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從名人臉到整容業:媒體對“臉”的生產與消費

2017-08-08
来源:澎湃新聞網

  當人出現在圖像中時,人臉總是成為圖像的中心。而與此同時,臉卻仍以其特有的鮮活和生動,與一切將其固化為圖像的嘗試相對抗。藝術史學家漢斯•貝爾廷在《臉的曆史》一書中,從石器時代最初的面具開始,以現代大眾傳媒制造的臉為終點,發掘出了征服臉的嘗試。生命不斷地進入圖像,最終卻與一切再現規范和闡釋標准相對抗。澎湃新聞經北京大學出版社授權,刊出《臉:對媒體臉的消費》一節,以饗讀者。

  臉的曆史在媒體時代以一種新的方式得以延續。媒體社會無止境地消費著它所制造的臉,這些人工制品與最尖端的圖像生產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相結合。可以說,媒體臉已將自然形態的臉逐出公共領域,最終演化為一種對鏡頭記錄和電視轉播習以為常的面具。媒體為觀眾制造著各種關於臉的陳詞濫調,它們作為某個人的替身出現在公共領域。臉的技術生產最終通過數字革命而實現,由此制造出一種與真實身體不再相關的人工合成的臉。“虛擬臉”(cyberface)一詞的出現已然表明,臉不再涉及相似性以及對真實的描摹。

  媒介上的臉部圖像史

  對於擁有短暫回憶的一代人來說,臉的圖像史似乎與先後經曆了攝影、電影和電視時代,又在互聯網(如“臉書”[Facebook])時代暫時達到頂峰的現代媒體史相重疊。如今的媒體正以不斷加快的頻率滿足著消費者對臉的需求,在全球化時代,臉的傳播已超越了文化間的界限。然而,在大眾傳媒炮制的鋪天蓋地的圖像中,臉卻成為一種稀缺之物。過度的生產使臉趨於模式化、扁平化,變得日益空洞和貧乏。法國電影評論家甚至指出,從電影中常見的臉部特寫可以看出,具有人性特征的臉正在悄然消逝。

  作為圖像史的臉部曆史在今天面臨著一個問題,即這種討論是否在圍繞同一個主題而展開,臉的曆史是否在經曆了一切斷裂之後仍在延續。“臉性社會”(托馬斯·馬喬語)以圖像的泛濫來對抗公共領域內真實面孔的缺席,圖像取代了臉並與之展開角逐。《生活》雜志早在1937年創刊之初,就將“臉”設置為一個核心主題。臉成為了主宰娛樂業和新聞業的一種無可爭議的流行時尚,雖然它所生產出的僅僅是面具,且只允許觀眾充當被動的消費者。即使在生命科學中,個體的臉也不再引起研究者的關注,其原有意義也一並喪失。關於人的類型或人體系統的問題被直接訴諸大腦,研究者開始在器官上而不是在某個具體的人身上尋找答案。但大腦中幾乎“看”不到與面相學和臉部表情的舊日圖像相一致的東西。

  媒體社會裏的臉屈從於政治與廣告邏輯,大眾媒體——一個顧名思義的概念——提供的是一種作為商品和武器的臉。被媒體不斷傳播的名人臉與大眾的無名臉之間,存在一種隱匿的相互作用。作為面具而產生(或者說被“制造”出來)的臉,使媒體對臉的消費得以維持。與此同時,一種對臉的私人消費正在互聯網上蔓延開來,人們紛紛將自己的“臉”放到網上供人觀賞,仿佛在參加一場永不結束的虛擬狂歡。早在半個世紀前,居伊·德波(Guy Debord)就提出了所謂“景觀社會”(société du spectacle)的概念;眼下,舊的公共及私人形式正在被一種作為平行世界而出現的新的景觀社會所取代。

  由於死亡成為一種禁忌,個體的臉在今天不再被用作死亡的見證。亡故親友的照片仍舊讓人想到生命凋零的悲哀,已故公眾人物則在媒體上再次綻放笑容——他們在世時就早已是新聞報道中的常見素材。這些人在生前即已成為存放在媒體公司的圖片庫裏隨時備用的面具。在其死後,不再有新的面具補充進來;從這一刻起,這些面具只能作為沒有生命的影像資料而存在。

