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蒙醫學逐漸走向世界

2017-08-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電影《第七種味道》中,醫學院畢業生浩日瓦在跟隨老蒙醫溫都爾學習醫術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蒙醫的“第七種味道”。“那是一種蒙醫文化、蒙醫精神,雖不同於蒙醫傳統的六味,卻伴隨著蒙醫學傳承至今。”浩日瓦說。

  如今,隨著蒙醫學的發展、蒙醫藥產業的壯大,傳統的蒙醫藥開始在城市發揚光大,也逐漸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體味到蒙醫學的“第七種味道”。

  蒙醫藥愈加受青睞

  41歲的寶日呼帶著妻子和女兒在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二樓體檢室,等待體檢。醫護人員正用蒙古語為他們講解體檢前的注意事項。

  寶日呼一家來自蒙古國浩特省,家住蒙古國西南邊的他們是趕了2天2夜的路才來到內蒙古,為的是體驗蒙醫傳統把脈醫術。寶日呼說:“蒙古國的電視上經常播放內蒙古蒙醫藥節目,身邊的朋友們也經常談論內蒙古蒙醫把脈療術,在蒙古國,內蒙古蒙醫藥很受歡迎。”

  真正讓寶日呼了解並信賴蒙醫藥的,是他的一次親身經曆。2年前他的大女兒得了一種皮膚病,西醫治療花了不少錢但效果不佳。聽人說內蒙古蒙醫藥對皮膚病有較好的療效,他就帶著孩子到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就醫。“醫生只開了12天的蒙藥,吃完藥孩子的皮膚病治好了。蒙醫藥能從根源上治病,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蒙古國人喜歡蒙醫藥的重要原因。”

  在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進出消化科的患者絡繹不絕。診室裏,主任醫師紮拉嘎用流利的漢語叮囑身邊的漢族小夥要按時服藥。紮拉嘎說:“近幾年,蒙醫藥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來看蒙醫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患者並不局限於蒙古族。我平均每天要給30多個病人看病,其中不少來自其他省市和地區。”

  56歲的郭秀恒來自山西朔州,十幾年前他不幸患上了紫癜病,到處求醫都沒能根治。今年7月,郭秀恒在親戚的推薦下來到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治療。“沒想到蒙醫藥的療效會這么好,不到半個月身上的紫癜都消失了,還省了不少錢,蒙醫藥真是患者們的‘福音’。”

  據內蒙古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員會副主任、國際蒙醫醫院院長烏蘭介紹,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建院5年來,已收治門診患者248萬餘人,住院患者10.2萬餘人,急診急救患者10萬餘人。“蒙醫藥相比西醫,優勢主要體現在臨床效果確切、用藥相對安全、治療方式靈活和費用較低廉,這些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蒙醫療法。”

  傳統蒙醫藥日漸現代化

  據史料記載,蒙醫藥學已有2700多年的曆史,主要發展於中國內蒙古,蒙古國,俄羅斯布裏亞特、卡爾梅克、圖瓦等蒙古民族集中地區。二十世紀30年代後,蒙古國、俄羅斯布裏亞特等地區蒙醫藥學的傳承和發展放緩,直到二十世紀80年代才逐漸恢複。二十世紀50年代起,中國蒙醫藥學在國家支持下開始有序發展。經過60多年的努力,內蒙古蒙醫藥事業已形成了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綜合發展體系。

  蒙醫藥醫療服務體系日漸完善,極大便利了患者看病就醫。“內蒙古已形成以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為龍頭,各盟市蒙醫院為骨幹,綜合醫院蒙醫科室為補充的蒙醫藥醫療服務體系。”烏蘭介紹道,到2016年,內蒙古的蒙醫中醫醫院由1990年的24所增加到122所,蒙醫中醫病床從0.5萬張發展到1.8萬張,蒙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從1947年的不足4000人增加到2萬餘人。

  與蒙醫醫院數量同步增加的是蒙醫醫生的數量。內蒙古醫科大學蒙醫藥學院副院長松林介紹說:“內蒙古醫科大學蒙醫藥學院開始有蒙醫學、蒙藥學、護理(蒙醫)學等學科,共有本科生1400人,研究生、博士生100多人,蒙醫學的高等教育經過60多年的發展日益成熟。”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蒙醫藥開始借助網絡進行創新。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已開通遠程會診,可同盟市蒙醫院進行視頻交互、影像會診。今年4月,錫林郭勒盟蒙醫院通過遠程會診平台將一位急性心梗患者的病情彙報給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專家,專家根據彙報結合患者體征及輔助檢查報告,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並給出最優治療方案。

  醫院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會診,患者未來也可以通過手機進行問診。內蒙古忽思慧蒙醫醫院正在研發蒙醫藥服務雲平台,平台提供在線掛號、診療服務,還有醫院電台定期播放蒙醫專家講座。院長布和蘇道說:“蒙醫藥服務雲平台的使用就如同給患者請了一個家庭蒙醫醫生,為患者進行精准醫療服務。”

[责任编辑:吴梓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