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被騙頻發折射金融亂象

2017-08-14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灵童

  從「E租寶」發案以來的一年多時間里,僅廣東省就發生多起群體被騙的互聯網金融窩案。這些案件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受害人遍及中國各地,可見在互聯網環境下,滯后的監管已造就了一批受害者,而且影響面相當之廣。

  平安集團掌門人馬明哲近來表示,2015年,他就說過,99%互聯網金融都是皇帝的新衣,那麼他的聲音為什麼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直到今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才明確表示,「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為什麼看到了問題嚴重,還要時隔兩年之后才踩「剎車」,這個責任到底該由誰來負?

  一行三會是目前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制訂者和執行者,但「一行三會」沒有誰會擔監管不利的責任。因傳統監管模式均為「機構監管」,即「一行三會」僅監管自己審批的機構,這一方面導致「父愛主義」,對於自己審批的機構過度溺愛,同時另一方面導致市場分割、監管真空、監管套利。可以說,不少騙子公司正是看中了一行三會「三不管」地帶,野蠻式地開拓業務,於是各地互聯網金融產業園一哄而上。

  那麼,現在嚴監管的環境下,又是一番怎樣的光景,不少產業園人去樓空,在全國小有名氣的深圳紅嶺創投近來宣布清盤,倣佛宣告一個時代的終結。這一起一落,又不知浪費了多少資源,付出的代價確實大了些。

  業內人士表示,一度很火的股權眾籌模式已經行不通,現在投資者更傾向於看得見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投資,這是投資回歸理性的過程。今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認監管模式為「功能監管、行為監管」,此舉確實有利於杜絕監管真空區,但如何打破部門利益蕃蘺,是推進監管模式轉變的關鍵。

  自貿區不該成為重災區

  今年以來,發生在廣東自貿區的兩起案件,人人公益上線一月非法集資逾10億元。放飛旅游公司以「股權眾籌」為名傳銷,涉案達7億元。這兩起案件都是利用自貿區金融創新環境實施犯罪。

  自貿區會不會成為不法互聯網金融藏身之地?這將是未來監管的方向,而首要的就是監管信息共享。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統籌監管和互聯互通,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和監管信息共享」。建立金融業共有的、統一后台,是治理金融亂象的長期工程。

  而在短期監管還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寧可踩剎車,也不能讓風險發展到不可控制。比如,餘額寶限額十萬,就可理解為是踩剎車。但靈童同時也不認為,踩剎車能夠氾濫化,凡事都要有個度。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