  但這個結論尚需加以限定。正如羅蘭·巴特在《神話學》中所強調的,天然的臉上仍舊刻下了一道道生命的印記。人們很容易陷入臉的話語,而主導這一話語的卻是一種頗可懷疑的觀點: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一切都已不同以往,臉的曆史不是一脈相承、從未割裂的。聽上去,富有生命的臉似乎已被簡單的刻板形式所取代。此外,這種觀點還制造了一種錯覺,仿佛以往時代並不存在“名人臉”這樣一種東西。而事實恰恰相反,自從與臉相關的社會規范形成後,名人臉就一直存在。時下,關於臉的討論陷入了矛盾的泥淖而無法自拔,但這其中卻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意圖,即在這一史無前例的時代轉折點上,以新的理論進行自我調整並以此引起關注。如果我們要面向媒體社會,且不將它理解為與臉部圖像史全然割裂,就必須以“名人臉一直存在”這個論點作為前提。

  雜志:新面孔、明星臉、無名臉

  要想談論大眾傳媒時代被廣為傳播的臉,必須首先談及媒體本身。20世紀的媒體史雖然並不發端於美國的平面媒體,卻從中得到了極大推動。這一點可以通過《生活》雜志得到印證。該雜志由《時代周刊》的出版人亨利·盧斯(Henry R. Luce)創辦於1936年11月23日。在創刊之初,編輯部便力圖向讀者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圖片將取代信息文本成為今後雜志的主導內容。12月28日,即發刊後短短一個月,《生活》雜志就推出了名為“臉”的專欄,昭告“媒體臉”的無所不在(圖1)。此外,雜志社還希望借此專欄為其發行的另外一份名為《時代進行曲》的周刊做宣傳,以推出一種所謂新型的“新聞短片”。 “編者按”中寫道,讀者將在每一期封面上看到一些新舊“面孔”隆重登場,就像銀幕上的臉部特寫。這些“名人臉”既可能是“額頭上搭著一綹劉海的希特勒”,也可能是“眼窩深陷”的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貝尼托·墨索裏尼(Benito Mussolini)和退位的英國國王的頭像,也將在同一欄裏並列出現。

  《生活》雜志(1936 年12 月28 日)第6 頁,《臉》。

  為了形象地說明“名人臉”的特征,《生活》雜志在封面上刊登了一個沒有面孔的人頭,任意一張臉都可以被投射於其上。這好比是一種類似於櫥窗裏的服裝模特的模板,它仿佛代表了一種“無臉式”的媒體技術,這種技術是一種適合於所有面孔的基底,所有的臉都能在上面占據一席之地。無所不在而又貪得無厭的媒體在場,將臉變成了媒體臉。正因如此,《生活》雜志才用貌似語氣溫和的聲明,為自己的系統大唱贊歌。所有當下時代的臉,都以同樣大小被印制成型,無論是羅斯福還是希特勒,無論是英雄還是惡棍,只要這張臉能引起轟動即可。作為模板的無名頭像下方列出的若幹面孔,十分形象地說明了一個悖論的存在:臉可以被替換,但每一張被替換的臉都是不容混淆的,或者貌似如此。臉來了又去,而媒體始終都在。

  《生活》雜志的排版形式給人以這樣一種印象:本身沒有面孔的媒體不斷地引入新的面孔(這些面孔就像是以新代舊的面具),是為了符合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人們始終在同一個地方、以同一種方式看到這些新面孔。1937年7月12日,也就是在創刊半年後,一個櫥窗模特成為《生活》雜志的封面“人物”。這個所謂的“假人格蕾絲”是薩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貨店裏展出的第一個擁有面孔的櫥窗模特(圖2)。它的出現標志著“無頭櫥窗模特”時代的結束,今後,擁有一張不變面孔的模特將被用來展示最新潮的時裝。而與此同時,臉也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時裝。《生活》雜志在周刊廣告中向讀者承諾,今後將在雜志中為政界名流開辟新形式的“貴賓席”,在新的一年裏還將刊登一些有趣的新面孔,這些面孔將在日後名聲大噪。

