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老戰士冀先烈事迹代代傳 各界出席謁碑禮悼念抗日英烈

2017-08-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200人出席抗日英烈紀念碑陵園謁碑典禮在碑前合照。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葉佩瑜報道:香港淪陷「三年零八個月」的日子,對許多人而言只是一段歷史,但對曾經以不同角色參與抗日戰爭的長者而言,卻是一段可跟子子孫孫談論一世的經歷。有紀念抗日戰士組織昨早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2周年謁碑典禮」,各界代表近200人出席,更有老游擊隊戰士與孫輩一同出席,希望將歷史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2周年,於西貢的抗日英烈紀念碑舉辦謁碑典禮,近200人冒着烈日到場,包括近20名曾參與抗戰的長者聯同親友出席;中聯辦教科部、中聯辦新界工作部、新社聯、西貢區議會、華南理工大學香港校友會等亦有派人到場。他們為於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烈士默哀1分鐘、獻花、向紀念碑鞠躬,還合唱「歌唱祖國」,整個儀式歷時約一個半小時。

  林珍憶述當救護員照顧傷兵

  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當年只得8歲,她分享說,自己是跟隨姐姐當交通兵,后來到醫院當救護員,尚記得當時的醫院不像現時的醫院,只是在山洞或廟內,幾天便要搬遷一次,她負責洗傷口、包紮等,而且更要擔當眼傷士兵的眼睛,為士兵指引前路,不時有「蝦碌」場面,如叫人跳過大溝。

  被問到每年都舉辦這活動的意義,她直言,不是許多年輕人知道港九大隊於抗日戰爭的貢獻,希望通過活動由老一輩將歷史傳承至下一輩,令更多人了解港九大隊,并透過一年一度的活動讓老戰士相聚話當年。

  連伯伯10歲做交通兵送信

連伯伯(右)及林珍均曾為交通兵。

  現年84歲的連伯伯表示,回想抗日戰爭時自己10歲,由於文化水平不高,年紀又細,只能當交通兵,負責送信、送文件,甚至是送人。他解釋,一般做交通兵都要隱閉、低調及熟悉附近地方,由於是熟面孔,哨站不會檢查,即可將文件藏於褲子內,甚至帶人通過哨站。

  回想當年一段時間,香港淪陷后英軍、户傭兵都早早投降,但勝利后卻邀功自命英雄,反而一直默默對抗日軍的港九大隊卻遭到忽略。1997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申請紀念港九大隊的115位捐軀烈士,并於1998年舉行「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陣亡戰士名冊安放儀式」,將115位烈士名冊安放在香港大會堂,令更多人知道港九大隊的貢獻,恢復了名譽。

  鄧伯伯戰場子彈耗盡被俘

  89歲的鄧伯伯與女兒及孫輩到場,他透露,當時12歲,后來14歲正式上戰場,特別記得有一次其10人小隊要從5層高的石排鎮炮樓逃生,被迫跳下,最終只得一半人生還,他是其中一個,之后又參加一次戰斗,直到子彈打光,被俘虜至惠州監禁80日。被問到對活動的感覺,他表示年年都會出席,紀念舊時日子,并向烈士致敬。

  初中生:這個活動很有意義

  與鄧伯伯一同到場的兩位13歲初中生表示,今次是首次參加這活動,感覺很有歷史性,聽到許多本來不知道的事,十分有意義,又指這段歷史不是太多人知道,相信即使學校會教,同學亦不會細心留意,希望未來有更多人知道港九大隊的事迹,將這段歷史一代傳一代。

[责任编辑:吴梓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