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中国观察】誰的“新周期”?

2017-08-17
来源:FT中文网

 

     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新周期么?

  在“某某經濟學”、“新常態”、“L形走勢”、“灰犀牛”等詞被市場人士用得爛俗之后,“新周期”這一并不那么炫目的詞語也將就了,開始成為2017年市場主要焦點。

  認為中國即將進入新周期的一派,以方正證券分析師任澤平為代表,認為中國經濟走完增速換擋期“經濟L型”,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其理由主要在于是供給出清與需求復蘇,外加新政治周期(如中共19大)開啟。

  反對者的聲音似乎更多,各大券商的分析涵蓋二季度數據情況到國企改革滯后,以及全球周期等因素,招商證券直接表示期望越大,失望越多。

  多空雙方,反復幾個來回。根據關注要點不同,中國證券市場過去本來分為兩派,周期派與流動性派;如今晃眼之間,市場只有兩派,新周期派與反周期派。

  券商依靠傭金生存,分析師話語必須引領資金才算是有話語權,因此證券市場或許是最好的檢驗場所,但是近期股市的萎靡實在難以印證燦爛前景。

  站在經濟學角度如何看周期辯論?事實上,周期辯論從年初已經開始,不過關于新周期的口水戰還沒有那么豐富,FT中文網也組織了《中國周期之辯》與《中國風險之辯》兩個重大專題,延請業內意見領袖參與討論。

  從目前情況來看,筆者認為新周期從經濟邏輯層面并不成立。

  當前所謂的供給出清,事實上仍舊是傳統行政管理之下的調節。市場最為關注的是“僵尸企業”。僵尸企業是指連年虧損、資不抵債的企業,往往通過銀行信貸與體制補貼等因素而繼續存活,市場一致認為,對待僵尸企業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市場行為來出清。

  然而,目前主流政策思路并不是通過市場化方式處理,而是通過分配指標與文件等行政方式去產能。如此情況,需求端不變的情況下,供給端減產帶來供不應求,催生了黑色商品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如李蓓在為FT中文網撰文斷言,行政性的供給干預不僅提高了中國鋼鐵產業的平均成本,而且降低了產業總體的國際競爭力。

  另一方面,從銀行而言,銀行不僅難以直接退出僵尸企業,而且通過加大信貸以及債轉股等方式與僵尸企業繼續綁定,這事實上是加大了銀行尤其是國有銀行的經營風險。根據筆者了解,當前債轉股推動難度不小,即使四大行等國有銀行,在面對強勢國有企業的時候,也相當弱勢,尤其小股東在中國公司治理本來就是毫無話語權,原有大股東對于銀行轉型小股東的期望無非是繼續放貸,而銀行其實對于相關行業本身往往也不如大股東了解,介入甚至改善經營并不現實。

  如此情況之下,供應端主要指的是供應側管理,往往變為控制上游行業的產量,導致上游行業資源品價格在供需錯配的狀況之下的上揚,由此驅動了一個非典型的庫存周期。曾經發表《新供給主義宣言》的經濟學家滕泰,近日也在FT專題中撰文表示呼吁從供給側重啟改革,不能以供給側管理代替供給側改革。

  至于需求企穩,最直接的誘因背后邏輯也相當清晰,仍舊是傳統的需求端政策。主要體現為,財政赤字擴張、信貸放量,在基建與在房地產市場上的發力,并疊加外需的改善。由此觀察,上半年中國經濟的企穩,更多的應該是周期性的反彈而不是結構性改善:傳統的需求端政策與比較創新的供應端政策相結合導致的一個后果。

  如何判斷經濟是否真的良性回暖?民間投資是關鍵。判斷是否經濟數據改善是否源自結構性改善,最重要的指標在于是看民間投資是否形成了正常的、由投資回報率來驅動的投資繁榮。

  從數據來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放緩。官方表示,2017年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7409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投資結構來源變化則更值得注意,新增投資大頭是由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與國企投資來支撐的,而不是由具有自發性動力的民間投資來支撐的。

  當前微觀層面民間創業看似仍有余熱,宏觀層面的民間投資增速卻在下滑,民間投資已經從高位下降到個位數,2017年1-7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0464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是一個名義值,包含價格上漲(尤其是上游行業價格上漲)的影響。

  與此同時,在宏觀層面,國進民退成為近年新景觀,在經濟沒有重大波動以及外部沖擊情況下,這一趨勢令人擔憂。

  再看新周期最后論斷,即新政治周期開啟,或者19大帶來的增長想象。目前國際國外矚目十九大,雖然政治因素在中國不可忽視,但經濟也有自身邏輯。歷史經驗來看,如果沒有經濟結構改善,那么不會誕生真正有價值的新周期,而如果經濟結構要改善,其實短期之內必須承受改革劇痛,因此即使19大有經濟改革的動力與決心,其結果也不會直接提升數據表現。

  也正因此,放言新周期,不過是過去呼吁“國家牛市”的變體,很可能在短暫的高歌猛進之后,一切化為烏有。正如章俊博士在FT中文網文章所言,中國看似在穩增長和金融去杠桿兩條戰線上取得了雙豐收,但 “魚和熊掌”真的可以兼得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根據中國經濟過去的經驗而言,我擔憂最大危險并不是新周期預言落空,而是新周期的預言實現,尤其是政治邏輯短期凌駕經濟邏輯的情況。但這樣的經濟增長或者新周期,并不是經濟的春天,只會是體制內企業短暫的狂歡,最終經濟邏輯仍舊會驗證,但付出代價則除了民企,更是中國整體。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即使步入中等收入陷阱,以其坐擁全球第二的地位,如果結構改善,無論是否有新周期,都會有高于全球平均增長率,對公眾是極大的福利改善。2017年的上半年經濟回暖,應該作為調整與喘息的機會,而不是國企繼續加大杠桿的激勵。

  認清中國的高速增長期已經過去了,此刻再度謀求昔日繁華,無異賭博,正如前人所言,“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后日,終非長策。……此時若不早為后慮,臨期只恐后悔無益了”。

  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 徐瑾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