  名為“假人格蕾絲”的時裝模特,《生活》雜志(1937 年7 月圖92 葛麗泰·嘉寶,《生活》雜志(1937 年11 月8 日)封面。

  然而在好萊塢時代,只有電影明星才能俘獲大眾的幻想。幾個月後,即1937年11月8日,新一期的《生活》雜志封面印證了這一點。這期封面刊登了一位女演員的劇照(圖3),她像一位端坐在寶座上的女王,豔光四射而又不可企及——她便是“宛若女神”的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雜志中稱,這位“好萊塢拓荒者”已表示將退出影壇,重返家鄉。照片中的嘉寶以她在一部影片中的造型出場,她身著曆史上波蘭伯爵夫人所穿的服裝,1930年,她曾在好萊塢史上耗資最大的影片之一《征服》中,扮演拿破侖·波拿巴(Napoleon I. Bonaparte)的情婦——波蘭伯爵夫人。畫面中展現的可能是電影中的一個鏡頭,但它通過媒介的轉換變為一個角色,這個角色就是嘉寶所扮演的自己。她像展示一個戰利品那樣展示著那張著名的臉,她常常用這張臉扮演戲中人物,但又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本色。她的臉上流露出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微笑,這個微笑不指向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而完全是她那傳奇般的臉的再現,而非身體意義上的在場。

  葛麗泰·嘉寶,《生活》雜志(1937 年11 月8 日)封面。

  在利用專欄裏的名人臉為周刊做廣告之後,《生活》雜志又在同一期向讀者做出了多少有些虛情假意的讓步。編者匆忙宣稱,普羅大眾的面孔和名人臉“同樣有趣”,普通人的臉上烙有清晰的時代印記,這些面孔理應在周刊上占據一席之地,要讓底層大眾的臉從無名的黑暗中掙脫出來,重見天日。但這個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計劃最終卻未能實現。編者在雜志上只是提出了用圖片的形式——例如一位來自佩克堡(Fort Peck)的工人的照片——來展現美國社會風貌這樣一個貌似民主的建議。同時,雜志社貌似還放棄了以往那種全部采用專業攝影作為配圖的做法。編者向讀者發出邀請,讓他們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快照寄給雜志社,並講述一個配圖“故事”。但這個計劃同樣以失敗告終,因為所有其他的考慮因素都必須讓位於雜志的圖像生產或曰臉的專業化生產。而今天,我們也會發現類似的情形:電視台記者就某一熱點事件對路人進行采訪,受訪者會在鏡頭裏出現,但有權進行報道的只有記者本人。

  電視:名人臉越被放大,電視機前的觀眾就越渺小

  作為名人臉的展示場所,這份美國畫報的時效性很快就遭遇了來自電視行業的挑戰。1972年12月,《生活》雜志在關於越南戰爭的現場報道中終告失敗,不得不宣布停刊。1963年秋,電視新聞開始每隔半小時滾動播放由便攜式攝影機拍攝的畫面,這給當時已擁有三千萬讀者的《生活》雜志帶來了致命一擊。為抵禦來自電視行業的強勢競爭,出版方不斷強調攝影的優勢在於其“持久性”,稱電視只能展現浮光掠影的瞬間情形,而《生活》雜志裏的精彩照片卻可以被永久觀賞。1965年1月,在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7的葬禮結束後,為了讓相關的新聞圖片能夠及時見報,編輯部甚至租用了一架DC-8噴氣式客機,在從倫敦飛回芝加哥的八小時途中,利用移動暗室對圖片進行處理。但這已是一場無法挽回結局的撤退戰。作為一種速度緩慢的存儲媒介,印刷媒體輸給了更快、更新的媒體。進入數字時代,任何格式和狀態的圖片都能通過互聯網被瞬間發送。

  隨著電視行業的崛起,電影的壟斷被打破,名人臉的生產也隨之發生變化。圖像不再是影院或電影演員的專屬,來自政壇、商界及演藝圈的公眾人物通過實況轉播走進普通家庭,這些在電影銀幕上難得一見的名人,幾乎時時刻刻都在面對觀眾。快照給媒體社會的臉部消費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不計其數的攝影記者一刻不停地奔波於世界各地,不放過任何一張眾所周知的面孔;此外,人們還能在電視上看到名人演講或是大型晚宴的現場直播。然而,借助電視媒介而實現的觀眾與名人臉的交流,歸根結底只是一種模擬;在節目播出過程中,媒體技術及規則始終在以一種看不見的方式對這種交流進行著操控。面對一張用純熟技巧裝扮起來的名人臉,無論記者如何窺探、企圖揭開其真實面目,最終斬獲的也不過是千人一面的“鏡頭前的微笑”。因此,記者們總是在苦苦等待一個出人意料的瞬間,他們希望公眾人物的面具在無意中被掀開一角,抖落出圖像消費者期盼已久的秘密。

