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眾宮廟何以上凱道?

2017-07-28
来源:香港商报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台灣的環保署推動「宮廟減香」,引發中南部廟宇懷疑蔡英文當局要「滅香、封爐」,發起「你禁香,我進香」的串連抗議,相約723前往凱道游行,經蔡當局緊急動員滅火,活動改成宗教嘉年華。稍早前,「滅香封爐」傳聞已引爆台灣社會極度不安,在燃眉緊要關頭,蔡英文怒責「內政部長」宣導不力,然而僅是因「內政部」與宮廟溝通不夠,廟宇便串聯動員信徒上街嗎?其實,主因蔡當局一連串「去中國化」舉動,讓減香政策立即在網絡上引發「去中國神明」的聯想。民間發動「護香火、護傳承」,其核心精神是想守護傳統文化。

  大炮打小鳥

  事實上,民間口耳相傳蔡當局企圖「滅香封爐」,時間至少有一個月之久,護香行動也已醞釀一個月,而號稱最會溝通的蔡當局,卻是火要燒進后院才急着滅火。試觀蔡當局難道沒有受到環保團體的壓力,因而在其他渠道說出類似「零燃燒」、「尋找替代拜香與金紙」的言論?官僚是否為了討好環保團體,而不負責任地到處放話?顯見廟宇信徒的口耳相傳并非空穴來風,癥結在於蔡當局慣於以選票考量作為其核心價值,因而尚未滿足環保團體的需求,卻又激怒了宗教團體。

  事實上,減香行動本身沒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應該是環保署動用《空氣污染防制法》這尊「大炮」,來炮打宮廟空污這隻「小鳥」,這就是行政法上所說的不符比例原則。無怪乎,最早發起的雲林北港武德宮抗議蔡當局不重視汽機車及工業污染,卻一再以空氣污染為由,要求各宮廟減香,他們只想表達燒香、燒金紙是中華文化傳統的宗教習俗,香火不能斷。其實,環保署在推動減香之時,是否應該先從大多較會造成污染的進口香之品質進行嚴管,而非一味的將空污大帽冠在宮廟焚香燒金紙的行為上?環保健康與尊重民俗并非不可兼顧,只是主管機關訂定管理措施前,須有更多的「科學數據」依據,并據此提出可行計劃,俾讓民間有所討論和遵循,而非以為下達一紙公文就能達陣。

  去中國化政策惹疑雲

  再進一步言,在避重就輕的空污管制政策下,本應以自願、獎勵、引導的方式來逐步改善的民間習俗,居然也受到蔡當局公權力的介入,成為《空氣污染防制法》的重點「防治項目」,這就是政策錯置的結果。更何况,在環保議題上咄咄逼人與無限上綱,是民進黨留給民眾的長期印象。復以各縣市環保局大力提倡減少焚香,還針對各大宮廟進行空氣品質調查,加上環保署欠缺溝通,當然會讓各大宮廟起疑心要「滅香封爐」,顯見蔡當局溝通能力不足。

  尤有甚者,蔡當局不知因勢利導,一紙公文就要改變民間千百年的習俗,可見渠等無視燒香燒金紙在民間信仰系統中的脈絡,反而以污名化的方式,將民間信仰習俗打成空氣污染的元凶,甚至指為「迷信」的落后象徵。其實,在中華文化中,香火一向具有家族繁衍與傳承的重要意義。此次宮廟集結凱道,訴諸「香火不能斷」,蔡當局卻斥之為網絡謠言,殊不知,在蔡當局一連串「去中國化」的政策下,要求這些廟宇減香,加上極端獨派甚至質疑媽祖,信眾很自然地與不拜黃帝、不拜孔子、不拜鄭成功相連結,民眾更擔心「香火會被斷絕」。值得注意的是,「內政部」正研訂「宗教團體法」草案,要立法管宮廟等宗教團體的香油錢等捐款與人事,引發宗教界還有另一把火在燒,此次眾神上凱道,難免也是反宗教團體法的起手式。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