州現存最早的“府邸式”民居。至於宅子裏面,大戶之家,並無特別。

  || 汕頭老城區和小公園

  老城區的騎樓,是汕頭地區保存最完整最密集的。

  潮汕老街

  小公園建在老城區裏,以一座中山紀念亭為中心,幾條歐亞及南洋建築風格的老街,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巴黎就是這種模式),它們是汕頭曆史上商業繁華的見證。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