  在劇院裏,演員的表演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發生在觀眾與演員之間的是一種直接和真實的交流。而大眾傳媒制造的明星臉與普羅大眾的無名臉之間,不再有這種直接的交流。臉被圖像所取代,進而演化為一種抽象式的暴力,它在操控觀眾的同時卻不再回應他們的目光,臉變得遙不可及且僅僅指涉自身。和進入千萬家庭的電視轉播節目一樣,它是一種匿名的臉,而電視機前的觀眾卻誤以為這是一種“面對面”的交流。大眾的表情沖動所托非人,它所面對的只是一些被用於公眾場合的面具,這面具背後並不存在一個具體的“人”。媒介性在場始終是一種再現產物,它取代了以往的儀式性在場。在儀式性在場中,表演者是以肉身形式出現在眾人面前的;而如今,“隔空在場”(托馬斯·馬喬語)的臉卻對觀眾的存在熟視無睹。將所有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卻不做任何回應,是偶像的天然屬性。偶像讓自己在觀眾眼中變得遙不可及,並通過這種不對等來實現自己的偶像效應。電視轉播則利用技術制造出一種新的不對等:電視畫面裏的臉越是被無限放大,電視機前的觀眾就越是顯得渺小。

  在一些國家,巨幅領袖像充斥著公共空間的各個角落。統治者借助圖像的力量來施展威權,街頭巷尾無人能逃脫這場圖像的政治:一張臉統攝了所有人的臉。圖像化在場是權力在場的象征。人們每天在報刊或電視上看到的那張臉,如同一張碩大無朋的面具出現在街頭巷尾。為了宣示權力更迭,反抗者往往也將鬥爭的矛頭首先指向這些巨幅畫像。曆史上的破壞偶像行為大多針對宗教膜拜圖像或是統治者塑像而發起;時至今日,同樣的行為仍在延續,在那些一直用以彰顯威權的畫像被搗毀的瞬間,統治者的虛弱也被暴露無遺。在2011年1月的埃及革命期間,憤怒的抗議者從牆上撕下了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的畫像,一夜間,這些高高在上的畫像被證明不過是些花裏胡哨的紙張(圖4)。一幅記錄了上述場景的新聞圖片揭示出名人臉的虛假和比例失當,它看似一張臉,事實上卻不再是臉。

  胡斯尼·穆巴拉克領袖像前的抗議者,開羅,2011 年1 月。

  攝影:市民肖像與民主

  回溯媒體臉的曆史,現代複制媒體的意義也隨之呈現。攝影為“臉”的流行拉開序幕,每個人都想通過攝影將自己訴諸圖像,而這個願望最終也得以實現。圖像的技術可用性使每個人都能從事“臉部圖像生產”,正如烏爾裏希·勞爾夫(Ulrich Raulff)所言,從此以後,“沒有人再過著無圖像、無臉的生活”。但大眾卻並未因此獲得屬於自己的面孔,他們寧可選擇私人快照這種方式來捕捉任意瞬間和面貌。與此相反,官方攝影在19世紀被證明是市民主體用以自我再現的一種有效媒介。市民主體希望與大眾保持距離,並以自己的標准來反映其社會地位,於是專業攝影師不遺餘力地在沙龍裏搭建各種專門的舞台及背景,並為鏡頭前的主顧設計出與其身份相應的姿態。進入柯達時代後,自拍技術的出現使得普通人也可以成為攝影師。而在攝影術誕生的早期,照片是否呈現了臉的“真相”,仍是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因為只有表情變化才能讓一張臉煥發生機,而照片上的人臉卻是紋絲不動的。

  然而,名人臉的生產卻與印刷媒體息息相關,盡管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適合於呈現攝影的印刷技術遲遲沒有問世。19世紀40年代,美國攝影先驅馬修·布雷迪(Mathew B. Brady)10曾在紐約、華盛頓兩地舉辦過一個名為“美國傑出人物畫廊”的人像攝影展。由於照相制版技術尚未出現,當時的《哈潑周報》只能以木刻形式來刊載這些照片。1860年11月,雜志封面刊登了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一幅木刻肖像,肖像根據布雷迪拍攝的照片而制作(圖5),後者正是通過上述展覽而為人熟知。在傳播公眾人物的照片方面,雜志與布雷迪的攝影展形成了一種互補。在誕生不久的美利堅合眾國,擁有一張布雷迪為自己拍攝的照片,相當於名流身份的資格認證。通過臉在媒體上的公開化,“美國傑出人物”獲得了公共領域的在場。“傑出公民”的面孔應當成為反映美國社會面貌的一面鏡子。之所以將這些面孔作為道德典范加以展現,是為了在民主時代賦予其應有的地位。相反,如今的名流身份則只出現在媒體上,且形成於等級化的社會價值體系之外。

  如前所述,在市民社會隨著“一戰”而告終之後,奧古斯特·桑德醞釀了一個新的拍攝計劃:將人作為職業及社會地位的代表加以再現。他拍攝了作為不同社會類型、正在書桌前或是工地上從事社會或職業活動的人的面貌。這個系列作為官方影像資料以不同標准呈現了所有的社會階層,甚至包括一直都受到排斥的底層群體。長久以來一直被否認的社會矛盾,在桑德的這部攝影集中得以清晰體現。這組作品似乎與市民肖像構成了一種對抗,因此在當時曾引發不少爭議。在為桑德攝影集撰寫的序言中,德布林甚至對作品中表現出的“因人類社會而導致的臉的扁平化”提出了抗議。他認為這些作品標志著“二重匿名”時代的開始,市民時代那種個體化的面孔和具有表現力的頭像,已隨之成為曆史遺跡。本雅明則為人臉不再由傳統肖像來定義而僅僅“反映現有社會秩序”感到欣喜。在此意義上,他將桑德的攝影集作為“練習簿”大加推薦,稱現代民主時期的人們能夠從中看到自己的身影。這也和他對電影的理解相一致:愛森斯坦影片中所展現的蘇聯社會的畫面被他譽為典范。

  媒介的造夢功能:從偶像崇拜到整容

  另外一種現代大眾傳媒——畫報,在當時卻很少被提及。對無處不在的偶像——這種美國進口產品(與好萊塢影片類似)引起了褒貶不一的反應——的臉部崇拜,導致了肖像中臉的缺失,畫報恰好彌補了這一缺失。這些偶像是作為一種新的、完全通過報刊或電影等媒體得以構建的公共領域的符號而出現的。那些只存在於媒體的名人臉傳播開來,並超越了一切民族和政治界限。它們使一個喪失了身份確信的社會,沉迷於由演員主宰的虛幻世界。演員用自己的臉制造出一種普遍類型,對這一普遍類型的認識為社會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幻覺。具有造夢功能的媒體通過抽象的傳播來制造偶像,在這種傳播中,每個熟知偶像的普通人都能重新找到自己。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電影在這些媒體中都起到了先驅和示范作用。當特寫鏡頭出現在銀幕上時,消失在黑暗中的無數張匿名觀眾的臉便等同於唯一一張臉。制造出“面對面”假象的特寫鏡頭,最初曾讓大眾陷入“巨大的困惑”,正如羅蘭·巴特所說,他們同時以極其私密的方式體驗了這種“絕對的面具”。德勒茲認為,這樣的臉是一些“情感影像”,因為它們作為載體將純粹表情從臉上剝離下來。一個臉部近景“即為臉”,但它同時也與臉截然相反,因為它被包圍在制造幻覺的電影媒介中。在這樣一種媒介裏,它根本不可能走“近”我們。電影裏的明星臉與它們所使用的媒介一樣,都是虛幻的。在電視時代,作為偶像的電影明星已不像從前那樣光芒四射。

  如今,政治家和體育明星也同電影明星展開角逐。正如看上去的那樣,他們與觀眾同時在場,而不是作為某部劇情片裏的人物。這批新的明星在塑造自己的公眾形象方面不遺餘力,與電影演員不同的是,他們沒有現成的台本可供使用。在吸引公眾眼球的爭奪戰中,他們需要依靠形象顧問的幫助。美國流行音樂巨星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不滿足於僅僅在媒體上現身,為了以一張符合期望的媒體臉出現在(以白人為主的)觀眾面前,他接受了一系列整容手術。2009年人們對傑克遜的悼念更多的是與一張臉的告別,這張臉被人們銘記在心,盡管經曆多次易容,它卻始終無處不在。

  如今,人們也能通過公共活動的現場直播看到政治家與歌星的身影,這些公眾人物在新聞報道中扮演著各式各樣的角色,正是這些角色決定了他們的公眾形象。類似地,人們的“表情沖動”也有了不同的指向。最初,大眾往往將電影明星或搖滾明星作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今天,理想圖像也被其他的偶像所占據。觀眾尋求與媒體臉進行交流,仿佛它們與自己一樣是活生生的人。20世紀50年代那些像雪片一般寄往美國電視台的歌迷來信,在電視剛剛興起的時代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但即便在當時,大眾也已被那種渴求空洞目光回應自己的沖動所支配,他們徒勞地想把偶像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當天真願望化為泡影之後,這種默默無聞、無人回應的追捧又被另一種願望所取代,即化身為偶像,成為自己偶像的分身。因此,整形手術只是支配歌迷來信的同一種表情沖動的極端實現形式。普通人希望借助整形手術而獲得一張明星臉。電視上整天傳播著人們夢寐以求的“臉”,而電視鏡頭也最終對准了那些在偶像崇拜中將自己的臉作為獻祭的粉絲。2004年開播的《我想有張明星臉》(I want a Famous Face),使觀眾有機會目睹以打造明星臉為目的的整形手術,這種現場參與的感受是如此真實,仿佛他們自己的願望也借此得以實現。

  接受手術的粉絲不僅試圖在生活中效仿自己的偶像,而且希望擁有一張與後者相仿的臉。他們認為自己的臉並沒有任何價值,只有擁有一張明星臉才能確保他們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由於他們所認同的僅僅是一張媒體臉而非真人,“臉的交換”(與目光交換相反)便成為臉部消費儀式裏的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於是,在臉上佩戴人造面具的原始習俗在現代社會以一種荒誕的方式得以延續。人們寧可終其一生戴著面具四處遊走,也不願滿足於擁有一張天生的臉,天然的臉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

  亞伯拉罕·林肯像,《哈勃周刊》(1860 年11 月10 日)封面,馬修·布雷迪創作。

  表情沖動並不是現代產物,但它經由大眾傳媒的臉部強制而變得更加不可避免。控制大眾並使其凝聚在一起的面部崇拜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它所涉及的不是真實的臉,而只是出現在媒體上的面具。面對強大的面具,天然的臉可謂不堪一擊。天然的臉無法回應面具的目光,因為它根本沒有被後者關注。從前,社會群體分為兩類,其一是在儀式中佩戴面具進行表演的人,其二是觀看表演的人群。但這種儀式是在一個真實場所(城市廣場或大廳)內進行的,無論是表演者的臉還是周圍觀眾的臉,都有一種身體性在場。而我們今天所面對的卻是一種象征性在場,它依賴於屏幕並制造出“近”距離的假象,但其本質上只是一種作為無名大眾的體驗。這種依賴於機器的感知方式使圖像問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擁有生命的觀眾與技術圖像,從一開始便沒有可比性。技術圖像面對觀者的方式也不同於原始面具以僵滯的表情力量及儀式性權威面對觀眾的方式。媒體制造的面具不僅有臉的照片,還有記錄了聲音與表情變化的影像片段。因此盡管有媒介的距離,它卻提供了一種直接體驗。這曾為電影特寫鏡頭所特有,而在電視時代,它成為一個普遍標准,臉在其中始終占據主導,因為它說出了我們所期待的一切,並使表情語言更加豐富。媒體臉的成功之處恰恰在於,我們只認識其圖像形式,卻把這種圖像形式誤當作臉。如同真實的臉一樣,媒體臉上的表情變化看似自然生發,實際上它是一個精心計算的結果。盡管我們明白這些面具/臉為大眾傳媒所操控,但我們也已對這種戲劇手法習以為常,甚至於完全忽略了媒介的存在。我們自以為熟識一張媒體臉,就像熟識某個人一樣。媒體臉之所以顯得生動真實,僅僅是因為它與被我們當作媒體臉的那個人密不可分。

  瑪麗蓮·夢露:原型與摹本間的區別蕩然無存

  即使是那些沒有看過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影片的人,對這張明星臉也並不陌生。這是一張值得探究的臉。時至今日,它仍舊被視為色情的代名詞。那些在影片中扮演過夢露並竭力模仿她一顰一笑的女演員,都已成為這張臉的化身。這是一張無處不在的臉,它早已融入集體記憶的光暈,在夢露生前即從她身上分離出來。這張臉同時也讓人回想起那個眾星雲集、夢露名噪一時的年代。她的臉作為偶像崇拜的對象被團團包圍,不同於時下那些在媒體上曇花一現的名人臉,她是一個永恒不變的偶像。鑒於眾多藝術家曾以夢露的臉為題材對媒體臉及媒體本身展開分析,因此她在本書中占有一個特殊位置。

  在圍繞夢露的臉所展開的關於媒體的探討中,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充當了先鋒角色,他不僅從夢露身上揭示了大眾明星的本質,還通過一種順應市場潮流和極具廣告效應的流行畫像,讓畫廊藝術成為了大眾傳媒的競爭者。1962年8月,夢露被發現死於洛杉磯的私人寓所。用新聞報道的話語風格來講,當時的沃霍爾與無數公眾一樣,對這一事件深感震驚。全世界的人們都在吊唁一張媒體臉,這張臉不再屬於一個活人,而只能成為記憶中的追尋對象。夢露的臉似乎通過她的死變成了一張死亡面具。死亡是只有肉身才會經曆的現實,而媒體臉卻能永生不死。

  沃霍爾的“瑪麗蓮系列”不僅讓人聯想到活著的夢露——因為夢露本人在生前即已是自己的扮演者——他還在每個夢露版本中展示了數量不等的臉,其中任何一幅都可作為單張作品獨立出售,凸顯了可任意擴展的量產特征。這些作品包括“六聯張”,以及含二十張頭像在內的組合。沃霍爾制作這一無窮盡的“瑪麗蓮系列”時所采用的原型具有關鍵意義,它是一幅頗為性感的黑白照片,取自電影《飛瀑欲潮》的宣傳海報,1953年夢露正是憑借此片而一舉成名(圖6)。沃霍爾將照片中女演員的上半身剪去,只保留臉部,以一種簡潔醒目的方式充分展示了臉的面具特征。假如對沃霍爾建構的媒體臉無所察覺,我們便無法看到這張脫離了身體而單獨存在的臉。它是一張超越時空的面具,仿佛出自媒體本身。絲網印刷這種方式很適於將一種既有的俗套轉化為另一種俗套。沃霍爾本人在描述這一過程時曾說:“你拿起一張照片,把它放大後轉為膠面絲網,然後將油墨滾印上去,使油墨在透過絲網的同時並不透過膠面,你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圖像每一次都會有細微差別。”自此,與印刷媒體相關的機械複制品正式走進藝術展。

  安迪·沃霍爾對影片《飛瀑欲潮》(1953 年)宣傳照的剪裁設計,1962 年,匹茲堡,安迪·沃霍爾博物館。

  絲網印刷的布面油畫《瑪麗蓮雙聯畫》(1962年)是“瑪麗蓮系列肖像“之一,但這些肖像的原型並非夢露本人,而是取自一張新聞圖片(圖7)。畫面中的兩個頭像在接縫處彼此重疊,強調了作品的系列特征,且兩個頭像分別附有藝術家簽名,整幅作品上還印有獻給購買者的題詞。圖像的垂直排布方式讓人聯想到一段膠片上只有在放映時才會活動起來的兩幀畫面。與沃霍爾其他的絲網印刷品一樣,這些“夢露”的區別並不在於被再現的人物——如果還能稱其為“人物”的話——而在於痕跡分明的生產方式。沃霍爾作品中的那種模糊的輪廓和豔麗的色彩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張鮮活的臉上,這些“夢露”頭像所展示的不過是媒體制造的一個表面。沃霍爾的策略即在於揭示出這些“表面”的本質,這些出現在媒體中的“表面”往往被我們混同於一張真實的臉。“假如你想對安迪·沃霍爾有所了解,那么你只需要去注視表面(我的繪畫、電影和我自己),我就在那裏。表面之下什么也沒有。”被剝離了身體性的臉,在媒體制造的表面上往來穿梭。沃霍爾由此萌生了與大眾媒體一決高下的想法。1962年秋,“瑪麗蓮系列”在紐約斯泰勃(Stable)畫廊首次展出即大獲成功。為了與最前沿的藝術潮流保持同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甚至在展覽現場當即購買了其中一個樣本。

  《瑪麗蓮雙聯畫》,安迪· 沃霍爾,1962 年, 私人收藏。

  “明星既是活人,也是一種現象”,同樣地,瑪麗蓮也“從不是她本身”,而是始終作為複制品進入人們的感受:原型與摹本間的區別已蕩然無存。媒體臉通過在公共媒體中無處不至、反複不斷的在場而最終成形,這其中包含了“臉”向刻板形式的轉化。名人面孔的無臉性不同於大眾面孔的無臉性,前者是一張面具,人們不會再在面具背後尋找一張臉,因為這面具沒有隱藏或掩蓋什么,它只是向人們展示著某個已知事物。

  同樣在1962年,影像藝術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也創作了一個以夢露為題材的裝置作品。但該作品與“臉”的關系一直很少引起關注,那種轉瞬即逝的特征使其完全不同於沃霍爾的“瑪麗蓮”版本。作品采用了裝置的創作思路,通過材料的彙集來表達某個觀念,以此來開啟新的視角。夢露死後,許多報刊都以其生前照片為配圖,報道了這位明星的死訊,白南准將他搜集到的所有相關報刊首頁集於一處,取名為《再見,瑪麗蓮·夢露》(圖8)。作品使用了由大眾傳媒制造的最新產物,這些媒介產物(電影劇照、快照、圖片報道等)憑借對同一張臉的複制和對已故明星千姿百態面貌的呈現而引起轟動。

  《再見,瑪麗蓮·夢露》,白南准,19621999 年,維也納,現代藝術博物館(原哈恩美術館)。

  與此同時,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白南准的作品呈現給我們的不是同一個圖像,甚至不是沃霍爾作品中那種脫離了任何語境的僵化呆板的媒體臉,而是一些展現私密場合或具有炒作性質的新聞圖片,這些媒體臉千差萬別,以至於無法確定它們屬於同一人。畫面中的女明星笑容甜美,豔光四射,她或是正在同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交談,或是正在盛裝出席某個晚宴;除電影劇照外,還有夢露的一些日常快照。隨著她的死,這些過往生活成為一種無法逾越的障礙。新聞標題都采用了過去時形式(例如《夢露生前畫面》或《她孤獨地死去》),對畫面中捕獲的“當下”構成了一種否定。正如一些評論所稱,在這張笑臉背後隱藏著的是死亡。

  1999年,白南准創作了《再見,瑪麗蓮·夢露》的新版本——《追憶20世紀》,該裝置由一個放有老唱片的櫃子和一台留聲機組成。由於留聲機在日常生活中已較為罕見,因此觀眾會情不自禁地打開唱機。作品所要傳達的含義也隨之發生細微變化。在這裏,報刊的配圖是作為20世紀殘留的舊媒體而出現的,它們是封存了“臉”的容器,正如唱片封存了聲音。圖片是在夢露死後短短幾天內刊發的,那時它們就已變成容器。其中大多數圖片都取自過期雜志,還有一些則來自當時的新聞報道。於是,在第一版《再見,瑪麗蓮·夢露》中就已提出的問題,在這裏重新浮現。兩個版本都沒有對同一圖像進行重複展示,但我們卻在千差萬別的圖像中辨認出了同一張媒體臉。通過大眾傳媒而廣為流傳的夢露照片不計其數,盡管這些圖像千變萬化,但定格在畫面中的那張明星臉卻永遠是它刻在集體記憶中的模樣。這個圖像烙刻在我們的頭腦和記憶裏,它沒有自我複制,卻被觀者轉化成了這位女明星的複制品。與媒體一樣,夢露的照片在其生前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屬於她的那張媒體臉,卻早已進入了集體想象。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